說起「新華」,四十五歲以上的人都會明白,那是指利安路和外馬路交界點以新華電影院為中心的周邊地方——七十年前,那裡曾有過一家汕頭埠排行老大的電影院,其建築風格獨特,尤其是頂上矗立的塔尖,還有一枚如蘇聯克里姆林宮般的紅星,到了夜間閃閃發光,頗有異國風情。當年沒有高樓大廈,離著老遠就能望見,「新華」也就自然成了鮀城的一個重要地標,也是人們口中的一個地域位置名詞。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外馬路與利安路轉彎角,此處原為一片菜園,曾為光天戲院,後由中央戲院的股東合資購買及建設,據說當時為建造影院籌資,還發行了股票。1949年4月影院動工,占地面積近千平方米。是年10月底汕頭解放,翌年1月影院由市人民政府接管並投資續建,並於當年的4月1日落成開業。整座建築物十分氣派,正面仿俄式建築,給人以莊重之感,放映廳觀眾席分上下兩層,共1300多個座位。進入影院,稍加留意可見到入門廊道牆上嵌有一塊石板,銘刻有影院落成的日期。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出生在20世紀五六十代的人,不少都是在「新華」看著一部部中外優秀影片長大的。
新華電影院曾先後多次進行改建裝修,上世紀80年代的裝修安裝了中央空調、立體聲設備,可放映遮幅式和寬銀屏立體生影片,成為當時汕頭的一流電影院。然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新華」繁華未能持續,生活漸漸地多元化,後娛樂形式也豐富多彩,電影院風光不再,終於1993年4月宣告停業。
「新華」之名終於也漸行漸遠了。
(作者:張躍飛,只做學習分享,宣傳家鄉,不出於任何商業目的,特此鳴謝原作者辛勤付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