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離錢越近,穿著就越保守

2019-10-14     高廣銀

職場當中有一個不成文的穿搭規則,那就是離錢越近,穿著就越保守,比如會計師、律師、投行經理、專業諮詢顧問等等,他們幾乎是所有行業裡面穿著最為保守的,但是這些行業無疑也是最多金的。

越掙錢的行業,越保守

在上述這些行業里,我們對他們的信任來自於專業,所謂的專業就是科學原理,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訓與學習,而且還要考試,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才能夠上崗的。

這些專業人士能獲得比其他領域更好的薪水,考的就是專業的權威性。這種服裝的權威性,還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你不會相信穿著體恤衫的人給你做手術,你也不會相信一個朋克風格的法官能夠有公正的判決。

我們之所以相信會計師,主要體現在他們能夠從獨立的第三視角對財務數字發表意見;律師要能夠對法律條款進行闡述和解讀,獲得委託方的信任;金融領域,還有諮詢顧問等,都是依靠自己的權威性,才能獲得那些金主的信任。所以這些專業人士,一定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所以我們穿衣服的原則是,要穿出專業人士的權威感,而離錢越近,往往越保守。

穿衣服要得體

穿衣服不僅僅要體現出這個行業里的專業性,而且還要得體。比如你在企事業單位上班,或者做一個公務員,老師等等。這些單位很少要求穿職業裝,但是也不能穿奇裝異服,需要穿得得體。

什麼是得體呢?其實就是要融入集體,如果你所在單位,大家都喜歡穿中山裝,那麼你至少也要往中山裝上靠,而不能穿著一件牛仔外套就混在他們中間。如果你周圍同事,都是穿著休閒裝,那麼你穿西裝,打領帶,就會顯得特別突兀,讓你和同事之間拉開了距離。

即使你不在這些單位上班,但是需要經常和他們打交道,那麼也最好和他們靠攏。比如你經常和建築工地的師傅打交道,西裝革領,很難有代入感。

穿著的個性

如果你在廣告公司或者時尚行業里工作,通常這些行業的人都比較隨意,T恤衫,格子襯衣,牛仔褲等都是比較常見的穿著。在80年代,比爾蓋茨要去見IBM的幾位高管,當比爾蓋茨看到這些高管個個都是西裝革領,而自己卻是套頭衫、牛仔褲時候,為了適應他們的風格,於是比爾蓋茨第二天特意穿了一身的西裝,但是發現IBM這些高管反倒穿著格子襯衫。

所以穿著也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當你看到一個和你穿著相似的人在你面前的時候,無形當中增加了對他的好感。很多時候所謂的「代溝」,首先從穿著品位開始的,年齡大的不願意穿鮮艷的衣服,而年輕人又天生喜歡光鮮的衣服。

尤其在廣告、時尚這些行業,他們的衣服透露著他們的審美與品位,如果千篇一律,就看不出個人的價值了。而且這個行業對奇裝異服容忍度也非常高,但是對壞品位的衣著容忍度卻非常小,如果你拿著地攤貨能搭配出新花樣,是能夠讓他們欽佩的,相反,你用重金卻包裝出一個暴發戶,是遭到他們唾棄的。

所以著裝要分清楚你所在的行業,特別是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能不能融入集體,首先從衣著開始。而且在公開場合,衣著也是一個超高辨識度的標籤,在人群當中,看你的衣著就能夠判斷出你是會計師,還是時尚達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ZWo0W0BMH2_cNUgIu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