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本再出問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變成教壞娃的範本?

2019-08-29     話梅的媽媽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突然問我:「媽媽,今天上午蒙蒙哥哥(鄰居家上大學的兒子)說我們小學五年級的課本上有一篇名字叫《牛郎織女》,課文里講『牛郎偷看織女洗澡』,最後織女還嫁給了他。蒙蒙哥哥說我們要被教壞了,是這樣嗎?」

我雖然了解牛郎織女的故事梗概,但並不知道課本上的版本是如何描寫的。於是我對兒子說:「媽媽也不知道,下午我們一起去網上學習一下這篇文章,看是不是跟蒙蒙說的一樣,然後我們再探討好嗎?」

兒子聽到這個答案似乎很滿意,他也知道我向來是說到做到,於是回答:「好的。」然後繼續吃飯。

吃完飯,我和兒子就開始查資料,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01、閱讀《牛郎織女》教材原文,了解真實情況

蘇教版和人教版兩個版本在描寫牛郎、織女相遇時的情節不同。

蘇教版描寫的是牛郎見幾位少女在河邊嬉戲,並未提到洗澡,原文如下:

人教版確實提到仙女們洗澡的事情,但原文中並未側重牛郎偷看仙女洗澡,原文如下:

這段原文說明什麼,牛郎是為了去拿衣服,而「果然有好些個女子在湖裡洗澡」中的「果然」一詞代表這就是老牛讓牛郎找的那群人。隨後文中就寫到「他沿著湖邊走」,牛郎走了,沒有停下來偷看。

也就是說,牛郎不是為了偷看仙女們洗澡,而是為了確定這就是他要找的那群人。「偷看」一詞百度百科中的解釋為「從隱蔽的位置窺測,主觀上不想被人發現」。大家可以從這個解釋中看出決定是否偷看的關鍵因素在於「主觀上是否有不想讓對方發現的嫌疑」,而牛郎正是去結識織女的,所以他並沒有「不想讓織女發現」的動機。

文中牛郎喂養的老牛具有神力,它事先知道織女的行程,同時也知道牛郎和織女的性格,它知道粉紅色衣服的仙女會成為牛郎的妻子;其次,牛郎對老牛很好,老牛想要報答他,這是這個故事的前因。所以老牛才說出契機,讓牛郎去結識織女。

了解到這兒,兒子說:「原來是這樣,牛郎並沒有想要偷看,而是聽了老牛的話要找對人,拿對衣服。」了解了原文,我們還覺得意猶未盡。於是我提議兒子再找找這個神話傳說的起源,看看「牛郎偷看織女洗澡」這段描述是起源於最初的神話,還是源自於後來者的改編。

02、了解《牛郎織女》這個神話傳說的起源

牛郎織女最早只是兩個星座,因相隔一條銀河而令古人借景抒情,編寫成一個神話故事。最早在南北朝時期,由梁殷芸編成《小說》,原文如下:

這裡說的織女與牛郎結為夫婦是因為織女的爸爸(天帝)愛惜自己的女兒,於是將織女嫁給牛郎。但織女嫁給牛郎後,荒廢了織造,於是天帝讓他們相隔在銀河的兩端,每年只見一次。

兒子說:「也就是說,最開始並沒有牛郎偷看仙女洗澡這件事,仙女們在河邊洗澡是後來有人重新寫的。」

我說:「對啊,小說和傳說就是這樣,是通過人想像出來的,並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你可以這樣寫,我也可以那樣寫,如果你寫的話,你會怎麼寫牛郎與織女相遇呢?」

兒子聽到可以自己編故事,興奮地說:「牛郎在草地上喂牛的時候可以遇到織女,然後老牛就說『這就是你未來的妻子』,牛郎一聽牛都開始說話了嚇了一大跳,於是織女就安慰他說『這可能是一個牛神仙』,哈哈哈······」「這故事聽起來真不錯,哈哈哈······」

乘著兒子的興趣正濃,我又啟發他思考「如果真的發生偷看別人洗澡的事情,那這件事對嗎?」兒子毫不猶豫地回答:「不對。」這正是我想要告訴他的答案。

03、塑造正價值觀,形成主動探索答案的習慣

兒子從小就被教育——不能打人、不能搶東西、不能偷東西等等一系列做人的準則,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多的準則將列入他的人生價值觀中,包括今天的「不能偷看別人洗澡」。

對於課本中容易被曲解的內容,我希望孩子像今天一樣:願意去探索、願意去思考、查資料、找文獻,然後通過自己的思考辨別他人的語言是否正確。即使孩子真的認為課文中有不合適的地方,他也能提出來與老師、家長一起探討。這是一個自我認知形成的過程,更主動代表更有獨立自主的能力。

結果兒子還真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覺得在沒經過別人同意之前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但織女問她的衣服在哪時,牛郎馬上拿出來了,這麼做也不算壞。」

我對兒子說:「主要是這個牛神仙的問題,它出的主意,讓牛郎去拿衣服。」

兒子說:「那牛郎就不能有主見一點嗎?不合適的事可以換個方式,他可以坐在衣服旁邊等織女來嘛。」聽到這裡,我相信孩子已經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亦藉此案例分享給大家參考。

今天的對話中,我發現兒子已經有了不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他會依照自己的標準去做別人交付於他的事,條條大路通羅馬。理解了目標,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去達到目標,這就是培養一個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我認為當孩子問你一個問題時,重點不在於你怎麼回答,而是要教給孩子一種思考和探索的方式,讓他自己解決問題,這樣能讓他記憶更深刻,而且能讓他的大腦動起來。就如《銀河補習班》里的鄧超所說:「只要你想,一直想(思考),你就能做世界上任何事。」

互動話題:面對孩子各種刁鑽古怪的問題,您是怎麼處理的,您還有哪些妙招?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讓我們一起探討。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XdsTm4BMH2_cNUgC0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