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他絕望了

2019-09-30     扒姐來了

導演經常被稱為:禽獸。

為了呈現有質感的鏡頭,所有工作人員在惡劣的環境風吹日曬、雨打雷劈都是家常便飯。

導演不光折磨演員,他們連自己都不放過。

比如韓寒在片場導戲時,因為長期室外高溫暴曬,把自己折磨的不成人樣。




而且對藝術追求越高的導演,對環境要求就越高。

在此基礎上,開機前的堪景工作,就變得極其重要。

林超賢拍攝《紅海行動》前,在摩洛哥跑了一個多月,才把所有的地方都看了一遍。



還有徐崢導演,在拍攝電影《港囧》時,為了選擇更具有代表性的場景,帶著整個創作組堪景。

為了選擇最佳的場地,徐崢只能把行程安排的滿滿當當。

盡最大努力把每條街道的小巷子都挨個走一遍。


有時候走累了,就席地坐在街道邊,望著周圍的街道人群發獃。


忙碌一天堪景回到休息的地方,工作並沒有結束,徐崢會把所有場景都列印成照片,貼滿整整一面牆。

然後召集所有工作人員繼續開會研究。



在堪景的過程中因為對場地狀況一無所知,可能稍不留神,就面臨著危險。


2005年,寧浩拍攝為了追求影片質感,選景時找到了荒無人煙中蒙交界地。

當地又沒有信號,道路狀況非常差。

整個劇組前後連翻了三輛車,很多工作人員受傷骨折。



導演陸川也遇到過類似的困境。

陸川執導電影《九層妖塔》時,劇組第一次實地堪景是在入冬之前,當時的場景還是荒漠一片。



等到入冬後,劇組又一次進去現場堪景時,完全變成了冰天雪地。

所有工作人員都只能頂著風雪前進。




有時候陸川導演的堪景工作,還會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高原反應極重。


陸川為了拍攝電影《可可西里》,第一次抵達可可西里堪景時就被驚呆了,廣漠的環境超出了他的想像。



由於攝像設備沉重,這些要在高原上運輸變得極其困難。

再加上惡劣的條件,讓很多工作人員都病倒了。

他曾經陷入過絕望。




在以前,想要拍出一幅震撼的畫面,僅僅在堪景方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都相當大。

幾個月、幾年,大海撈針般的堪景周期,會嚴重拖慢影片的拍攝。

更重要的是,劇組對很多極端環境並不熟悉,很可能發生危險。

但科技改變世界,也改變了影視行業。

華為EMUI10分布式技術在Mate 30系列手機上正式推出,讓導演們的遠程堪景成為了現實。

9月27日,陸川、徐崢、孟非就作為第一批超級試用嘉賓,嘗試了遠程堪景。


華為Mate30系列手機搭載的全新EMUI10分布式技術,能夠與無人機、大屏等設備建立連接,直接使用手機就可以調用無人機的攝像頭,進行視頻通話。

兩位導演在上海的直播現場,就利用智慧屏和手機的互聯互通,與3400公里外的新疆羅布泊無人區隔空堪景和遙控導戲。

當地信號十分微弱,卻依舊可以實現遠程指揮飛行路徑。

徐崢都調侃,陸川導演以後堪景可以躺贏。


以分布式技術為基礎的華為暢連,實現手機、大屏、無人機、音箱等設備間跨終端的音視頻通話,還能自由轉接,用最方便的設備接聽。


通過這次體驗,兩位導演認為,基於華為EMUI10的分布式技術,未來極可能會顛覆影視行業。

導演們不用安排緊密的行程,即便身處橫店也能找到怒濤狂浪;位於深山老林,也可以很快籌備出下一個拍攝地點。

用科技產品減輕堪景所花費的人力、物力,把更多精力放在電影本身,為觀眾呈現更好的作品。

尤其攝像機與其他設備之間的互動,也有著更多玩法的展現,也會對影視行業將產生顛覆性改變。

對於華為EMUI10分布式技術,不僅僅是電影行業,未來同樣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新的飛躍,讓我們共同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RwMi20BMH2_cNUg6_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