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我市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已全部入住

2019-08-05     石家莊日報

漂亮整齊的樓房、錯落有致的綠化樹木、乾淨整潔的小區環境……近日,在行唐縣上閆莊廟嶺溝社區,記者看到這裡的易地扶貧安置點設施齊全,儼然就是一個城市社區。據了解,目前我市涉及的行唐、靈壽、平山、贊皇四縣中,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已全部入住,入住率達100%。

圖為靈壽車谷坨村。

今年5月底,按照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每人不超過25平方米、建檔立卡貧困戶每人3000元費用的標準,上閆莊鄉廟嶺溝區域的蔣家峪、瓜家峪、上王莊、石坊、塔溝、石佛店6個村356戶960人搬進了新家。

「這瓷磚、電燈、櫥櫃、地暖,包括這煤氣罐都是政府給裝好的,我們只需要安置點家具就拎包入住了。」蔣家峪村民陳樹林拉著記者說道,現在不光住的好了,生活也方便,小區里衛生室、超市、便民服務大廳一應俱全,小區出門右拐就是學校,前面還有大公園,一側是菜園子,比城市小區也不差。

搬遷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為實現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行唐縣積極謀劃後續產業,建設成規模化養羊場、服裝廠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安排公益性崗位108人,年人均收入4320元。安排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入股辰雨基業,每戶每年分紅1200元。「下一步,我們還準備去外地考察白木耳項目,來增加群眾收入。」上閆莊鄉副鄉長趙建勇說。

在靈壽縣團泊口安置小區,居民谷梅妮說,從大山搬到新樓,不僅是居住條件好了,自己還有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旅遊旺季,漫山花溪谷會不時派班車到小區門口接送大家上下班。「以前是守著綠水青山過苦日子,現如今只要肯幹活,就沒有脫不了貧的。」

圖為靈壽車谷坨村。

「住在大山,村裡沒有水澆地,每年只能種點雜糧,還經常被野豬吃。加上吃水困難,交通不便,生活越來越困難。」胡塔梁村的戎連鎖告訴記者,搬到安置點後,自己的生活一步從大山跨到了城裡,不僅水電有了保障,還能打點零工貼補家用,再也不用守著幾畝薄田過日子了。按照「政府引導 相對集中」的原則,平山縣在縣城勝佛小區、小覺鎮東王莊村集中安置210人,零星分散安置37人,2018年10月30日已全部搬遷到位,入住率100%,提前完成了搬遷安置任務。同時,還積極抓好後續精準扶貧,對分散安置對象實行「一對一」包聯,對222名建檔立卡人口,每戶享受3-5項產業就業扶持舉措。

據了解,目前我市易地搬遷工作已全部完成搬遷任務,搬遷安置區已經實現了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管理設施三個「五配套」,即「水、電、路、訊、暖基礎設施五配套」、「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商業公共服務設施五配套」和「村兩委辦公室、村民活動中心、黨員活動室、老年人活動室、物業服務中心五配套」,充分滿足群眾生活和社區管理的各種需要。

搬遷貧困人口後續幫扶舉措也已全部落實。其中,通過發展特色農林業幫扶432人,發展勞務經濟幫扶495人,資產收益幫扶724人,社會保障兜底92人,其他方式幫扶38人。全市共規劃建設配套產業園區或項目14個,已建成6個,正在建設的6個。目前達到脫貧標準的有1207人,其中靈壽縣805人、平山縣99人,行唐縣303人。

記者│劉立芳

攝影│董永博

編輯│閆艷麗

審核│張明星、馮金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RAsYWwBUcHTFCnft_w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