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我穿著幾十塊的「淘寶貨」,買房的時候,直接被銷售忽略

2020-02-26     楊小米的情感專欄

作者|山有木兮 編輯|欣欣

因為疫情,今年地產售樓部全部關停。這幾日,地產陸陸續續復工,但還沒人敢去看房,售樓部里冷冷清清,銷售們帶著口罩,拿著手機,全面開展線上售房。

我爸開玩笑說,這時候去售樓部逛逛,所有銷售都要圍著轉。

我媽鄙夷的回道,一看穿的破破爛爛,誰理你。



這一句對話倒是讓我想起了我們家買房的故事。其中兩套房子的故事,都跟銷售很有關係。

1.因為娃娃臉,買房的我們被當成了小朋友

爸媽一直全國各地做小吃,沒穩定下來。自從他們開始做小吃,我和弟弟就沒回老家過年,爸媽在哪兒,我們就在哪兒過年。所以工作以後,穩定下來一直是個小念想。

2016年年底,我開始盤算買房的事。商量好合適價格的樓盤之後,我就帶著我弟去看房。

這一年,我畢業兩年半,我弟也才畢業一年半。我倆都遺傳了我爸的娃娃臉,個子也不高,因為是放假時間,背著雙肩包,又穿得休閒,看起來像兩個高中生。

這個樓盤剩下的房子不多,我們走進售樓部,銷售們圍坐在一起聊天,沒有人來招待我們。我們走到前台,說明了要看房,前台幫我們安排了一名男銷售。

從外貌上來說,男銷售個子高,再加上西裝穿著,看起來很像帶倆小朋友去看房。看房當時,我可以感受到,因為外貌原因,這位銷售並不認為我們會買房,他當成任務式的帶我們看了兩三個戶型。

我問了樓層選擇和價格優惠的問題,但這位銷售說,樓層基本已經沒有得選了,就我們剛看的幾套可以選選,價格要看我們選了什麼樣的戶型後再定。

我對樓層不是很滿意,不是二樓,就是頂樓,價格上也不是很確切,但明顯銷售已經不耐煩了。

從到售樓部的時間,到離開售樓部,這次看房前後可能也就半小時。我們走的時候,銷售沒有再請我們進售樓部,也沒有留我們的姓名和電話。正常來說,有留下姓名電話,客戶買房的話,提成才能計算給這名銷售。

過了兩周以後,我先生(當時的男朋友)通過其他的渠道,找到了該樓盤的朋友,重新再看了一遍房子,回來的第二天定下了145平米的中段樓層。

簽合同交定金的當天,我們三個人都去了售樓部,與後來帶我們看房的女銷售簽了合同。

簽合同時,第一次帶我們看房的男銷售看到了我們,指著我們很驚訝地說,「前幾天是我帶你們去看房的······」但是,這位男銷售既不能叫出我們的姓名,也沒有留我們的資料,就這樣看著我們跟其他人簽了合同。

2.因為穿著普通,看完房,銷售先走了

另外一套房子,是個單身公寓。2018年6月,因為剛需,我打了電話去售樓部,約了一個傍晚時間看房。

穿著上,我一直很普通,幾十塊錢的淘寶貨是我最經常的打扮。只有拜訪客戶,我才會穿上小裙子,踏上小高跟,化點小妝。

到了售樓部,一名女銷售帶我看房。因為臨時看房,所以我穿著普通,下車後只帶一把手機,應該讓我降了分。

女銷售帶我看了樣板房,並告訴我整幢樓的房型都是一樣的,基本面積都在35平米左右。因此,她沒有再給我推薦其他戶型。

前後不到二十分鐘,我們下了樓。下樓過程中,我簡單了解了這幢樓的情況,以及首付等問題,女銷售簡要的回答我。走出電梯,女銷售不等我再問什麼,就徑直走在前面,回了售樓部。

我發現,我再次被不待見了,這位女銷售沒有給我名片,也沒有留下我的姓名和聯繫方式,更沒有邀請我回售樓部詳細了解。當然,這個對我是沒有影響的。

回去後,我很認真的看了看自己的穿衣打扮,很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穿著太過普通了,以至於完全沒有留我信息的必要。

2018年10月,我們這座小城的房市迎來一次全面下跌,房子明里暗裡的降了價。我和先生再次去這個樓盤看了單身公寓。

這一次看房,另一名銷售帶我們看了原來的樣板房,也帶我們參考了另一位業主買兩套單身公寓打通成一套房的案例,最後帶我們看了邊套。

邊套相對於樣板房,多了一面的窗戶,也多了一個小玄關,整體要通透許多,面積在45平左右,要比原來樣板房滿意得多。

想起上一次看房,邊套提都沒被提起,差點錯過好的房源。

回到售樓部,我與先生當場定了中段樓層的邊套,簽了合同,付了全款。這一回,我沒看到原來帶我的女銷售。

我沒做過銷售,但在生活和工作之中,也慢慢的積累起一些小小的經驗。比如:

1.銷售不要以貌取人

我先生剛工作的時候,在一家連鎖房產中介做過一段時間。剛去沒幾天,店裡就進來了一位老爺爺,頭髮發白,腳踩拖鞋,挽著不齊整的褲腳,左右拿著一桿秤,右手搭著肩上的空扁擔。

看慣了穿著整齊的客戶,店裡的銷售們把老爺爺當成要水喝、找廁所的普通賣菜爺爺。只有副店長招呼了爺爺,幫忙倒了水。

第二天,這位爺爺又來了一趟,還是副店長接待他。爺爺仔細的問了房子價格等問題後,走了。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位普通的爺爺在一個多月後,徑直來到店裡,拿出了一整串十幾把鑰匙,交給副店長。爺爺說,這些房子出租出售都可以。

原來,爺爺是當地原住民,城市建設拆遷後,換了十幾套商住房。雖然有了這麼多資產,但爺爺閒不住,也節約習慣了,還是每日去市場擺攤賣菜。

其實以上三個故事中,客戶都是送上門來的,但因為銷售的以貌取人,都被錯失了。或許,這裡不能全怪銷售,因為他們堅持接待了九十九個外貌普通,也沒成為客戶的人,但忽略了第一百個人。

而這位被忽略的第一百號,成為了別人的客戶。這位銷售白浪費了前面九十九個人的努力。

2.銷售更要廣交朋友

我的先生是一個很神奇的人,他可以跟任何人交流成朋友,上至語言不通、七八十歲的阿公阿婆,下至三歲哭鬧的兒童,都很喜歡他

還是在做中介銷售的那段時間,他在下班坐公交回出租屋的路上,碰到了坐他旁邊的阿伯。

他與阿伯聊了一路,從路上風景到城市建設,從城市經濟聊到房市發展,也聊到了工作。沒想到,阿伯下公交前,與他交換了聯繫方式,順便給了一把鑰匙,讓他幫忙賣套房子。

房子由先生的同事賣了出去,他也獲得了八千多的佣金。而這次的銷售,完全是意外的驚喜。

我問先生,為什麼可以跟一個坐公交的阿伯聊這麼多。先生說,當時剛做銷售,沒想太多,有人願意聊,就趕緊交流。

總覺得認識的人多了,或許以後有需要可以找他。沒想到,一聊就是一個業務。任何產品,都與人有關係,不能因為坐公交就被下了不能成為客戶的定義。

3.銷售也得打動人

其實在兩次買房過程中,後來我們都找了樓盤負責人。負責人再指定銷售接待我們。

或許這裡,你不禁要問,這是不是說明,銷售就算很認真的態度對待我們,也不可能在他手上成交我們的單子?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


先說我們這裡樓盤的規矩,只要你去看過房子,留下過姓名和電話,不論後來如何買房,這裡的佣金都有第一位銷售的份。

其次,佣金不會到客戶手上,那麼不論到哪位銷售手上,對於我們而言,都是一樣的。如果第一位接待我們的銷售很不錯,我們會說:上次那位**銷售介紹的很好,要不今天繼續讓他帶我們去看房子吧!

銷售除了專業技巧之外,更多時候就是為人處事。不想流失客戶,你得用誠懇來打動人。

(寫完這篇,我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怎麼在外在上下點兒功夫,都30歲了,先生說看起來還是像小朋友,想想也有我的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OjPg3AB3uTiws8KAi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