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以為對娃好實際「坑娃」的六類輔食,你還在喂給寶寶吃嗎?

2021-01-28     福林媽咪

原標題:細數以為對娃好實際「坑娃」的六類輔食,你還在喂給寶寶吃嗎?

文丨福林媽咪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感受,有了孩子以後,才學會嚴格的健康生活,怎麼吃怎么喝怎麼睡,開始計較起來,家庭群里大家分享的闢謠帖子、健康文章,也開始收藏起來,並且努力踐行。

為了孩子,寶爸 寶媽們不怕費事,不怕費錢。

這對孩子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寶爸寶媽們的觀念是錯誤的,那再多的講究,也無濟於事,甚至南轅北轍,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比如在給寶寶 輔食這件事上,就有很多容易踩的坑。

果汁

水果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多吃水果已經是很多人的健康指南。有的寶媽就會覺得,讓寶寶多吃點水果是好事,但孩子還不能直接吃水果,做成果泥孩子不愛吃,那就給孩子榨成果汁喝吧。

一歲以下的寶寶不適合喝果汁,這個坑很多寶媽都踩過。

果泥喝果汁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果泥保留了水果中的纖維素,而榨成果汁後,維生素和植物纖維被破壞,留下的果汁中留下的是糖分和水。

果汁喝多了,糖分攝取過多,還會給寶寶腎臟增加負擔,所以1歲以下不建議寶寶喝果汁,一歲以上的,也不建議孩子用喝果汁來代替喝水。

豆漿

早餐吃豆漿油條,這是很多家庭的標配,但這兩樣食物,都不建議給寶寶吃。

油條屬於油炸食品,熱量高,不易消化,這個好理解,豆漿也不能給孩子喝嗎?

是的,年齡較小的孩子,尤其1歲以下的寶寶,不可以喝豆漿,因為寶寶體內沒有可以消化豆漿的 蛋白酶。豆漿中含有一定量的低聚糖,寶寶喝了容易出現腸鳴脹氣症狀,消化能力不太好的寶寶儘量不喝,大一點後,寶寶每天喝豆漿不應超過100毫升。

白粥

很多家庭早上晚上都習慣喝粥,尤其是早上,粥為主食,其他一些菜是為了喝粥進行搭配。長期以來,這種搭配被大家成為認為是養胃的吃法。

但是,用粥養胃長期喝,這種飲食方式並不適合小孩子。

當孩子的腸胃習慣了白粥這樣軟爛好消化的食物之後,那孩子的消化能力就得不到鍛鍊,他之後可能吃點什麼不好消化的東西就不行了,所以這不是養胃,是傷胃。

早餐要吃好,張文宏醫生提倡的,孩子的早餐應該多一些肉蛋奶,這樣才能保證孩子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讓孩子更有抵抗力。

米湯

家裡的老人,還對一種食物有迷之崇拜,那就是米湯,尤其是剛熬好的小米粥表面那一層米油,他們覺得最有營養。

可能以前人們帶娃奶粉奶水不夠吃,有用米湯來喂孩子的,這種觀念就流傳下來了吧。但實際上,米湯的成分就是水,它沒有那麼神奇,喝多了只會占肚子,讓孩子吃不下別的東西,時間長了影響孩子營養吸收。

而且據美國一篇報道說,米湯中砷元素含量較多,所以我們還是別讓孩子喝了。

骨湯

說到孩子的飲食,很多地方都強調要注意給孩子補鈣,因為鈣是孩子骨骼發育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很多媽媽也非常注重鈣元素的補充。

大骨熬湯,是很多人心目中補鈣首選,可能看起來骨頭當中含鈣量多,所以大家覺得熬出來的湯會很補鈣。

實際上,骨頭含鈣,但不溶於水,煮多久都沒用的,骨湯中乳白色的是脂肪,以及少量的胺基酸等元素,膽固醇和嘌呤高,所以骨湯還真不是優質食品,喝多了反而不利健康。

蜂蜜

還有不少人對蜂蜜、花粉這一類的東西非常感興趣,還經常託人買一些純正的土蜂蜜,覺得這是好東西。

但是這樣的蜂蜜中可能含有雌激素和肉毒杆素,孩子感染後會出現比較嚴重的併發症。尤其是一歲以下的寶寶,免疫力發育不完善,是不可以喝蜂蜜的。

一歲以後,蜂蜜也不要多喝,因為蜂蜜中含糖量還是不低的。另外,如果是希望喝蜂蜜來幫助孩子健脾潤肺,實現藥物功能,那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很多食物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些特殊功效,大人可以用自己來進行嘗試,但還是不要在孩子身上進行嘗試了。採用科學的喂養方式,了解一些營養學的知識,才能在育兒道路上不踩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OF4XHcB9wjdwRpvfWH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