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盛世帝國!漢朝向匈奴復仇用了70年,唐朝向突厥復仇為何僅用了3年?

2021-03-17     軍事編輯部

原標題:同為盛世帝國!漢朝向匈奴復仇用了70年,唐朝向突厥復仇為何僅用了3年?

提到漢朝和唐朝,每一個中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的確,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兩個大一統帝國,漢朝和唐朝給今天的歷史發燒友們留下了很多津津樂道的故事。漢朝和唐朝以強大的軍事實力揚中華國威的傳奇更令今天的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然而,當我們仔細地比較漢朝和唐朝這兩個帝國時,我們竟然會發現:漢朝和唐朝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面對西邊游牧民族的進攻,漢朝和唐朝選擇的反擊方式是大不一樣的。漢朝自漢高祖被匈奴「白登之圍」後,漢朝從漢高祖一直隱忍到漢武帝時期才對匈奴發起反擊。和漢朝的隱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唐朝的反擊可就大不一樣了。公元626年,李世民剛剛登基碰上了突厥孤軍深入長安這一奇恥大辱。可令很多人頗感意外的是,大唐帝國僅僅準備了3年就向突厥發起猛烈的反擊。最終,大唐帝國掃平突厥一舉收復西域,這段歷史讀起來真的讓所有的中國人都非常提氣。那麼,同為中華歷史上令國人驕傲的盛世帝國,漢朝和唐朝的「復仇」為什麼會差別這麼大呢?

上圖:電視劇中的漢高祖劉邦

要想解答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的幾個維度進行解讀。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唐帝國的開國基礎比漢朝厚實得多。

熟悉秦漢史的朋友都知道,漢朝開國是在一片瓦礫堆上建立起來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可不到20年後,由於秦二世的「作死」,秦朝國內又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隨後,劉邦和項羽這兩支在秦末農民起義中快速成長起來的政治力量又經歷了長達4年的戰爭,劉邦才統一了天下。

說實在的,當時的劉邦儘管統一了天下建立大漢帝國,但秦朝留給漢朝的基礎少得可憐。換句話說,西漢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帝國。面對匈奴包圍漢高祖的「白登之圍」這一奇恥大辱,漢高祖只能忍了,畢竟手頭沒有戰馬,國內沒有太多的糧食和資金,打仗是要吃飯花錢的。

上圖: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很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和漢朝的「一窮二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唐朝的開國基礎可就好多了。第一,隋朝留給唐朝的糧食可供當時的大唐帝國白吃白喝好幾十年。第二,隋朝給唐朝留下了極其便利的水利工程——京杭大運河。有了大運河的幫助,唐朝的經濟就能在唐高祖李淵執政時期迅速發展起來。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唐高祖李淵還頗有遠見地去修建新的水利工程,像陝西龍門引入黃河水灌溉的工程,以及山西臨汾地區的高粱堰水利工程,都成為了唐朝發展農業,休養生息的「不二法寶」。

上圖:隋朝修建的京杭大運河給唐朝幫了大忙

其次,唐朝的戰馬養育比漢朝好得多。

古代打仗都用騎兵,馬匹的數量多少在有的時候還真的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漢朝初年,經濟凋敝,農業經受了秦末農民戰爭的摧毀也很不景氣。國家連糧食都沒有,怎麼養馬匹呢?再加上漢朝國內缺少特別優秀的養馬場地,漢朝用於打仗的戰馬數量只能緩慢上升。到了漢景帝執政時期,漢朝的戰馬達到了30萬匹。但這些數量還不足以滿足漢朝反擊匈奴的需求。直至漢武帝登基後,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才從西域的大宛進口了一批寶馬。等到漢朝戰馬數量達到40萬匹後,武帝才讓霍去病、衛青等大將揮師西進,向匈奴發起進攻。

和漢朝「馬業」的緩慢上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唐朝的「馬業」成長非常迅速。當時的唐朝國內可有不少養馬場地,很多戰馬都被唐太宗放在了甘肅的隴右馬場。更為重要的是,隋朝的畜牧業科學和飼養制度被唐朝毫無保留地繼承下來,經過好幾年的發展,唐朝戰馬數量猶如吹氣球似的膨脹起來。唐朝剛開始僅有5000匹戰馬,但到了唐太宗反擊突厥時期,唐朝的戰馬數量也達到了30萬到40萬匹之間。到了唐高宗麟德年間,唐朝馬匹數量達到了70萬匹。這增長速度可比漢朝要快得多。

上圖:唐朝名將李績

有了戰馬和糧食、水利工程作為支撐,唐高祖和唐太宗這兩位英明君主就能一邊發展經濟,一邊快速擴充軍備。

最後,唐朝打擊東突厥的計謀比漢朝打匈奴技高一籌。

這一點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看:第一,唐朝情報工作做得比漢朝好。在唐太宗在渭水南岸忍受東突厥的城下之辱後,李世民很快派出了在玄武門之變中的「智囊」張公瑾來到東突厥附近的代州地區出任都督。表面上,張公瑾的職位是代州的軍政長官,和東突厥沒關係,但實際上,這個張公瑾就是來東突厥刺探情報的。東突厥帝國內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在張公瑾和唐太宗的掌握之中。

第二,唐太宗會發展「統一戰線」。在得知東突厥國內出現矛盾後,唐太宗就利用情報網絡分化瓦解東突厥內部,最終成功策反了東突厥國內的二號人物——突利可汗。到了唐朝大軍反擊匈奴的前夜,李世民非常高興地收到了突利可汗的信件,突利可汗在信中表示願意向大唐帝國投誠。

上圖:唐朝名將李靖

第三,更為重要的是,唐朝除了給東突厥帝國的高層做統戰工作,瓦解了突利可汗,唐朝還給東突厥帝國下面的各個部落做統戰工作。當時,東突厥帝國底下的很多部落不滿東突厥的殘暴統治,唐朝就利用這一時機,給東突厥底下的部落帶來大唐帝國的「溫暖春風」。和唐朝周全的情報策反工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時的漢朝並沒有針對匈奴做太多的情報和策反工作。

等到一切準備就緒後,在公元629年冬天,唐朝10萬大軍在李績、李靖、李道宗等將領的指揮下橫掃東突厥,給東突厥帝國以沉重打擊。到了630年,唐朝名將李績、李靖、蘇定方等人帶領大軍再次出征,徹底毀滅了東突厥帝國。隨著東突厥的滅亡,大唐帝國猶如一輪紅日在世界東方噴薄而出,中國歷史自漢朝後又一次進入一個極其輝煌的繁盛帝國時代。這個時代,至今都讓所有國人無比懷念。

參考資料:

《漢書》 《舊唐書》 《新唐書》 《資治通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O-fP3gB9wjdwRpvRa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