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125L 傳奇中的白菜

2019-06-08     摩旅伴生

(前言)在嘉陵的歷史裡,有這樣一段記載:89年10月21日,嘉陵集團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903技術合作合同》,引進日本本田公司125cc公路越野型摩托車技術。這一天將永遠載入中國摩托史,因為,合同簽訂後,一款在國內堪稱傳奇的車型將由此而誕生,此車就是JH125L,大名鼎鼎的"白菜".(前言結束)

白菜的身世

在中國摩托界,嘉陵集團稱得上老牌了,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軍工企業,從1979年便軍轉民開發生產摩托車,也是最早與外企合作的中國摩企之一。進入上世紀80年代,嘉陵與本田合作,陸續推出50.70型跨騎車,因產品質量過硬,深受用戶好評,一度供不應求。

在80年代末期,國內摩市需求量增大,用戶對車型的功能要求也越來越高,JH125L的出現正是基於此點,此車仍是嘉陵與本田合作的結晶。

JH125L的前身是本田輕型越野車---XL125,此車於1974年在日本上市,最初的塗裝為油箱是紅色的,排氣和邊板是黑色,擋泥板是銀白色,搭載了一颱風冷OHC單汽缸發動機,五檔變速,有轉速表,但排氣管位置較低,與普通車型區別不大。

1976年,此車的轉速表被取消,排氣系統也被廠家改成更適合行駛過水路面的高位排氣管,越野性能得以加強。進入80年代,此車的性能更為完善,出現了面向不同用戶的多個版本,如:普通民用的S版,即XL125S;側重運動的R版,即XL125R。版本不同,整車配置也有了變化,S版為車頭裸露式,後懸掛採用普通的雙液壓彈簧避震;R版則安裝了車頭導流罩,後懸掛採用性能更優異的中央液壓彈簧避震,為了提高運動性能,車架和後搖臂都是加強型的,車把上也配備了防護裝置。

考慮到當時的用戶需求和道路特點,嘉陵引進了相比R版要更便宜且更實用的S版,即XL125S。當年,隨著此車合作合同的簽訂,滿載此車相關配件的貨輪也離開日本,駛向中國......

1993年,嘉陵有史以來的第一款越野車上市銷售,新車被命名為JH125L,對其車名後的「L」,許多車迷的理解為:這個字母說明了此車與XL125的親密關係。事實上,在第一代JH125L身上,我們的確能發現許多與XL125有關的部件,比如:前後懸掛.車架.油箱等,機器內部包括凸輪軸在內的關鍵部件也是來自本田。

作為老牌軍工企業與世界一流摩企的合作結晶,JH125L在當時可謂亮點頗多。該車的發動機為越野專用,變速系統和潤滑系統經過強化處理,為減輕機器負擔和重量,提高可靠性能,只採用腳啟動一種啟動方式。這台機器側重低扭和爆發力 ,最大扭距達12N ·m/8000rpm,在當時的國產車中,無人能出其左。

此車的車架採用高拉力無縫鋼管,堅固輕便,前後懸掛均為昭和出品,性能優良,轉向系統使用專業的滾針軸承,抗衝擊能力較強,整車離地間隙高,適合跳躍 ,具有極強的野外生存能力。尤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濟車速下,此車的油耗還不到百公里2升,經濟性能堪稱一流。

上市之初,因售價較高,JH125L的銷量並不理想。但是,對此車的質量,嘉陵是有絕對的信心的,他們要做的只是向國人證明JH125L的性能和實力。於是,嘉陵利用此車積極參加各種與摩托車有關的活動,例如:在1995年8月8日—27日,嘉陵集團與中國摩托車運動協會合作舉辦「嘉陵杯」北京—拉薩女子摩托車拉力賽,嘉陵提供JH125L作為參賽車,順利完成了摩托車編隊穿越世界屋脊的艱難賽事;在中國摩協主辦的全國越野錦標賽中,嘉陵不只是冠名,在國產組的比賽中,唱主角的參賽車型便是JH125L......

憑藉著有效的推廣工作和過硬的質量,JH125L理所當然地走進人們的視線,被車迷接受,銷量上去了,口碑也上去了。因其車體噴塗多為白色,此車得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外號:白菜,而後來推出的JH125GY則因綠色噴塗的車身被車迷們戲稱為「菠菜」。但是,與「白菜」相比,小里小氣的「菠菜」顯然不是對手,因為「白菜」早已深入人心,在「白菜迷」眼裡,該車的地位無人能及。

白菜的今生

從第一代JH125L開始,廠家就開始了消化吸收,為完全國產化做著準備。經過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進入90年代中.後期,從車架到懸掛再到發動機,此車逐漸實現了完全國產化,售價也在不斷走低。與93版「白菜」相比,後期的「白菜」在整體性能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退步,但在國產同類越野車中,該車的質量仍是一流的,而且,因其售價更接近大多數車迷,此車的**保有量日漸龐大,在國內各地,都有玩「白菜」的圈子。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白菜」已經在國內車迷圈裡成為一種現象,也可稱其為「白菜文化」,擁有該車的車迷已不再是簡單的使用,越來越多的車迷熱衷於「白菜」改裝:從車體顏色到發動機,從懸掛到車架再到後搖臂,凡是能改的地方都不放過,由此也衍生出一個與「白菜改裝」有關的配套體系。

因使用成本和改裝成本較低,加之車體結構簡單,方便下手,喜歡改裝的車迷都把「白菜」當成一張可以任意下筆的「白紙」,按照自己的需要動手打造,目前,我見過的改裝「白菜」有「沙漠迷彩版」,「叢林迷彩版」,「150版」,「200版」,「滑胎版」,「競技版」等等,相信嘉陵在當初推出此車時是絕對不會想到,在十幾年後的今天,一款原本普通的車型能「火」到這種程度。

我所在的城市裡也有一幫「白菜迷」,改車,玩車,賽車,玩得紅紅火火。因為喜歡野外休閒娛樂,我常騎上自己那輛「白菜」的近親---XL125R,和他們一起去山裡或運河邊撒歡。這個「白菜部落」里車型較雜,有保存完好性能正常的93紅車架單座「老白菜」,有90年代末期的純國產型,還有各式各樣的改裝型,一起出行時,這些車,我也沒少騎,騎得最多的當然是那幾輛原裝未改動的「白菜」。

實際使用中,感覺「白菜」的通過性能絲毫不亞於我那輛「蘿蔔」(大家送給XL125R的外號),雖然操控起來缺少「蘿蔔」的輕靈感覺,但在「蘿蔔」可以輕鬆通過的地段,此車也絕對不會讓駕駛者手忙腳亂。野外行駛,要的就是輕鬆的駕乘感覺,這一點,「白菜」做到了。

在動力輸出方面,JH125L忠實遵循越野車應該具備的動力特性,中段以下轉速時的扭力很充沛,正適合野外複雜路況。偶爾在好路上,高檔大油門時跑到八.九十公里的時速也不是難事,只是,時速過了70公里,整車的震動明顯增大,排氣聲也變得難聽,這其實正是小排量越野車的通病,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換個小一點的後鏈盤,改變傳動比。當然,大多數此車的車主都不會這麼做的,這樣一改,公路上好受了,越野的時候卻找不到感覺了。

在越野場地上玩,感覺「白菜」仍是目前國產車中最適合進場地的車型,這一切,得益於此車便捷的操控和紮實的車身及懸掛,飛個**台,做點特技動作,感覺得心應手,很輕鬆。其實,這些不用我說,因為在目前各地車迷自己的場地上,出現最多的就是此車。

白菜的將來

從面世至今,JH125L已經歷了十幾個年頭。這期間,摩市上的新車型層出不窮,但很多曾經的新車已變成過眼雲煙,這款貌不驚人.毫無科技含量的車子卻始終屹立摩市,並深受車迷喜愛,的確稱得上是國內摩市的一款傳奇車型了。曾經有位車迷這樣告訴我:我買不起哈利,買不起寶馬,但我能買得起嘉陵,玩得起「白菜」......其實,這正是JH125L成功的原因:簡單,實用,可靠,價格低廉,適合絕大多數車迷。

世間萬物,都要遵循生與死的規律,車亦如此,所以,JH125L最終也會消失於摩市,但是,看目前的情形,要到這一天,此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NyIPGwB8g2yegNDVd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