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線突破」後的股票都漲停?此文無價,很短很深(經典)

2019-09-10     交易華爾街

小資金如何才能在股市中做大?

股市起起落落,資金進進出出,每個進入股市的人都懷揣著同樣的發財夢想,希望有朝一日能通過股市實現財富人生,不再為衣食住行擔憂,不再為朝九五晚的工作累斷心腸。

說白了,就是能夠實現財務自由!

芒格曾經說過「當人生走到某一階段,我決成為有錢人,不為別的,只為自由!」這也是股市芸芸眾生最終的追求。然而,歷史已經證明並一再證明,股市只是一個少數人賺錢的遊戲。七虧一平兩賺,是股市亘古不變的規律。大多數人成了失敗者,只有極少數的人通過股市獲得了財富人生。

一個小資金的投資人要想在股市做大,有以下幾點原則是必須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的。

第一原則:就是要立足企業,要看透。

立足企業,看透企業,就是要確保自己對投資的標的有深入的了解,最起碼你應該知道企業所屬行業發展的趨勢和狀況,行業的競爭局勢和變化;你要知道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如何,有沒有競爭優勢和發展前景;你要知道企業的主營業務是什麼,有幾塊業務,各塊業務的增速如何,那塊業務潛力最大,那塊業務未來可能發展不太理想;你要知道企業的資產結構大致如何,家底有多少,資產負債結構如何,企業是重資產還是輕資產類型,是現貨現款模式還是先貨後款模式,資產質量如何;你要知道企業的成長性如何,未來大致3-5年的增速能保持多少;你也要知道企業的盈利能力如何,毛利率、凈利率,股東回報率這些指標表現如何;你也應該知道,企業的現金流表現如何,資本性支出大還是小,企業是不是能通過自己的積累而不通過其他籌資方式就可進行擴張;你也大致可以估算一下企業的內在價值有多少,是高估還是低估。

看透企業是投資的起點,儘管相當難,但是也不是太難,就看你自己願不願意下苦功。優秀的企業都有優秀的基因,只要我們通過學習,總能識別出優秀企業的基因!

書山有路勤為徑,股海無涯苦作舟。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付出短期看與回報不成比例,長期看絕對是正相關!

第二原則:就是逆向,要善於利用市場情緒。

投資在本質上就是個逆向活,就是低買高賣。市場每天都會有波動,大部分時間市場的價格是不值得關注的,只有在鐘擺的兩個極點才是我們需要認真關注研究的時刻。這兩個極點就是貪婪和恐懼的極點,也是股市牛市的極點和熊市的極點。在極點的時候我們多關注,在其餘的時間儘可能多學習多工作。我們一定要把握住大周期循環的極點機會,這是你財富增值的最理想的時機。

同時,逆向投資對於短線、波段投資也極其重要。其核心就是跌得時候你要敢買,漲高了,人氣起來了,你要逐步賣出給他!

逆向對於投資極其重要,因為只有逆向,你才會拿到不可思議的便宜籌碼,因為只有逆向,你才會敢於在無人問津的市場中收集廉價籌碼,你才會買別人不買的,才會在別人不敢買的時候買,而這,恰恰是成就財富的基礎!

第三原則:要耐心,耐心才會聽到財富的聲音

耐心是一個對投資人最重要的品質和心理素質要求,耐心貫穿於投資過程的始終,買入的時候要有耐心等待一個好價格,買入後的持股更要有耐心,不要淺嘗輒止;盈利後的持股更要有耐心,在成本極低的安全墊的保護下,要確保自己能夠平靜、理性的看待企業和市場。

回想自己這麼多年的投資歷程,無論資金投入多少,失手的時候幾乎很少,與其說我是看透了企業,不如說我是耐心贏得了勝利。因為我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所在。因為我了解我自己,我熱門股追不住、概念股炒不了,成長股預測不了。唯一具有的優勢就是耐心。能夠持續的賺錢,源於我總能保持持續的耐心。等待一個好的底價,買入後耐心持股,直到股價表現過激的時候,才會動手收割。

投資並不難,難的是知道自己的優勢,並保持一貫。


量價關係買賣訣竅

1. 低位量增價平,可考慮買入: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開始出現企穩的跡象;成交量也慢慢增加,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的動力,這時可以適量買進股票等待上漲。

2. 量增價升,可考慮買入: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中短期來看,可以考慮買入了。

3. 低位量平價升,可考慮買入:股價從高處滑落時,往往成交量會減少,也就是所謂的縮量;但當一定的縮量之後,成交量如果與前日持平,而且股價已經開始上升,這說明底部已到,可以考慮入手了。

這些情況,要警惕!

4. 高位量平價升,這是警惕的信號:高位量平價升,說明雖然買方的力度沒有增加,但是賣方拋售的壓力也不大,所以還能拉出陽線。但同時,購買的力度不增加,將會無法維持股價繼續走高,此時建議出場觀望;當然,也如果是小盤莊股出現這樣的情況,則可能是莊家在吃貨,然後拉升股價。

5. 量減價平,這也是警戒的信號:成交量顯著減少,同時,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後,不再有顯著上升,這是警戒出貨的信號。

量減價跌,可考慮賣出: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一般情況下,建議賣出。從技術面來講,這是無量的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爆出大的成交量,跌勢才會停止。

7. 量平價跌,建議繼續賣出:成交量停止減少,同時股價急速滑落。僅從技術面角度,此階段應該繼續堅持及早賣出的方針,建議不要買入。

8. 高位量增價跌,建議清倉:高位增量,但價格卻無法上揚,如果是莊股則表明是在出貨,如果是大盤則說明是拋壓沉重,無法將股價再度推高。從技術面角度,無論是大盤還是莊股,都應果斷清倉離場。

這些情況,先等等看!

9. 量減價升,一般可繼續持有: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如果鎖籌現象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升」,則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後仍有上行空間。

10. 低位量增價跌,建議持股觀望:股價雖然已經跌至低位,但成交量卻大幅增加,你可以繼續持有等待解套。低價區的增量說明有資金接盤,說明後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彈的產生。



「月線看勢、周線選股、日線分時」。在市場中有很多投資者在觀察和分析大盤跟個股時經常都是盯著日K線圖來看的,但是對於周、月線就看的很少且研究不多。

然而,如果能夠熟練使用周線看盤和選股,那就會讓頭腦更加清醒冷靜,同時也可以減少操作中的失誤。

周線使用技巧

技巧一:判斷反彈

周K線在連續出現陰線而超跌時,在出現兩根以上的周K線組合表明有止跌跡象後,一般表示其後可能會有力度較大的反彈或反轉行情出現,這時買入後可不必依照日K線的分析過早賣出,可以適當增加持股的時間。

技巧二:把握介入時機

在連續的下跌行情中,對周K線而言,要等到較長的下影線和成交量極度萎縮同時出現時才可以考慮是否介入,而不應僅靠日K線的分析來判斷操作時機。

在上漲行情中,如果周K線呈現出量價齊增的態勢,則下一周應該還有新的高點出現。這時若周初盤中出現低點,一般不需依照日K線的提示考慮賣出,反而應當視為較好的短線介入時機而考慮短線買入。

技巧三:高點放量

注意此處的高點不是指股價的最高點,而是累計上漲幅度超過40%以後的價位。當股價累計上漲幅度超過40%後出現放量,特別是後量超前量的現象出現,應減倉或退出觀察。如果股價在歷史最高點的周換手率不超過20%,此時風險極大,應儘快出逃。

周線操作技巧,不計日內得失

日線是股價每天波動的反映,但是如果我們過分沉迷於每日的股價漲跌,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因此要從更長的周期把握股價的走勢,還得應用周線圖來觀察。一般來說,在周線圖上,我們可通過觀察周線與日線的共振、二次金叉、阻力位、背離等幾個現象尋找買賣點。

1、周線與日線共振

周線反映的是股價的中期趨勢,而日線反映的是股價的日常波動,若周線指標與日線指標同時發出買入信號,信號的可靠性便會大增,如周線KDJ與日線KDJ共振,常是一個較佳的買點。日線KDJ是一個敏感指標,變化快,隨機性強,經常發生虛假的買、賣信號,使投資者無所適從。運用周線KDJ與日線KDJ共同金叉(從而出現「共振」),就可以過濾掉虛假的買入信號,找到高質量的買入信號。不過,在實際操作時往往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由於日線KDJ的變化速度比周線KDJ快,當周線KDJ金叉時,日線KDJ已提前金叉幾天,股價也上升了一段,買入成本已抬高,為此,激進型的投資者可在周線K、J兩線勾頭、將要形成金叉時提前買入,以求降低成本。

2、周線二次金叉

當股價(周線圖)經歷了一段下跌後反彈起來突破30周線位時,我們稱為「周線一次金叉」,不過,此時往往只是莊家在建倉而已,我們不應參與,而應保持觀望;當股價(周線圖)再次突破30周線時,我們稱為「周線二次金叉」,這意味著莊家洗盤結束,即將進入拉升期,後市將有較大的升幅。此時可密切注意該股的動向,一旦其日線系統發出買入信號,即可大膽跟進。

3、周線的阻力

周線的支撐與阻力,較日線圖上的可靠度更高。從今年以來的行情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以周線角度來看,不少超跌品種第一波反彈往往到達了60周均線附近就有了不小的變化。以周K線形態分析,如果上沖周K線以一根長長的上影線觸及60周均線,這樣的走勢說明60周線壓力較大,後市價格多半還要回調;如果以一根實體周線上穿甚至觸及60周均線,那麼後市繼續上漲、徹底突破60周均線的可能性很大。實際上60周均線就是日線圖形中的年線,但單看年線很難分清突破的意願,走勢往往由於單日波動的連續性而不好分割,而周線考察的時間較長,一旦突破之後穩定性較好,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確定投資策略。


4、周線的背離

日線的背離並不能確認股價是否見頂或見底,但若周線圖上的重要指標出現底背離和頂背離,則幾乎是中級以上底(頂)的可靠信號,大家不妨回顧過去重要底部和頂部時的周線指標,對尋找未來的底部應有良好的借鑑作用。


周線突破平台或者K線突破60周均線買入戰法的操作要領

1、周線要突破長期的震蕩平台。如果是一二月的不符合我們這裡講的戰法。

2、K線在60周線之上,同時5、10、20周線在60周線上方。

3、MACD突破0軸,出現紅柱

當周線突破了平台或K線突破了60周線,我們再利用日線結合來確定買賣點。

周線突破平台或者生命線(60均線買入法)注意的技術要點:

1、周線突破長期(時間周期可以定為3-12個月份左右或更長一些)的震盪或盤整的高點方可買入。

2、macd指標背離,且突破0柱!綠柱走完,紅柱出現最好,這時候是介入的好時機。

3、k線上穿生命線,且5.10和20均在生命線上方,買入就對了。

下面列舉一些經周線突破出現買點以及突破後的強勢上漲走勢圖:


月線選牛股特點:

1、月線在創新高位置盤整半年到一年不跌略漲一點;

2、業績大幅增長;

介入時機:突破3年內最高點時買入。它們啟動能漲3個月至6個月,不是一周二周的短莊,一年中找一隻牛股,買入後作長線,就能賺50%至100%,且輕鬆自如,不必追漲殺跌。

牛股是用月線練成的,它10月15月不跌盤升,是業績不斷增長支持股價。這樣的股一年中不會超過5隻。不能看周線和日線,只能看月線。買入點可看周、日、月三線共振點啟動時。

案列:蘇寧電器和中集集團

上述是蘇寧電器和中集的月線圖,它們都在月線上盤半年以上,成為前多年熊市中僅有的幾隻不跌反而翻倍的熊市強股。前多年熊市時90%的股是跌了又跌,從30、20跌到幾元,而中集、蘇寧不斷創出新高。


月線操作口訣

月線(20日均線)上翹,猶如衝鋒號;

月線如下行,波段已完成;

股價踩月線,買入作波段;

波段看5天,60(60分鐘MACD)找起爆;

長線辯牛熊,要看120天(120、250均線);

三劍(60分鐘、5日、20日)辨合一(均線產生共振),量價是靈魂。

這個口訣雖然很簡單,但它是非常有科學性的一個方法,分為三個周期:5天均線、20天均線、60分鐘。日線均線是短期行情;周均線是中期行情;月均線是大行情


月線指標尋牛股

主力股在月線周期中,通過尋找K線的MA均線、VOL交易量和MACD等3指標,尋找同時發出買入的金叉信號的股票,則該股在未來行情中,必進入牛市行情,股票收益必會大大提升,也許是50%,也許是100%,讓大家自己去驗證了。如圖

下圖,尋找出幾支在月線周期中,MA、VOL和MACD等3指標同時底部發出金叉買入信號的股票,看圖:

月線選股公式

選股步驟:

首先按 ctrl+f調出公式管理器,然後點擊新建。

按照圖中紅色文字提示操作,有的公式帶有參數,比如N、1、100、10就是指參數為N,最小1,最大100,預設10。如果是主圖公式需要把畫線方法一欄調成主圖模式,點擊測試通過了就點擊確定保存OK了。

下面是一個完整的公式演示

最後是調用剛才編寫好的公式。

再次聲明:這個公式只是幫助選股,不是發出買點信號。只是一種節約時間的工具!不是買賣工具!選出來的不是收盤一定沖漲停的,相信沒有一個選股公式能選出一定漲停的。一個好公式只是起輔助作用!絕對不是起買賣的決定性作用


投資,如何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內心會有一種感覺,比如感覺某個股票要漲了,但因為各種原因猶豫而沒有下手,沒想到這個股票果然馬上上漲了。或者在市場下跌的初期,許多人感覺到風險要來了,也因為各種原因神經麻痹了,或者想等等開,最後市場果然下跌。

筆者認為投資和研究分幾個階段,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是對於基本面,對於事物的認知。之後,一個比較深沉次的階段是對於自己想法的貫徹執行。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懊惱自己沒有聆聽內心的聲音。許多人也常常會問,如何才能做到投資上的知行合一。

筆者粗淺的認為,執行合一的核心是建立自己完善的投資(交易)體系。當我們在執行層面無法做到知行合一的時候,往往說明這個投資體系還並不成熟,或者說得更加直白一些,這個投資體系還沒有成為我們的一部分。這種體系的建立來自於我們自己本身對於市場的理解,以及對於我們自己性格的融合和歷史經驗上的判斷。

舉例而言,一個長期的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的核心是買入低估值的好公司。而好公司出現低估值的時候往往是「生病」或者出現巨大分歧的時候。所以價值投資者需要的人格特徵是能夠逆勢投資,並且具備很好的耐心。

巴菲特的那句「別人恐慌的時候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

那麼,當一個投資者擁有價值投資的性格,並且在比較長的歷史投資經營中明白這種做法是可行的,形成自己的體系時,他就能逐漸做到知行合一。當他看到白馬股因為黑天鵝事件暴跌後,會不由自主的買入。並且在不斷下跌中,他會保持樂觀和耐心(可能會買入更多),直到公司基本面重新被市場認可,股價回升後賣出。而沒有這種交易體系的投資者,可能會在股價暴跌時想「要不要買入」,但當股價走勢圖讓所有人感到恐懼時,我們也會同樣感到恐懼,又會說「再等等吧」。而當股價回升後,我們許多人又會懊惱說,那時候想買,為什麼沒有下手呢?

而在價值投資的另一邊是成長股投資。顧名思義,成長股投資就是尋找市場成長最快的好公司。在這種體系下,估值從某種意義上被淡化。一個高速增長的公司,在一開始也往往會有比較高的估值。同樣道理,一個擁有完善成長股投資體系的投資者,發現到市場上增速很快,行業大爆發的好公司時,會不由自主的買入。而當你的體系不完善時,即使發現這是一個好公司,卻因為高估值而膽怯,希望股價回落到合理的水平。而往往,優秀的公司在股價的主升浪中,估值很難合理化(有時候,真的合理了,股價就跌了)。這個時候,大部分人又會想「為什麼那時候沒下手,我心理想著要買的。」同樣的道理,這些都是因為我們的體系並不完善。

所以認為,知行合一的最終形式讓我們的投資體系機械化。這種機械化來自於我們內心對於市場的理解(當然,這種理解是要正確的),同時對於我們自己的認知(不同的性格,生活經歷,適合的投資方式也不同),以及不斷嘗試之後給我們的反饋。

當我們的體系機械化後,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因為投資體系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當我們看到符合我們體系的變量後,我們自然而然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做到行動和思想一致。這也是為什麼,過去二十年來,量化基金大行其道。其背後的邏輯也是希望將優秀投資者的思維模式程序化,在資本市場獲取超額收益。然而量化基金的問題是,市場由於投資者結構,宏觀基本面,流動性,甚至投資者年齡等變化,會導致市場風格,審美觀不斷變化。這也可能導致量化的程序無法長期在市場保持有效。

而優秀投資者最核心的技能是其學習能力,以及對於投資者人性的理解。畢竟,當塵歸塵,土歸土後,一切都是哲學。投資的最終也是一種哲學。

總結而言,投資/交易中的知行合一是建立於自己完善的投資體系和方法論,並且能夠將這種體系機械化的基礎。這種體系是建立於非常複雜的多因子之上,包括性格,對市場的理解,風險偏好等等。

想充實知識的股友,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睿道(gh600519)每天圈子更新個股消息,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龍頭戰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JqbHG0BJleJMoPMfV0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