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由中共井陘縣委宣傳部、井陘縣文旅局主辦,井陘窯文化研究會、河北華秀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承辦的孟繁峰力作《初論井陘窯》新書發布會在井陘縣陶瓷水鎮南橫口舉行。
上午十時許,新書發布會正式開始。
各位領導及作者發表講話
01
戳視頻,看現場揭幕儀式
新書展示
井陘窯偉人像歷史
井陘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曾經燒制過大量的偉人毛澤東像章及巨大的陶瓷像,最大的陶瓷像就出自南橫口村的六號古瓷窯,很值得當地人引以自豪,據當地老人講,最後一爐主席像章及其他具有時代特色的陶瓷品,因為主席的逝世,在1976年9月9日被封存起來。
傳承井陘窯瓷塑工藝,並發揚光大傳統瓷藝是井陘窯的使命,經過不斷的摸索、創新,多次辛苦實驗,終於燒製成毛澤東像瓷塑,使得井陘窯再次煥發出當年的輝煌。
工作室師傅們認真製作著每一件作品
部分成品展示
作者簡介
孟繁峰,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館員,井陘窯的發現者。1982年3月畢業於河北大學歷史系,參加考古研究。開始主要從事古文獻研究與考古調查勘探與發掘。在古文獻方面有《論客卿》、《史槓墓誌跋》、《河北融酒資料的考古發現和研究》等論文發表。主要出版了《南唐五代墓誌彙編·河北卷》、《新中國的墓誌·河北壹》等著作。考古方面研究主要發表有雞鳴驛研究的七篇論著等,促進了雞鳴驛城由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升為世界瀕危文化遺產。他最主要的調查和研究後來放在井陘窯方面,近三十年之久的研究,從最初的發現調查,到最近寫出《井陘窯黑釉器的發現與獨特的藝術特色》為止,論文二十三篇,調查勘探研究文案十幾篇,初步對並陘窖的主要窯址(城關窯和河東坡窯兩處窯址)的深入探索和研究,為井陘窯總結了十大獨立的特點。為井陘窯成為河北四大窯之一提出了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