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個 時 代 的 背 影
五井煤礦,已經拆除,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一代人遙遠而又清晰的記憶……
——題記
五井煤礦
一個養活了成千上萬個家庭
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共同記憶的地方
那麼多年
她似母親般溫柔、賢惠
把儲藏在自己肚子裡幾十億年的煤炭
慷慨地貢獻出來
填飽了好幾輩人的肚子
而今
她已經走了
只有這些照片
訴說著滄桑的往事
……
今天,讓我們一起重溫五井煤礦的照片,一同找尋埋藏在內心深處最美好的共同記憶······
1
水樓子 地標建築
水樓子,算是五井煤礦的地標性建築。雖然沒有實地測量過它的海拔,但它卻是兒時記憶里的第一海拔。
每天下午坐在水樓子底下聽大喇叭的廣播,搭夥到水樓子裡探險。水塔裡面陰冷的氛圍和機器身上散發出的冰冷的金屬味道,讓我們感到既刺激又歡樂。
雖然這個形似手榴彈的建築物已經淡出我們的視線,但它在我們心中的標誌性地位卻無法撼動。
因為看到了她,也就看到了家!
2
電影院 沒落的繁華
—
—
電影院:沒落的繁華
電影院,當時作為最流行、最受歡迎的娛樂場所,為煤礦以及周邊村子的人們提供了最「奢侈」的快樂體驗。
每到播放電影的日子,大門口的黑板上都會用粉筆一筆一划寫上電影的名稱以及播放時間。
兩個售票口,窺探著無數前來觀影人們悅動的心,也留下了無數孩童天真無畏的笑容。象徵性的綠色欄杆和挺拔聳立的柏樹,寄託著每一名「煤礦人」的心理寄託。
那個年代,煤礦電影院就是大家心中的萬達影視城,是所有人共同的期盼。
—
—
3
食堂
提起食堂,最讓人顯目的是食堂門口白色蜂窩狀的牆面。
食堂大門對面是一圈半高的圍牆,圍牆下面是一片麥子地。礦工們吃完飯,靠在圍牆上,點上煙捲,聊著今天的天氣和井下的工作。
每到晚上12點,礦工們騎著摩托車、自行車紛紛走出食堂,奔向井口,準備下井。
深夜食堂
原先礦上有個叫小胡的乞丐,食堂對面的圍牆就是他的家。有事沒有躺在上面曬太陽,小孩子經常過去騷擾他,和他逗樂。
慢慢地小胡也就成為煤礦上的標誌人物,成為了大家飯後的談資,但不能否認小胡的出現增添了我們兒時的記憶。
4
商業街
提起煤礦上的商業一條街,就不得不說起這個綜合門市鋪,從記事起這個商店就在這裡經營。
那個年代這條街,類似於濟南著名的「芙蓉街」,郵局、招待所、理髮店、商店、水產店、包子鋪、修車的、遊戲機廳、糧油店、炸雞店等等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十年,當初充滿溫暖溫馨的小屋子,如今也到了生命的盡頭,感謝他們為我們遮風擋雨。
五井煤礦
每當看到這些還殘留的建築,腦子裡那昔日的繁華景象就會再次魚躍腦海。
醫院 天使去的地方
順著模糊的記憶
走進礦區大門最西手邊就是醫院
原先那是一個安靜、森嚴的地方
在這裡拯救過許多礦工鮮活的生命
—
—
渣
子
山
渣子山,之前是一座大窪地。
隨著日積月累,在礦工辛勤的雙手下一點點長高,最終堆砌成了一座小山丘。雖然她不是地質運動的結果,但她卻是辛勤勞動的最好見證。
這些記憶將永遠印在我們每個人的腦子裡,在這裡生根發芽,鑄就老一輩的「煤礦精神」,指引我們一直向前!
來源:王大振 老家臨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Guh824BMH2_cNUgyfj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