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一(3月30日)美市盤中,美元指數擺脫了上周的連降四大關口陰霾重拾漲勢,現交投於99關口上方,日內漲幅擴大至逾1%。疫情蔓延促使各國延長禁閉期,加之更多央行推出寬鬆措施,令美元指數受到提振。眼下,包括高盛和美銀在內的多家投行表示看好美元的走勢。美股也延續上周的上漲勢頭,道指現上漲500點。有分析指出,美股已經出現了一些可能的底部,「拋售一切」的時期已經過去。然而,原油卻並未能受到市場的青睞,油價的拋售潮愈演愈烈。日內,布倫特原油大跌逾13%,美國WTI原油則跌至20美元/桶關口下方。油價下跌已導致今年以來的油價下跌幅度超過60%。
受全球寬鬆政策影響 美元如釋重負、投行看漲聲音響起
周一,美元兌主要貨幣和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貨幣反彈,結束了一周的跌勢,因投資者準備迎接長時間的不確定性,且各國政府收緊了禁閉要求,並推出貨幣和財政措施抗擊冠狀病毒疫情。
美市盤中,美元指數上漲逾1%,至99.32。
(美元指數30分鐘走勢圖,來源:FX168)
在中國央行下調一項關鍵的銀行間利率後,中國離岸人民幣匯率下跌。新加坡央行周一也大幅放鬆了貨幣政策。
歐元、英鎊和澳元均走低,結束了近期的反彈。本月稍早,美聯儲努力平抑美元的避險買盤。
OANDA高級市場策略師Edward Moya表示,「你開始看到其他央行也在積極行動,例如新加坡就調整了其波動區間。全球所有這些後續的寬鬆政策,都在為美元提供暫時的反彈。」
對冠狀病毒蔓延的擔憂和關閉工廠對經濟的影響繼續主導著外匯市場,但周一的價格波動相對受到良好控制,而且比前幾個交易日小得多。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外匯策略師Adam Cole表示:「我認為,你不得不說,風險仍然很高。來自中國的潛在消息要好得多,而義大利的情況有所改善……但這不是英國的情況,當然也不是美國的情況。」他表示,市場需要看到「感染數量見頂的更廣泛證據」,然後才會恢復平靜,否則就可能出現更多「周期性的無情拋售」。
分析師表示,投資者月底的投資組合再平衡,以及對病毒的擔憂,也支撐了美元。
高盛外匯策略師Zach Pandl指出,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周內疫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那麼隨著全球逐漸陷入深度衰退,市場可能會面臨更大挑戰。
Pandl表示,隨著風險資產的反彈,上周美元的確有所回落,但其歷史性漲勢尚未結束,預計股市會在本周進一步下跌,美元將重啟上行趨勢。
「在本周,實際貿易加權美元指數可能較其近期高點上漲3-5%,這將使美元接近2002年2月結束的那一輪牛市的峰值。不過我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美元與其他主要貨幣(如歐元、加元)出現匯率異常,可能引發對美聯儲對市場的干預。」
美國銀行的分析師也表示,從基本面和技術面來看,美元的前景都值得看好。
該行在報告中寫道:「由於新冠疫情持續衝擊金融市場和削弱全球經濟前景,我們預計未來美元會進一步升值。持續攀升的美元需求、外匯套利需求和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將實現復甦的押注,都將促進美元在未來進一步走強。」
美股試圖延續史詩級反彈 市場發出一些潛在觸底信號
隨著美國擴大控制冠狀病毒爆發的措施,周一股市在上周強勁反彈的基礎上上漲。
道瓊斯指數上漲500點,漲幅2.3%。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近2.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近3%。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全國社交距離指導方針已被延長到4月30日,並補充說,該病毒的死亡率將在兩周內達到峰值。這些措施雖然可能在短期內造成經濟的嚴重混亂,但在一些投資者看來,它們可以防止經濟受到長期損害。
強生公司表示,已確定了一種可能的冠狀病毒疫苗,這也提振了市場人氣。該公司指出,對潛在疫苗的人體測試將於9月開始。強生股價上漲3.9%。
道瓊斯指數上周創下了1938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漲幅超過12%。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別上漲10.3%和9.1%,結束了2009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周。可以肯定的是,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不穩定的過程。標普500指數五個交易日中有四個交易日的日波動幅度至少為2.9%。其中包括標準普爾500指數上周五下跌3.4%。
(來源:FactSet、CNBC)
上周的大幅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的前景引發的。特朗普周五簽署了一項2.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其中包括直接支付款項,以遏制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打擊。美聯儲還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經濟的措施,其中包括一項無限制的資產購買計劃。
「多頭上演了一場史詩般的反彈,」Gorilla Trades策略師Ken Berman表示。「儘管出現了上漲……但對於必要的、但具有經濟破壞性的全球禁閉期限的不確定性,繼續對風險資產構成壓力。」
Berman表示,「儘管股市周中大漲,但技術面繼續全線看跌,所有關鍵趨勢指標仍指向下方。」他指出,即使在上周強勁上漲後,主要股指仍低於各自的移動日均線。
世界各地的冠狀病毒病例仍在增加,增加了何時解除封鎖和隔離措施、經濟何時能恢復正常的不確定性。
(來源:FactSet、CNBC)
Worldometer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31日00時30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75萬例,達到752297例,累計死亡36207例。美國上周超過義大利和中國,成為病例最多的國家,目前已超過14萬例。在美國,將近一半的病例來自紐約,那裡有5萬9千多人受到感染。
MRB Partners的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股市已過度擴張,但未來1-2個月將面臨一段坎坷的時期,將有更糟糕的病毒消息和糟糕的經濟數據。世界現在正進入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失控病毒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的衝擊,然後是大規模的政策應對,現在經濟餘波階段已經到來,將考驗投資者非常脆弱的信心。」
投資者上周得以一窺病毒對經濟的影響。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3月20日當周初請失業金的人數達到創紀錄的328萬人。這一數字輕鬆打破了1982年創下的69.5萬人的紀錄。達拉斯聯儲周一表示,3月製造業活動指數為-70,遠低於-10的預估。
當然,市場也發出了一些可能觸底的信號。所謂的「聰明錢」(即大型機構)與「愚蠢錢」(即散戶投資者)之間的信心差,在跌至極低水平後,回升至積極區域。與此同時,內部人士的買盤創下11年新高。來自Morning Consult的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已開始企穩。
(來源:Morning Consult、CNBC)
摩根大通股票策略師Mislav Matejka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我們認為,鑒於下跌的速度,必然會出現反彈,但反彈很可能最終會消退。」他指出,失業、需求下降和收入下降之間存在一個螺旋。「最終,這種反彈可能也會被證明是戰術性的。」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El-Erian則表示,投資者應該購買個股,而不是指數,因為將出現更多由冠狀病毒疫情引起的市場波動。El-Erian表示,他覺得幾周前「賣掉一切」的時代已經過去,但「一切都明朗」的時機尚未到來。他說,現在是時候投資者選擇買賣的時候了。
需求驟降、減產協議流產 原油在「兩面夾擊」中大跌
油價周一大幅下跌,美國原油價格一度跌破2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18年來的最低水平,這加劇了人們對全球冠狀病毒疫情可能持續數月、燃料需求可能進一步下降的擔憂。
國際油價基準布倫特原油下跌21.66美元/桶,為2002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日內跌幅擴大至逾13%。
美國WTI原油下跌1.41美元,至20.10美元/桶,跌幅6.5%,早盤一度跌至19.92美元。
(美油日線圖,來源:FX168)
分析人士稱,目前油價如此之低,許多石油公司要想保持活躍,就會變得無利可圖,而成本更高的生產商將別無選擇,只能關閉生產,尤其是在儲油能力已接近飽和的情況下。
瑞銀石油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表示:「在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旅行限制和社交疏遠措施的推動下,全球石油需求正在蒸發。」
他補充稱:「短期內,油價可能需要跌至現金成本曲線下方交投,以觸發生產關閉,從而阻止觸及罐頂。」
Rystad能源公司石油市場主管Bjornar Tonhaugen說:「由於石油需求的巨大損失,石油市場的供應鏈已經斷裂,迫使所有可供選擇的供應鏈調整都在4月和5月進行,」包括削減精鍊廠的運營和增加庫存。
除了需求驟降之外,石油市場還受到了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之間的價格戰的衝擊,這場價格戰讓市場充斥著額外的供應。
沙特能源部一位官員上周五說,沙特沒有與俄羅斯就平衡石油市場進行談判,儘管來自美國的壓力不斷增大,要求沙特停止油價暴跌。油價下跌已導致今年以來的油價下跌幅度超過60%。
鑒於目前預計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將減少1500萬至2000萬桶,較去年減少20%,分析師們說,除了歐佩克外,其他產油國也需要進行大規模減產。
「歐佩克、沙特和俄羅斯可以彌合分歧,但歐佩克能做的不多……新冠病毒帶來的需求衝擊實在太大了,」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大宗商品研究主管Lachlan Shaw表示。
5月至11月布倫特原油期貨的正價差觸及13.45美元/桶的紀錄高位,而美國原油期貨的六個月價差擴大至負12.85美元/桶,為2009年2月以來最大的價差。
在期貨溢價市場,現貨價格低於未來幾個月的價格,這鼓勵交易員為未來銷售儲存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