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春天,你搶到太子灣公園每日的限量預約名額了嗎?
預約制剛一推出,由於大家對太子灣美景的熱情高漲,預約人數一度火爆,想要預約到真得靠網速和手速。那麼,太子灣公園在實施預約制後現場到底是什麼情況呢?讓我們來一起走進預約制下的太子灣公園。
往年春季的太子灣公園遊客眾多,最高日遊客量達到10多萬人次。今年為了做好疫情期間的遊客分流限量,太子灣公園創新試行線上實名預約入園制,根據大數據顯示,自3月7日至4月17日,一個多月的運行下,太子灣公園總預約人次達34.7萬人,總入園人數達22.1萬人,旖旎的春色下,公園人氣高漲。
今年的花事活動中,太子灣公園共投入執法、管理、安保人員4275人次,志願者508人次;園林養護、清衛保潔人員3840人次;清運垃圾80餘噸,從而保證了疫情期間這場春季花事活動秩序井然、環境優美、平穩有序。
通過大數據對比,今年太子灣公園實行預約後,通過分流限量,入園的遊客數量精準可控,入園時段總體較為平均,避免了集中入園,降低了遊客的接觸與病毒傳播的風險。
一個多月的數據統計分析顯示,通過線上預約的遊客占比為87.7%,除線上預約入園外,花港管理處還在現場開通了登記入園、未預約刷身份證(主要針對65歲及以上老人)入園等入園方式。
入園的遊客里,26-35歲的青年遊客是主力軍,占了總入園人數的1/3;其中,根據親密度來說情侶游、家庭游、親子游是太子灣的主色調。就入園時間的偏好而言,年紀較大的遊客偏好上午入園,而年紀較輕的遊客偏好下午入園。就性別而言,入園遊客以女性為主,女性比例遠高於男性。綜上來看,我們可以總結出太子灣典型性入園用戶畫像為:女性, 26~35歲,一次遊玩,情侶游或親子游。
運用大數據分析,花港管理處可對遊客的出行喜好、時段、習慣、年齡等方面做更好的研判,為今後的管理服務提供思路與契機。
隨著鬱金香、洋水仙、櫻花等各類花卉花期結束,近七日後台數據顯示,進入太子灣公園的人流量開始回落,日均入園遊客人數2614人,因此從4月20日開始,各位市民遊客不再需要預約即可入園,在此非常感謝廣大市民遊客一個多月來對太子灣公園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大家文明賞花的行為也成為了太子灣公園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太子灣公園後期將對3800餘平方的鬱金香、洋水仙和葡萄風信子進行殘花移除,對種植地塊進行土壤消毒和播草復綠,大風車草坪進行整體播種百慕達草種恢復草坪綠化,屆時會對此塊草坪進行封閉式養護。另對北門花壇和北門花鏡也進行應季花卉補種,提升彩化效果,太子灣公園將換一種色彩和風景迎接市民遊客。
隨著「五一」小長假的到來,遊客人數會有所上升,花港管理處將會積極應對,採取相應管理措施,做到防疫、管理工作兩手抓。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太子灣最熱鬧的季節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