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麻煩別人,是因為總是被別人麻煩

2019-08-13     簡愛的窗戶

圖文/簡愛的窗戶

記得《奇葩說》第四季中有一期的辯題是「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不是一種美德?」,辯題一出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各種論點都有,有人說,朋友就是相互麻煩出來的,這是一種交情,是一種人脈,也有人說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不給別人帶來困擾,就是一種美德。

我不知道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不是一種美德,但從不給別人添麻煩的人,應該很能體會到被別人麻煩的難處,也許他經常被別人麻煩。

而且當別人給他添麻煩時,他也不會拒絕,就算心裡很想拒絕,感覺到很為難,還是會勉為其難,答應替別人解決麻煩。

這樣的人一直都知道給別人添麻煩,會給別人帶來很大的困擾,在還沒有麻煩別人之前都會考慮周全,想到會不會讓別人為難,也許你認為不是在麻煩別人,而別人卻認為是很大的麻煩。

從不麻煩別人的人,不止是對陌生人,連自己的親人、朋友都不會麻煩,他們一直所遵循的是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做,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求助於人。

其實有時候是在死撐,寧願麻煩自己,也不會麻煩別人。

他們一方面不麻煩別人,一方面又不拒絕別人的麻煩,所以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會活得很累。

不想麻煩別人,是不想為難別人,能夠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替別人著想,也不想因為麻煩了別人而欠一個人情。

不拒絕別人的麻煩,是不想影響人際關係,不想影響兩個人之間的友誼,害怕因為拒絕別人,而被別人冷落。

因此,他們會一直陷入這樣的困境:從不麻煩別人,造成自己事事困難,舉步維艱;總是被別人麻煩,又不懂拒絕,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兩種選擇的結果,都給自己帶來無盡的壓力。

明明自己需要幫助,卻不求助,明明自己解決不了的麻煩,卻要強迫自己解決。

結果就是進退兩難,困難重重。

因為經常為難自己,去給別人解決麻煩,而自己的困難,又沒人幫助,長此以往,精神上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甚至會到沒有人理解的地步。

被別人麻煩,變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麻煩別人,造成自己什麼都能解決的假象。

這樣的人,其實就是討好型人格的人,在他們的意識里,從不麻煩別人和不拒絕別人的麻煩,都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喜歡,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為了不讓自己感到內疚和自責,幫助了別人,才會讓自己獲得快樂。

所以就算自己很需要幫助,也不去麻煩別人,就算自己很不情願,感到很為難,甚至會去犧牲自己成全別人。

如此一來,他們對別人沒有要求,可別人對他卻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因為他沒有底線。

因為沒有底線,所以別人可以肆無忌憚的為難他,從不把他放在心上,從不會被重視和尊重,大事小事都可以來給他添麻煩,因為他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

從小我們都會被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總去麻煩別人,這是一種善良的品格,但我們卻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的麻煩。

從不麻煩別人,會讓別人覺得你很冷漠,難以靠近,總是被別人麻煩,會讓別人覺得你沒有底線,只有適當的麻煩,才能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確需要維護,無論是麻煩別人,還是被別人麻煩,都要適當。

可以麻煩別人,但不能太多,也不能為難別人,被拒絕,也不要有任何壞情緒,別人幫你是情分,別人不幫你也是本分,你不能要求太多。

也可以被別人麻煩,但也不能太多,如果自己覺得為難,就應該拒絕,不必勉強,也無需糾結。

三毛說過: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其中任何一個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所以,適當的拒絕,其實是不為難自己,是保護自己,你正當的拒絕,別人是能夠接受的,如果不能接受,也沒必要做朋友。

​我們不要總想著去麻煩別人,要對別人好一點,要懂得別人的需求,麻煩了別人,要懂得感恩,不是肆無忌憚的依賴別人。

也不要總是強迫自己不麻煩別人,你身邊的親人、朋友,其實都希望你去麻煩他,因為被麻煩的人,會感覺到自己是被重視的,是被需求的。

那些真正人緣好、朋友多、人脈廣的人,就是經常麻煩別人的人,而且是有分寸的麻煩,別人也喜歡被他麻煩,同時,他也會幫別人解決麻煩。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是有來有往的,你麻煩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可以來麻煩你,你可以拒絕別人,別人也可以拒絕你。

你真正重視的人,你不會去為難他,真正值得你交往的人,也不會為難你。

適度的麻煩別人和有底線的拒絕別人,才是最好的做法,只有這樣,很多困難和麻煩才能迎刃而解,對自己對別人都好,適度的麻煩,才能共存共贏。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1nZiGwBvvf6VcSZJM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