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高新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非法出售、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案件的過程中發現,被告人通過微信交易的方式出售、收購一塊犀牛角牌,並通過快遞完成買賣。在該院另一起涉嫌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的在辦案件中,被告人也是利用微信和快遞購買輻紋陸龜2隻、亞達博拉象龜1隻。
在辦案過程中,檢察官敏銳地發現,運用快遞物流的方式運輸野生動物製品可以使人貨分離,風險降低,同時也更加隱蔽,可能成為犯罪分子的首選。郵政部門如果監管滯後,將為販賣野生動物這一不法行為提供可乘之機,因此,「掐斷」快遞運輸販賣野生動物的渠道,聯合行政執法部門共同治理快遞行業成為當務之急。
在吉林省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後,全面復工復產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快遞企業又是復工復產的先遣軍,為幫助企業做好風險防控,使快遞更加安全化,不斷完善快遞行業規則,充分發揮快遞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推動、支持作用,吉林市高新區檢察院向吉林市郵政管理局提出了檢察建議,建議其加強制度建設,堵塞管理漏洞,同時開展集中整治行動,解決遺留問題。通過開展郵政業安全警示教育培訓,提升相關企業及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還要加強與森林公安的合作,發現野生動物犯罪信息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掐斷」流通渠道,精準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吉林市郵政管理局收到檢察建議後,明確表示將協同檢察機關對企業進行法律風險防範宣傳,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落實整改,加強對監管內的郵政、快遞企業監督管理,構建野生動物保護機制,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牛茁
編輯:馬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0etGXEBnkjnB-0zkSf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