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摘口罩 衣物不混放

2020-02-15   惠州農業農村

開欄語

每一次危機都是一次警醒,警醒我們調整看待生命的角度,改變我們與自然共處的方式,轉變我們認知世界的思維方式,提升我們的文明素養,守護我們的身心健康,用文明滋養的心靈,築牢身心健康的根基。

始於心,踐於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總體戰,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離不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了進一步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提高文明素質,踐行文明理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科學助力疫情防控,爭做一流城市文明市民,本報即日起推出「文明始於心 健康始於行」欄目,敬請垂注。

近期一些單位和工廠已經陸續復工。員工下班回到家,最擔心的就是把外面的病毒帶回家中,給家人的健康帶來威脅。那麼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避免把病毒帶回家?專家指出,要注意行頭和自身衛生,講究健康的生活方式。

進門先洗手再脫口罩

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期市民出門都自覺戴起了口罩。那麼下班或外出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摘口罩。

怎麼處理口罩,病毒才沒有可乘之機?市健康教育所所長周思東指出,脫一次性的外科醫用口罩前,要先洗手,然後解開下面的系帶,「這時注意雙手儘量減少觸碰口罩的污染面」,然後解開上系帶或將口罩從頭上直接摘脫。

掛耳式一次性口罩的摘脫相對更簡單,洗手後,首先把頭偏向一側,用一隻手將一側系帶解開,然後順著將另一側系帶解下,同樣要注意雙手儘量減少觸碰口罩的污染面,並將口罩就近丟棄在廢物桶里,最好再對口罩噴洒75%濃度的酒精。

進門先更換鞋子,注意外出鞋與室內鞋明確分區放置,穿不同區域的鞋,行走不同的區域,儘可能避免重疊。換鞋後放下包,脫下穿在外面的上衣或外套、脫下最外層長褲,直接用衣架晾在陽台通風處,最好還能有光照。

外出衣物不要和家居服混合放

外出衣物儘量不要和家裡的家居服混合放。周思東指出,如果外出的行頭沒碰過可疑物品,一般的晾曬即可。如果碰過可疑物品,應進行消毒。建議特殊時期,我們穿戴的衣物、書包,都儘量選擇耐洗和不怕消毒劑的。

消毒時,可用75%濃度的醫用酒精或者84消毒液、含氯消毒粉、含氯泡騰片等有效消毒產品,對脫下來的衣物進行消毒。

一般來說,如果酒精濃度高於75%,需要稀釋到75%使用,否則會影響殺滅病毒的效果;而含氯的消毒產品,需要按照產品所要求的比例進行稀釋後使用,擦拭的接觸時間為10分鐘以上,浸泡的接觸時間為30分鐘。

除了要選對消毒液、正確使用消毒液之外,周思東還特別提醒,在消毒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高濃度酒精屬易燃易爆品,如果使用不當,極易引起火災。消毒用的酒精是75%的濃度,75%的酒精閃點低達22°C,火災危險性巨大,遇到明火甚至靜電就會燃燒。

「這次是新冠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一般性的外出,回來全身噴洒酒精消毒實在是沒有必要。」周思東提醒,室內應禁止噴洒酒精,室外噴洒必須禁止明火,不要往身上噴,吸煙者必須遠離酒精。

在家使用酒精消毒時,一定要保持通風,選擇擦拭消毒比噴霧更安全。使用酒精時一定要切斷、遠離火源。使用完酒精之後,要蓋緊蓋子,放在通風、遠離火源的陰涼處,千萬別放在廚房。

萬一在使用酒精過程中引發火災,小面積可以用濕毛巾、濕衣物滅火,大面積應用滅火器滅火,不可用水。

使用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劑時一定要佩戴手套,避免這些消毒劑腐蝕皮膚和對眼睛、呼吸道等產生刺激。84消毒液一定不要和潔廁靈同時使用,避免混合後產生氯氣,會導致中毒,出現咳嗽、呼吸困難、頭暈,在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和酒精一樣,這些消毒劑同樣要擰緊瓶蓋,放在陰涼通風處,遠離火源。「消毒劑以及酒精不要放在飲料瓶中,否則會有誤飲的危險,一定要放在兒童不易碰觸的地方。」周思東強調,萬一這些消毒劑原液,不小心撒到皮膚上,一定要用大量流動清水清洗。飛濺到眼睛裡,要用清水或者生理鹽水連續沖洗,並迅速送往醫院治療。

有條件的,把衣物洗好後徹底烘乾,或者放在通風處徹底晾乾,不製造適宜病毒生存的濕潤環境。

此外,若手機和鑰匙接觸過可疑物品,也別忘了給它們消毒,可用75%濃度的醫用酒精擦拭,再用紙巾抹乾。鑰匙也可以用流動水和肥皂清洗。儘量也別讓家裡的孩子拿著玩。

謹記「六步洗手法」

當我們進門摘掉口罩、處理好出門使用的物品後,不要碰觸其他地方,先洗手。周思東指出,預防新冠肺炎,勤洗手和戴口罩同樣重要,有時甚至比戴口罩更重要。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通過手來接觸外界,手上的細菌、病毒肉眼無法看見,不要覺得不髒就不洗,這樣只會增加病從「手」入的幾率。

因此,通過正確洗手去除殘留在手上的各種細菌和病毒,便能有效預防多種疾病,包括新冠肺炎的發生。

周思東指出,洗手要保證洗手的時間,注意洗手的部位,應該用流動水、肥皂來進行洗手,具體可採用「六步洗手法」。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第二步: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第三步: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第四步: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第六步:將五個手指尖併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必要時,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進行。洗手後,最好再漱口和進行面部清潔。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洗手時,用肥皂持續搓揉20秒,豐富的泡沫可以破壞手上攜帶大量病菌的油脂和污垢,並使手具有宜人的氣味。採用正確的方式搓洗後,再用流動水沖洗15秒以上,整個洗手過程保持40~60秒。

家中注意多開窗通風

周思東提醒,在家中,要注意多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動,讓病毒無處藏身。

要注意飲食均衡、清淡,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多吃水果蔬菜,同時要注意吃動平衡,在家多運動增強抵抗力。少熬夜,早睡早起,規律作息。勤換衣服,勤洗手。如果有感冒等症狀,注意要戴口罩,適當隔離,避免跟家裡人有過多接觸,保護好家人。

不過分焦慮。一些人接觸過多的負面消息,如果已經發現自己明顯心理不適,那就要適當地從各種疫情新聞中抽離,多投入到日常生活、工作中來,必要的時候諮詢心理醫生。在我們做好了各種防護的前提下,對病毒不要過分恐懼,找些輕鬆的事情來讓自己放鬆身心。既不要讓自己長期處在過分焦慮的狀態下,也不要把過分焦慮的情緒帶給家人,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態對抗病毒。

來源:惠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