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內,《人民日報》兩度批評俞敏洪,邏輯混亂不如小學生

2019-10-09     劇劇有樂

北大高材生,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又出"驚人"言論!

9月19日,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總結分享會暨2019年度尋訪活動啟動儀式上,俞敏洪作了主題為《奔夢路上,自強不息》的演講,其中俞敏洪表示"錢是一個人的能力證明。當你工資比同學少一半時,你的生命已經浪費了一半"。

俞敏洪的這段話被傳到網上之後,遭到眾多網友的評判。從某些方面來說,金錢的多寡確實是一個人某種能力的證明,但並不是絕對的,就是像是古代有名的詩人畫家,生前貧困潦倒的比比皆是,你能說他沒有才華?顯然俞敏洪的話太過絕對,也充滿了功利主義,面對台下的大學生,是不太合適的。

9月28日,人民日報轉載了一篇名為《談錢不俗,但得看怎麼談》的文章,文章不僅批判俞敏洪的功利主義,還怒懟他的邏輯混,連小學生都明白的道理,他卻不懂。

文章說,如果按照俞敏洪的觀點,月薪2500比月薪5000浪費了一半的生命,月薪5000又相比月薪一萬浪費了一半的生命,以此類推,哪怕是月薪5萬相比俞敏洪的身價也浪費了一大半的生命。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便俞敏洪身價幾十億,那他相比馬雲馬化騰不也是在浪費生命嗎?混亂的邏輯,俞敏洪自己都沒有想明白,以人生導師自居的他,用這樣極端的言論告誡年輕人,未免有失教育家的身份。

同樣是9月28日,人民日報再次轉載文章《錢是能力的證明?俞敏洪掉進自己挖的坑裡》批判俞敏洪的觀點。

文章說,對於金錢的過度鄙視與極端追捧,都是一種病態。在大多數時候,錢是一個努力工作的回報,它只是構成一個人生命的一小部分。除了錢之外,一個人的家庭、健康、事業甚至虛擬一些的理想等,都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天之內,《人民日報》用兩篇文章批判俞敏洪的觀點,足以見得這件事的嚴重性,如果一個社會全部以財富的多寡來衡量一個的才華,那麼這個社會恐怕也是極度畸形的,人人都是以利己的角度出發,這個世界哪還有美好可言?

試想一下,在一個利己的社會裡,就不會有所謂的公共設施與公共福利,人們的追求除了錢就是錢,那麼最終整個社會就會崩塌。

言多必失,去年俞敏洪因為發表"中國女人挑選男人的標準是要男人會賺錢,至於良心好不好不管,所以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了國家的墮落"的言論,被廣大的女同胞質疑是在歧視女性,也許俞敏洪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種有著明顯性別歧視的話,還是不說為好。

俞敏洪的種種的」語錄「,可以很好地詮釋什麼叫做"語不驚人死不休",他的高談闊論似乎是建立在不正確的價值觀上,也可能是他表述的不夠嚴謹,但是作為一個名人,說話勢必要三思,正所謂禍從口出,就是這個道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lngsG0BMH2_cNUgTt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