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約50平方米的廉租房,一個連遭變故的多難家庭。先天殘疾、母親去世、突發骨折……可就在這種種不幸字眼的背後,卻有一位堅韌不拔、不放棄不拋棄、不屈服命運的自強青年。
他叫管文龍,今年19歲,重度殘疾自幼無法行走。3年前,母親去世,他化悲痛為力量,完成母親遺願考上南陵最好的高中;今年高考,如同「拐杖」一樣的父親出了車禍後,他又靠自習備戰考出了超一本線的好成績,被安慶師範大學應用統計學專業錄取,圓了一家人的大學夢。他和家人的故事說長不長,卻足以讓你我感動和深思。
命運多舛信念不變
7月23日上午,記者在南陵縣潤福家園廉租房內見到了管文龍和他的家人。戴著一副眼鏡的管文龍清秀瘦小,氣質淡然。如果只是安靜地坐著,還看不出他飽受了19年的身體折磨。可再仔細看,他四肢纖細,雙腿還沒一個成年人的胳膊粗,脊柱彎曲變形,後背高高拱起,平時頭部總是往前伸著。和管文龍一樣,管文龍的弟弟管文晨也是如此殘疾。「先天性的,醫生說可能遺傳自他們的母親,無法治療。」一旁,管文龍的父親管為祥解釋說。
在管文龍的印象中,母親雖身患殘疾,常年坐著輪椅,但是溫柔慈愛,熱愛生活,總是鼓勵兄弟倆好好學習。父親則是家中的「頂樑柱」,沒有放棄任何一個人,承擔所有家務、照顧一家人的同時,還要每天來回接送兄弟倆上下學。
命運本就不公,可讓管文龍沒想到的是,2016年4月,一向身體不好的母親被一次急性感冒徹底帶走了。「母親的遺願就是希望我能考上重點高中,用知識改變命運。」化悲痛為力量,中考前,雖然管文龍也患了重感冒、還曾到外地住院嘗試治療脊柱變形,但是他一直沒放棄學習,如願考到了南陵最好的高中。今年,讓管文龍又沒想到的是,離高考還有3個月時,父親在騎著電瓶車送他到學校的路上摔倒了,腿部和手部都出現了骨折。父親暫時不能接送兄弟倆上下學,又不想麻煩老師同學,此後的3個月,管文龍開始了自學,陪伴他的只有各種複習資料和習題。
「知識改變命運,我一定要考上大學,為自己、為這個家,掙一個好的未來。」這是高考前,管文龍對自己說的話。信念堅定,雖然沒有系統的複習,管文龍仍然考出了理科499分、超一本線3分的好成績。
父親的欣慰和擔憂
身殘志不殘,一場場「暴風驟雨」般的襲擊後,兒子仍然考出了超一本線的好成績,最欣慰的是管文龍的父親管為祥。常年被生活所累,這位還未到50歲的父親頭髮已花白,可倦態盡顯的臉上仍笑臉盈盈。骨折還未完全康復,管為祥走起路來仍有些一瘸一拐,可得知記者要來採訪兒子時,行步遲緩的他仍早早出來熱情迎接。「如果不是我出了車禍,耽誤了他上學,他肯定能考出更好的成績。」談及此,管為祥有些愧疚。
欣慰、愧疚之餘,管為祥還有很多擔憂。起初擔憂如何支付得起大學期間高昂的學雜費、生活費,沒想到有好心人得知到他家的情況後,一次性捐了7000元,暫時解決大學第一年的難關。後來又擔憂身患肢體二級殘疾、生活不便的兒子會不會被大學拒收,夢想破碎。直到上周末,一本批次院校錄取結果可查詢,管文龍已確定被第一志願安慶師範大學錄取,這個擔憂才被排除。
「異地他鄉,他一個人該如何學習生活?不知道大學有沒有志願者願意幫助照顧他的生活起居?」這是管為祥現在最大的擔憂。同樣肢體二級殘疾的小兒子管文晨馬上就要讀初三了,成績也還不錯,管為祥不可能丟下小兒子去安慶專程陪讀大兒子。為此最近這段時間,管為祥正在教管文龍使用雙拐,希望能增強他的獨立行走的能力,儘量在大學少麻煩他人。記者注意到,管文龍的雙腳也嚴重變形,單獨拄拐還是有點困難,練習時沒走上幾步已經滿頭大汗,拐到房間時還差點摔跤。
百分之百的座右銘
這個暑假,除了練習使用雙拐外,不便外出的管文龍主要在家輔導弟弟的功課,看看自己感興趣的數學、物理方面的課外書籍。面對未知的大學生活,管文龍也有擔憂,但更多的是淡定和從容,「我相信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先努力做好自己,船到橋頭自然直。」如同管文龍多年來的生活心態一樣,他自幼殘疾,與他人不同,卻未想太多,一門心思只管努力學習,水到渠成地考上重點高中,水到渠成地考上一本院校。
可能也是因為如此坦然樂觀,求學期間,管文龍的很多困難自然迎刃而解:高中期間,南陵中學不僅免除了他的學雜費,還將他的教室一直安排一樓,很多同學都願意背他去上廁所和參加活動,南陵青弋江愛心團隊等也積極向他家伸出援助之手,渡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管文龍也期盼大學生活上的困難同樣可以「順其自然解決」。
在管文龍的房間,書桌前貼著一張他自己寫的「100%」的字條。「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管文龍給自己的座右銘。即將開始的大學之路,他也給自己定下目標,繼續百分之百投入學習專業知識,爭取考上更高學府的研究生。房間的一面牆壁上掛著母親去世前和父親合繡的一幅十字繡,窗外艷陽高照,凌寒獨放的梅花旁,「學海無涯」四個大字正閃閃發光。
來源:今日蕪湖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_d3J2wBmyVoG_1ZuB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