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雜談】關於國產動畫:
最近,某大V發表的「國產動畫趕日超美」的觀點,引發了比較廣泛的討論,被牽著鼻子走的人很多,當然也有不少吐槽和反對的聲音。幾位業內人士也就自己對國產動畫存在的問題,發表了相關的看法。以下主要分享的是這兩位老師的觀點,羊導參與過《進擊的巨人》《darling in the franXX》等,叉燒希參與過《強風吹拂》《排球少年》等作品。
羊導總結了國產動畫的5大問題,觀點簡潔明確,我不準備復讀一遍。這裡分享的是對他們觀點的一些理解。
劇本理不理想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缺乏潛文本這個現象確實顯而易見。潛文本可以從兩方面理解,「潛台詞」或「象徵和暗喻」。比如《鋼煉》中大佐的的那一句「下雨了」,一語三關就是很典型的潛台詞案例。關於暗喻這種鏡頭語言範疇的潛文本,案例就更多了象徵物、不均勻構圖、蒙太奇都是常用手法,這些都是能為文戲錦上添花的內容。
羊導指出的國產動畫「分鏡缺乏經驗」也算是個常見現象,不僅有這種典型的反面案例,在某些作畫水平很高的作品中,也會出現唐突「越軸」的情況。
另外羊導還提到了WEB系的文戲短板。關於WEB系的定義大家不用糾結,不過國內原畫師中WEB占了很大的比重,相比於分鏡更關注動作的流暢,所以演技部分容易拉胯。羊廷牧曾經也做了一張圖,來示意各種流派的風格,對於WEB系似乎有些調侃的意味。
另外還有市場方面的問題,觀眾喜歡看激爽的打鬥,而且這類作品「性價比」高,所以偏重文戲的作品不容易被立項。
最後一點是關於演出這個職位,以上說前三條內容演出基本都管得到。演出最基本的工作是讀分鏡,並向原畫師和攝影們作出指示,比如哪裡是原畫層、哪裡畫成背景,哭戲的激烈程度、眼淚的量等等細枝末節都是演出來決定的。中國動畫還處在發展階段,能真正勝任這個職位的人還是少數。
當然,「重武輕文」也不一定是壞事,先把製作水平發展起來再考慮劇情、人物演技什麼的也來得及。而且國內也不乏對文藝片的嘗試,比如《大魚海棠》就算做得比較成功的了。只是不要看到某部動畫作畫爆炸,就對整體水平過於樂觀,業內人士都明白,知不足才能進步,觀眾們也就別過分吹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