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龍貫村那把燕王劍

2019-07-08     掌上臨淄

原創: 淄水入川

龍貫村元代立村,位在魏家莊東北約4里處,距略偏西南方的堯王5里,東距淄河1里,現有居民400人。

龍貫村地處齊都鎮、與朱家辛莊村、邵家村、河崖村、西石村同鄉,物產豐富、水美,人傑地靈。

元朝至元七年(1270),道人臧志安在此村建「猶龍觀」,村以觀而得名。有文字記載:清朝初年,臨淄人於士偉在此村修了一處園林,名叫「龍壁谷園」,俗稱「龍貫」,村因此園而得名。

龍貫村內多古冢,莊西有元達、茉莉、木力、馬王等古墓冢,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莊南、莊北有戰國時期遺址。村中有民國時期韓氏民宅一處,保存完好。

古城臨淄「齊國歷史博物館」珍藏著一把古劍——燕王劍,自它出土之日起便備受關注。此劍系淄博臨淄區龍貫村村民韓如水在該村東面淄河灘承包的河灘上取土時發現。

1977年7月,龍貫村村民韓如水在勞動時,忽然發現有根綠色的銅棒,當時,韓如水很好奇,就放下鐵鍬,用手一點一點地把沙土挖去,露出一半時他就斷定是一把銅劍。為了不把銅劍挖斷,韓如水很小心地挖了很深的坑,然後仔細地祛除周邊的泥沙,終於完好無損地把銹跡斑斑的銅劍取了出來。為了安全起見,韓如水悄悄地把劍拿回家裡,保存起來,然後又像往常一樣回到自己承包的河灘上幹活。

臨淄人大都對文物有著特殊的敏感。當他拿著銅劍仔細打量的時候,發現劍把以上有字的痕跡,韓如水曾聽人說,帶字的銅器文物價值不一般,他意識到這把銅劍有來歷。經專家辨識,這把劍的真實面目逐漸顯露出來。該劍長59厘米,寬4.2厘米,重1000克,劍脊上鑄有「郾王職作武某旅劍」八個銘文。燕(「郾」通「燕」)王劍挺拔莊重,莖為扁圓形,在莖的兩面各有一凸起的棱深入劍身,劍的刃部留下了砍刻的缺口,但至今仍然鋒利。

有人出高價求購這把燕王劍,韓如水不為所動,他明確表示要把燕王劍捐獻給齊國歷史博物館。在經過了近半年的周折,這件稀世珍寶——燕王劍終於安全落戶齊國歷史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它不僅成了當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而且參加了一系列國家、國際的文物珍寶展。


來源:般源神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OAOQWwB8g2yegND4j54.html















火紅的黨旗

20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