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C50混凝土試塊抗壓強度和回彈值換算後強度相差很大?

2019-08-24     工程大講堂

有人問C50的混凝土,試塊檢驗報告全部合格,但是回彈儀檢驗結構,我們取了多組數據,強度都只有C45左右,而且碳化深度還是按零計算的,混凝土澆注已完成兩個多月了,請問一下是怎麼回事?

從配合比上來分析,一般通過假定體積法計算混凝土密度即1m3混凝土拌合物各組成材料的質量之和應等於假定表觀密度,並與砂率表達式聯立求解,就可求得每立方混凝土中粗、細集料的用量,混凝土拌合物假定表觀密度一般在2350~2450kg/m3(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規定》)。高強度混凝土水膠比小,在假定容重2350kg/m3下集漿比。

對混凝土構件進行回彈是工地最常用的混凝土強度檢測方法。依據標準為《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23-2011)。

我們在實際施工中往往發現C20、C30、C40混凝土回彈強度往往會>C50甚至≥60但是混凝土試塊強度抗壓反而小於1.15倍的設計值,同時C50混凝土抗壓強度≥57.5MPa(大於1.15倍設計值),有時C50混凝土>C60 ,但用輕型回彈儀對其腹板回彈時強度反而達不到C40,這是為什麼呢?我從施工實際進行了分析。

首先我們回彈混凝土參考的是JGJ/T23-2011《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上面規定回彈適用於不摻外加劑或僅摻非引氣型外加劑的混凝土,而對於表層與內部質量有明顯差異或內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結構或構件的檢測則不適用。

同時統一測強曲線是在不摻合外加劑的情況下制定的,而現實當中工地混凝土施工為保證混凝土工作性、和易性、經濟性以及強度而使用大量的引氣型外加劑、粉煤灰等摻合料。

顯然,如果簡單參照統一測強曲線來計算現場回彈值,則計算出來的混凝土回彈強度推定值與實際強度存在較大偏差。



專家提醒:混凝土試塊和回彈結果不一致,大體分為2個原因:

1、施工時施工人員是否私自對混凝土加水造成實體檢測強度不達標。

2、工時振搗情況,是否出現漏振、過振,後期養護是否到位。如果還是不能分析出原因,建議做下鑽心取樣破損檢測。

一般混凝土試塊合格後不需要回彈,就是回彈的話如果齡期不超過90天是不用計算碳化深度的。

你用的是礦渣水泥如果有摻合料的話建議90天或120天後再次回彈不用考慮45天的回彈期。不同成分的水泥回彈的周期不同。

當兩者不一致時應以試塊為準。回彈儀彈的部位不同,數據也不同,對於高標號的混凝土強度分析,用取岩芯的方法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NvVTW0BJleJMoPMoXY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