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的書法,用筆厚重,真跡還是高手仿作?

2019-09-20     不二齋

南唐後主「詞帝」李煜的書法作品,用筆厚重,不事雕琢,是真跡還是高手仿作?

對於南唐後主李煜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他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最後一位皇帝,因為其詩詞寫得好,被稱為「亡國詞帝」。

李煜以善於寫詞著稱,他的詞以他在975年被俘,可以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的詩詞風格華麗柔美,以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以及風花雪雨的男女之事為主,後期他被俘以後,成為亡國之君,詞風開始轉變,詞風變得悽慘悲壯。

李煜的詞簡潔明快、鮮明生動,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他的《菩薩蠻》、《虞美人》等等,寫了很多名句,比如「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等等,被稱為「詞帝」。

除了詩詞以外,李煜還能書善畫,這也是古代文人的標配了,李煜的書法用筆厚重,不事雕琢,無論結構、章法、用筆任其自然,加上他深厚的書法功底,表現力非常強,在當時也是十分難得。

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幅《入國知教帖》,相傳為李煜所書,《禮記.經解》中曾有記錄,1975年香港《書譜》雜誌曾經刊發,書後有著名書法家米友仁的題跋。

這幅作品通篇用筆厚重,雖然是行草書,但是字和字之間的連接非常少,甚至沒有,卻渾然一體,原因一是李煜的書法略扁,有章草的筆意,加上作者善於讓字左右傾斜,形成一種上下聯通的勢,雖然少有連接,也顯得十分緊湊。

同時,作者在厚重的用筆之中,還用了大量的提筆,不是一味的粗也不是一味的細,是粗中有細,細中有粗,在厚重之中給人以空靈的感覺,十分難得,這樣的作品即使不是李煜所書,也是一位高手仿作。

部分釋文:(錄自《禮記· 經解》)

「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

你覺得這是李煜的書法真跡嗎?喜歡書法的朋友麻煩關注一下不二齋,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NXdSm0BJleJMoPMwFc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