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可換鏡頭相機與鏡頭體系粗淺介紹

2019-05-23   卷太郎攝影坊

佳能可換鏡頭相機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機身和鏡頭數量眾多,有些攝友諮詢佳能的相機鏡頭體系,我們通過本文來粗略介紹梳理一下。

一、可換鏡頭相機系統

過於古老的產品就不再提了,就目前在售的佳能產品而言,相機主要分三個系統。

1、eos單反系列。

單反是佳能最拿手的也是目前最為成熟的相機產品線。單反機型中主要有apsc畫幅的機型和全畫幅機型。無論是哪個畫幅的產品都具有從入門到旗艦的機型。

apsc畫幅的相機最入門的機型是四位數的單眼相機,比如1200d。往上一個層級是小型單反系列,目前最新機型是200d二代。常規入門級單反是800d和77d組成的高低配組合,其中800d延續了傳統的入門產品序號,例如早先的400d、500d、600d……一直延續到了現在的800d,可以說這個系列作為入門單反的選擇還是比較值得的,機身性能較為完善,畫質中規中矩,作為練手的機器很合適。77d是一個入門拔高的機型,接近中端兩位數機型的操控,但電池、最高快門速度等方面被限制在了入門級。

佳能入門級單反有別於更高層級相機的主要特徵是:電池容量較小;操控設計比較簡潔缺少完整的波輪和快捷按鍵;機身材質較為廉價;最高快門速度1/4000秒,連拍速度有限;除77d外不具備肩屏;操控手感比較生硬;視頻功能有限;一些參數指標有閹割,比如感光度只能按整百跳級,不能選擇半檔等等。

中端apsc畫幅機型主要是兩位數機型,由最初的50d發展到後來的60d、70d,到現在的80d。中端機型可以說是一台比較完善的單眼相機了,具備最新的光學對焦和全像素雙核對焦雙系統;具有較為方便地雙轉輪操控設計,快捷按鍵也比較齊全;配備與全畫幅一樣的電池;具有肩屏顯示功能;連拍速度也不算太慢;最高快門速度1/8000秒;整體做工雖然是塑料但材質並不低檔。相對來說購置中端apsc畫幅單反,如果是工作用,可以用很長時間了,完全可以滿足家庭用戶需求,作為全幅備機也很合適。

apsc畫幅旗艦機是7d系列,目前出到了第二代。作為旗艦相機,7d ii除了不是全畫幅,基本與頂級旗艦配置很類似。具有金屬材質;超快連拍;雙處理器使得反應和處理圖像速度超快;強大的對焦系統可以做到非常完美的運動連續抓拍;高質量機械快門耐用度很高;具有對焦搖杆設計方便選擇對焦區域和對焦點;雙卡槽可以確保素材安全性。旗艦apsc機型更多用來拍攝運動題材,所以用戶群體比較有限。

全畫幅單眼相機基本分為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是入門機型,代表是6d系列,現在最新機型是6d ii,這個系列是性價比很高的產品系列,深受普通攝影愛好者喜愛。因為它具有了比apsc畫幅更高的畫質,也同樣具備良好的操控,只不過就是把一些性能指標閹割成了入門級標準,比如最高快門速度、連拍張數、對焦點數等,不過日常使用還是能夠勝任的,主要是畫質已經與apsc畫幅不是一個層級,為了畫質又兼顧便宜,選擇6d系列是很划算的。

而全畫幅中最有口碑,也比較適合工作室、影樓等商業拍攝使用的機型就是非常知名的佳能5d系列,由一炮打響的無敵兔5d2到現在已經是無敵獅5d4第四代產品了。5d系列是佳能的拳頭產品,有著非常優秀的品質,也是攝影師工作用相機的選擇之一。它具有最新的對焦技術,良好的機身防護,均衡出色的畫質,完整的操控系統,沒有閹割過的性能指標,完整的接口,雙卡存儲,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旗艦級的配備,所以這個次旗艦系列一直是兼顧性能和價格的工作單反首選。無論是在影室內拍攝,還是在室外進行攝影創作,亦或者兼顧拍攝視頻短片,5d4都是最值得選擇的機型,而且個人認為未來即使單反面臨淘汰命運,5d系列依然可能會出下一代機型。

可靠、好用、均衡是5d系列的特徵,如果是工作用途,5d4依然是很好的選擇。

全畫幅單反的旗艦機型同樣是高速度機型的全畫幅版本,那就是1d系列,現在出到了1dx2。這個系列一直是體育記者的首選,在單反中反應速度最快、對焦系統最強、防護規格最高、續航能力最佳、操控性能最好。這幾個最字可以反應出這個系列相機的特點,不用再過多介紹性能,如果需要經常拍攝體育、生態等題材,旗艦機型是首選,只不過價格較高,機身龐大,非專業用途不建議選擇。

2、apsc畫幅微單系列

佳能對客戶的分析還是非常到位的,當無反時代逐步來臨的時候,佳能沒有選擇盲目鋪設大規模的無反機型,而是巧妙地以家庭用戶為市場切入點,開發了eos m系列微單。這個系列的機型特徵非常明顯:小巧輕便、易用好學、鏡頭性價比高、外觀有特色。eos m系列剛推出的時候,由於對焦性能不完善,受到了廣大用戶的詬病,但是隨著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的全面應用,佳能微單也在性能上補上了短板。現在的eos m6、m5、m50、m100幾個機型組成了在售eos m系列,也有高低檔次之分,但性能都比較初階,仍然定位在家用、備機的範疇。

如果是輕攝影愛好者,或者旅行、美食、街拍等用途,這個系列很合適。這個系列採用的是有別於單反的鏡頭卡口,可以通過轉接環接單反鏡頭,但是efm卡口的鏡頭不能用在單反上,是專門為這個系列設計的。好在這個系列的鏡頭非常小巧精緻,焦段實用,畫質不錯,性價比很高。

3、全畫幅專微系列。

2018年,佳能終於加入了全畫幅無反陣營,尼康、佳能、索尼都具有了自己的全畫幅無反機型,開啟了無反新時代。佳能全畫幅無反機型被命名為專微,第一台推出的eos r產品,後續又推出了一款更低端的eos rp,這兩台機型其實都並非高端全幅機,雖然eos r看上去很多指標接近5d4,但是在使用體驗上來看,對焦反應速度、操控延遲等還是無法與單反媲美,也比競爭對手的性能弱了一些。但這個系列的開啟卻是具有創新意義的,它開啟了全新的rf鏡頭卡口,由於無反相機法蘭距更短,可以製造出更優秀的高素質大光圈鏡頭。所以佳能連續推出了超常規規格的紅圈rf鏡頭,讓競爭對手也覺得驚嘆。

如果想購置佳能全幅專微,個人建議需要考慮兩方面:性能、價格。佳能的專微產品顯然性能上比對手低一些,但整體還算均衡,日常使用沒問題,還可以使用新rf鏡頭,面對未來選擇的是一個新卡口系統。不過如果專業從事攝影工作,需要考慮清楚性能是不是夠用,特別是抓拍、視頻這些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價格,這個系列定價並不貴,如果是家用完全可以考慮選擇,如果覺得價格偏貴,估計還有降價空間。

二、鏡頭群

佳能鏡頭群是一個龐大體系,基本覆蓋了三大機型,所有焦段,各類用途應有盡有。

1、單反ef鏡頭群。

佳能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擁有豐富的單反鏡頭群。佳能如果說在機身上技術稍顯保守,那麼在鏡頭上則是赤裸裸的顯擺。佳能ef鏡頭群包含全畫幅的ef鏡頭和apsc畫幅專用的efs鏡頭。其主要高規格鏡頭都集中在全畫幅紅圈鏡頭系列。

各類白色的長焦大炮,讓人羨慕不已的f1.2超大光圈定焦鏡頭,兼具超強防抖和高畫質的大三元變焦鏡頭,都是很多用戶選擇留在佳能體系的重要因素。我們在此不能全部展開介紹這些鏡頭,但是基本幾點選擇建議還是可以闡述一下:

首先,工作用途選擇全畫幅相機和16-35mm、24-70mm、70-200mm的恆定f2.8系列大三元鏡頭是錯不了的。這幾支鏡頭可以根據用途選擇焦段,但素質都是非常高的,而且變焦非常方便使用,畫質沒得說,防護水平也很高,工作用起來得心應手,配合全畫幅單反非常好用。

其次,術業有專攻,拍攝特殊題材選擇專用鏡頭很有必要。比如經常拍攝產品或者微距題材的朋友,選擇一支100mm f2.8的百微鏡頭是很有必要的,它畫面非常銳利,解析力很高,顏色也不錯,防抖能力超強。經常拍攝專業建築圖的朋友選擇那幾支定焦移軸鏡頭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通過鏡頭校正畫面變形。拍攝鳥類居多的朋友選一支高階長焦定焦是非常好用的工具。

再次,拍人像的朋友用不同焦段大光圈定焦鏡頭是很好的選擇。佳能非常有名的大光圈頭都是讓人垂涎的產品。比如拍攝環境人像居多,選擇35mm f1.4二代;拍攝純人像寫真居多選擇85mm f1.2,大光圈加美麗焦外和誘人色彩;選擇性價比高的人像頭那支135mm f2可以讓你幾千元就感受柔美虛化效果。

最後,拍風光,超廣鏡頭選擇也很多。從高到底的超廣鏡頭系列,如視野誇張的超廣11-24mm,給人無比震撼的視覺衝擊;中規中矩的16-35mm f2.8,拍景拍人文都勝任;性價比較高的16-35mm f4拍風光素質同樣不錯,還有防抖加持。

2、超高性價比的efm微單鏡頭。

上面我們提到了比較有特色的佳能eos m相機,雖然都是apsc畫幅規格,但是從進來佳能的反應來看,這個系列不會被砍掉,未來依然是長期發展的一個系列機型。這個機型所配套的efm系列鏡頭也非常有特色,它們都口徑都是一樣的,放在一起可以羅列成一個長筒。

這個系列鏡頭的特點就是:焦段實用,做工精細,輕便,對焦穩定,光學素質尚可。這完全是給輕攝影用戶準備的鏡頭。雖然這個系列鏡頭不多,但顆顆有特色,比如輕薄的大光圈人文餅乾鏡頭22mm f2;大光圈等效標頭32mm f1.4;超廣11-22mm;旅行大變18-150mm;微距28mm f3.5還帶環閃燈……可以說這個系列鏡頭滿足日常拍攝需求是沒問題的,但是工作用稍微顯得性能不足,玩攝影很好玩。

3、未來重頭戲rf鏡頭。

如果說之前和當下的佳能主力鏡頭是ef卡口的單反鏡頭,那麼未來rf卡口將逐步成為主力。賣鏡頭才是佳能的拿手好戲,有了rf卡口的機身,剩下的就靠鏡頭出彩了。從佳能現在推出的rf卡口鏡頭來說可以說是顆顆都有料,完全超出競爭對手一個層級。

無論是恆定f2光圈的28-70mm,還是一推出就是f1.2的50mm和85mm,亦或者配合機身輕便組合的35mm f1.8,都彰顯了佳能對這個卡口的滿滿期待,未來rf卡口必然會成為全幅的主力鏡頭群。

上述介紹了一些佳能的相機和鏡頭群情況,結合題主的預算,個人認為在現階段有兩個選擇方向。如果幹活用5d4套機加一個50mm f1.4可以組成不錯的工作系統。如果愛好者自己用,eos r套機和35mm f1.8也可以玩上很長一段時間。

上述僅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