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期待的足協 應該乾的幾件事

2019-08-22     北京主場

今天上午,通過選舉,陳戌源正式接過了足協主席的擔子,成為繼黃中、李鳳樓、袁偉民、年維泗和蔡振華之後的第六任足協主席。


這屆足協主席與過去不同的是,這屆足協主席並非體育總局的領導兼任,而是專職主席獨立任職。說白了,這基本宣告著足協與體育總局的正式脫鉤,也算是足球改革的重要一步。

足協與體育總局脫鉤以後,過去那種「官本位」的思想會減少不少,因此才會受到更多的期待。此外,這屆足協的三位副主席也比以前帶個人們更多的希望。杜兆才一直在足協任職,在亞足聯等各方面都有比較多的經驗和人脈。高洪波和孫雯則是中國男女足的代表,兩個人都是運動員出身,對於足球管理的業務有更多的直接體會和經驗。


新的足協備受期待的同時,目前要急切的干好幾件大事,將中國足球從邪路上拽回來。

第一,國家隊歸化球員的問題,到底應該怎麼歸化?

陳戌源此前是堅決反對歸化的,他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中國足球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依靠外國人只能達到短期目的。但眾所周知,歸化事宜是更高層為了世界盃政績而決定的,新的足協領導班子需要面對上面的壓力。

從今天陳戌源當選後再次接受採訪的時候他的言論可以看出,在壓力面前他也出現了一些妥協,但妥協的結果就是:適當歸化,嚴格篩選。陳戌源說的很清楚,國家隊層面可能需要1-2個歸化球員來彌補薄弱的位置,比如前鋒和中場。而且歸化的球員要對中國有認同,要帶來正能量。

這番話算是給歸化球員開了口子,但是這口子開了以後,如何管理就成了問題。因為目前來說,除了李可、侯永永、錢傑給這些華裔球員外,非血緣球員的歸化是爭議的焦點,而埃爾克森、高拉特、費爾南多、阿蘭等人,誰比誰更正能量?誰比誰有中國認同感?這如何界定?

除此之外,這些球員在代表國家隊比賽後,在聯賽是到底是算內援還是算外援?如果算內援,那顯然對別的球隊不公平,如果算外援,勢必又會遭到利益相關者的反對。


這就是要說的第二個問題,也就是職業聯盟的問題。

陳戌源在就任後談到,中超的職業聯盟籌備委員會已經成立,力爭在10月份組建中超職業聯盟,未來的中超聯賽由職業聯盟來運作。那麼,職業聯盟就要考慮到歸化球員的使用問題,必須對各支球隊都一碗水端平。

此外,職業聯盟還要遏制近年來某些球隊官商勾結,獲得不正當利益的問題。比如過去某些球隊能夠同時擁有七外援這樣的事情,都需要職業聯盟來管理。

在中超聯賽層面,幾乎年年改動的外援政策和令人無奈的U23政策可能都要面臨調整,雞肋的預備隊聯賽也可能會改革。

除了這兩個問題以外,國家隊的教練人選也是需要足協重新考量的。國家隊請名帥沒有錯,但用俱樂部的錢請教練,這就說不過去,就難逃瓜田李下的嫌疑。國家隊目前需要的教練,首先是心術正,對待國腳不要有偏見。




最近幾年,國家隊的帥位都被某些資本綁架,在往前則被政治資源裹挾,因此國家隊一直沒有形成一個合力。新足協班子上任後,必須儘快解決這個問題。要麼讓里皮和他的團隊離開,重新聘請合格外教。要麼就籌錢解決里皮工資問題,讓國家隊和某些俱樂部徹底脫鉤,不能讓國家隊成為某些俱樂部的利益輸送渠道。

這幾件事情,對於新的足協領導班子來說,頗為緊急。如果辦不好,中國足球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越陷越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Ll1vGwBJleJMoPMpS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