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萬名醫生直播 鍾南山與全球分享「新冠全路徑」經驗

2020-04-17     美國僑報網

【訊】16日,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等國內醫療專家與美國、歐洲、非洲臨床醫生進行視頻連線,分享中國從無症狀者篩查、疑似診斷、確診患者治療、重症ICU方案到愈後檢測的「新冠全路徑」經驗,會議面向全球萬名醫生直播。鍾南山強調,「中國對抗新冠肺炎最成功的經驗是上游的預防策略,這是最重要的。」

16日,鍾南山攜中國國內醫療專家與歐洲、美國、非洲臨床醫生進行視頻連線。(圖片來源:新華視點微博)

新挑戰 境外輸入引發本土傳播

綜合北京《科技日報》、《新京報》報道,北京時間16日下午5時,鍾南山攜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副院長李時悅連線全球上萬名醫生進行視頻直播,並在線解答抗疫一線醫生的焦點問題。

鍾南山在直播中指出,中國正面臨境外輸入病例引發本土傳播的挑戰。「中國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已沒有更多人感染。目前增加的病例大部分是境外輸入。我們要特別關注無症狀感染者。」

他說,無症狀感染者的潛伏期大部分是3到7天,最高的潛伏期可能是14天。潛伏期中,患者可能不出現症狀,或者非常輕症。數據表現,大概50%的患者並不出現發燒,乏力、咳嗽反而是可能出現的首要症狀。對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以及從疫情暴發社區回來的人,應該更加關注和防護,防止疫情更進一步傳播。

鍾南山再度強調戴口罩的重要性,稱大部分的病毒實際上不是游離在空氣中,而是存在於飛沫中,通過咳嗽等方式傳播。在西方,通過佩戴口罩也是能夠自我防護的。

另外,鍾南山的團隊正在進行一個大數據的研究,並即將完成數據收集,此數據入組了1000多位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資料,根據患者的情況,再重新總結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研究結果將很快發表。

談症狀 部分患者心臟或腎臟受累

對於患者的發病症狀,鍾南山說,新冠肺炎一般會導致患者肺部受損,是否有其他器官受損,他認為,這與患者本身的併發症有關。

他稱,發現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現了心臟、腦部受累的臨床表現。在腎臟中也有看到患者腎小管受累的問題,比如腎小管壞死。有些研究團隊發現25%至30%患者有腎臟受累情況。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情況不是那麼明顯。

鍾南山表示,CT的診斷的確非常必要,這取決於CT設備的應用。他介紹,很小一部分患者在常規CT檢查中無異常,無影像學表現,但是他們病毒檢測呈陽性。「在這種情況下,希望有更先進的CT診斷技術,這樣就能夠在早期階段識別確診患者。」

防感染 中國還不能完全丟棄口罩

鍾南山指出,中國對抗新冠肺炎最成功的經驗是上游的預防策略,這是最重要的。一旦患者感染了,我們密切監視其密切接觸者,並進行隔離,進一步減少感染人數。另外是保持社交距離,目前中國的患者已經很少了,但我們還在採取這個措施。我們還不能完全丟棄口罩。

針對美國的疫情,鍾南山指出,雖然全球病例數都趨於平緩或下降,但美國是個例外。美國採取的管控措施還不夠,可能需要再過一周看到疫情變化,才有可能進入疫情平台期,這取決於美國採取什麼行動。

鍾南山表示,他非常希望歐洲國家的疫情儘快進入平台期。他說,「所有國家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選擇經濟發展還是停滯?但人的生命永遠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們需要在此方面做最大的努力。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獲得成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看到疫情拐點。」

在外國也可推廣連花清瘟

綜合北京《新京報》、南京《現代快報》報道,近日,中國國家藥監局批准,將治療新冠肺炎納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和膠囊、血必凈注射液新的藥品適應症中。鍾南山在直播中也表示,連花清瘟對於輕症和普通型均被證明有效。他此前表示,不光在中國國內,在外國也可以推廣連花清瘟。

鍾南山表示,「我們實驗室發現連花清瘟雖然對抗新冠病毒肺炎比較弱一些,但是由新冠肺炎引起的組織細胞炎症的損傷,它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此前,這三種中成藥已是治療新冠肺炎的推薦用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用「結婚證」來形容此次「三藥」獲批新增新冠肺炎適應症,「這是從事實婚姻到法定婚姻的過程。藥監局批准後,就是受到國家認可,可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推廣使用的藥品了。」

此次「三藥」獲批,在國際上也有著重要意義。張伯禮解釋道,國際正在關注中藥在新冠肺炎適應症治療中的作用,關注中國政府是否將中藥納入新冠肺炎規定性治療藥物。

現階段,連花清瘟在外國一藥難求,中國外交部緊急採購70萬盒,交由大使館放進安心包內分發給海外同胞。截至目前,泰國已為連花清瘟顆粒和膠囊開闢綠色通道,加速連花清瘟進入泰國的合法化,法國、菲律賓也在積極尋求合作。(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LU4h3EBrZ4kL1ViOU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