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耍小把戲?請警惕這種行為,不要讓孩子享受「對抗」的快感

2019-10-12     爸媽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假期來臨之前,小王帶著妻兒準備去自駕游,收拾行李的時候,兒子方方偏要把一架飛機模型給帶上,說是要到野外放飛。但是這個模型根本就飛不起來,小王再三地說,兒子就是不依。無奈之下,小王只得下了最後通牒,他告訴兒子,如果一定要帶上的話,那就不帶他出去旅遊了,會把他送到老家奶奶那裡去。

聽爸爸這麼說,方方才終於同意不帶飛機模型。然而第二天一家人出去之後,小王的妻子卻從行李箱裡翻出了那架飛機模型,原來方方趁著父母不注意,還是把它給塞進去了。此時此刻,他們已經到了另一座城市,就算方方的行為敗露了,爸爸也不可能把他送到奶奶家去了。當小王很無奈地說:「算了算了。」方方卻偷偷地笑了起來。

有過帶娃經驗的,或許都會遇到過類似方方這樣的舉動。大人三令五申不准乾的事,孩子卻偏偏要偷偷地干,而且一旦得逞,就會成就感滿滿。

甚至有的時候,孩子們還會互相分享這方面的經驗,從而學會更多「對抗」大人的辦法。孩子的這些小把戲,往往會把大人搞得既好氣又好笑。


孩子們會使出哪些小把戲?

騙大人

開頭故事裡的方方,就是使用了「騙大人」的小把戲,明明知道帶飛機模型違反了爸爸的規定,可是他還是偷偷地帶了。這種把戲,其實在校園裡更常見。

著名的社會學家威廉.科爾薩羅通過長期的觀察,就發現五歲的孩子非常喜歡把一些老師不准帶的小物品偷偷地放到自己的口袋帶進學校,然後還會趁著老師不注意的時候與其他的小夥伴分享。

在科爾薩羅看來,孩子的這種行為,就是對老師權威的一種挑戰與嘲笑,因為他們騙過了老師,把禁止帶的物品成功地帶入了學校。

講髒話

現在的許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會講髒話,這自然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大人們看到的時候,也會對其投以批評。可是一些頑劣的孩子,會在大人批評他們的時候,故意用更大的聲音把這些髒話講出來,從而展現一種「對抗」的姿態,這種故意講髒話的行為,也是孩子們常用的一種戲耍大人的小把戲。

使絆子

帶娃的時候,很多大人也會主動與孩子做起遊戲。在遊戲當中,一些孩子就會故意地使壞,從而讓大人輸掉遊戲。無論大人是有意還是無意遭了孩子們設下的絆子而輸掉遊戲,孩子們都會覺得非常得意,會為自己設計戰勝了大人而感到自豪。

這些小把戲,其背後的目的,其實都一樣,那就是與大人「對抗」,這是孩子們的一種普遍心理。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對抗」大人?

享受對抗的成就感

孩子之所以如此喜歡與大人進行對抗,甚至還煞有介事地使用一些「計謀」,就是因為通過這種對抗,能夠讓他們收穫很高的成就感。比如小王發現兒子方方違反他的規定私帶飛機模型之後,他一定會很生氣,而他越是生氣,方方就會越高興,因為這會讓孩子覺得充滿了成就感。

獨立人格正在形成

與大人的對抗,其實就是對權威的挑戰,因為很多大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在孩子的面前維護自己的權威。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人格尊嚴就容易被大人們給忽視掉,如此一來,就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抗拒感,以維護自己那正在形成和完善的獨立人格。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使用小把戲最多的年齡段,是孩子五六歲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人格正在漸漸形成,剛剛擁有的東西,孩子就會更在意地去維護。

環境影響

孩子們會互相交流使用小把戲的經驗,所以如果一個孩子身邊有善使小把戲的夥伴,他也會很快學會這些小把戲,並將其用於自己的監護人身上。這就是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孩子們中間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無論是哪種原因引起的,孩子的這些行為,顯然是不太好的。一方面,被戲弄的大人,其權威會有所消解,從而讓他對孩子的管教變得無效;另一方面,欺騙以及髒話或者惡意使絆子等行為,本身也是不道德甚至卑劣的,一旦養成了習慣,就會讓孩子變得沒有教養。

因此對於孩子間的這種「文化現象」,家長一定要重視並管教起來。


如何正確處理孩子的那些小把戲?

改變管教方式,以柔代剛

孩子喜歡用這些小把戲來對抗大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大人總是行使自己的權威,喜歡用很嚴厲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這就是一種無形的壓迫,而孩子的小把戲,則是由壓迫而生的反抗行為。

因此,要想改變孩子愛耍小把戲的習慣,就應該除其根本,只要家長改變一下自己的管教方式,更多地以柔性手段來代替剛性手段,就可以減輕孩子的抗拒心理,相應的,孩子也就不會常常使用小把戲來反抗你。

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應該將其置於平等的位置,並尊重他的人格。這樣一來,孩子的人格就不易受到侵犯,當然也就不會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而對父母使上小把戲。

警惕孩子被人帶壞

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孩子平時愛跟什麼樣的小朋友玩耍,那些孩子身上的缺點也容易轉移到他身上來。因此父母應該重視甄別和挑選孩子的玩伴,儘量讓他們遠離那些心眼壞、愛耍小把戲的孩子。

孩子的小把戲,雖然並不會對大人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也沒有太多的惡意,卻仍然值得父母重視起來。否則的話,小的時候是「小把戲」,長大之後可就是「大禍頭」了。

如果你的孩子對你使小把戲,你會如何應對?歡迎說出你的看法。

————————————

爸爸媽媽的育兒良方,你值得擁有!

讓孩子擁有雙倍的愛!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HyDwm0BMH2_cNUgTi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