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神奇之處就在於:你往往能猜出開頭,卻永遠也猜不出結尾!
自劉備取西川開始後,尤其是隨著龐統戰死,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入川,關羽便統領了荊州。
恐怕此刻許多人都有疑問,劉備取西川用了近2年時間,折騰得這麼歡,為啥他的老對手曹操,卻不趁機進攻?
一則是,曹操正在為當上魏王而奮鬥,不是後來為此都逼死了荀彧嗎?
二則是,曹操顧不上,西涼馬超和韓遂來勢洶洶,曹操不得不親征。
由此,曹操和馬超的潼關之戰開始了。這又是曹操的一次生死大戰,因為他根本沒意識到馬超會這麼猛,被馬超率領著西涼鐵騎,給殺了一個「割須棄袍」,若不是許褚臨危救主,一隻手划船,一隻手給曹操擋箭,估計曹操就交代了。
於是,曹操說出了那句名言:馬兒不死,吾死無葬身之地!
這一戰相當於馬超的「封神之戰」,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馬超這次「封神之戰」中,要多謝一個人,此人便是龐德!
其一:龐德「勇冠騰軍」
龐德早年就追隨了馬騰。在曹操追擊袁紹的兒子袁尚時。袁尚為了擾亂曹操,曾命手下大將高幹和郭援進攻河東地區,期待曹操退兵回救。曹操根本不為所動,命鍾繇率領馬騰等人反擊高幹和郭援。
龐德和馬超都參加了河東大戰。其中龐德被任命為了先鋒,一路攻城拔寨,重創袁軍,高幹被揍得逃回并州,但郭援卻不知蹤影了。人們都傳言定是被殺,可誰也沒見到屍身。就在這時龐德不緊不慢地從弓鞬中取出一顆人頭,人們一瞅,正是郭援!
由此,龐德成為了馬騰手下愛將,陷陣衝鋒號稱「勇冠(馬)騰軍」。所以這次馬超能把曹操打得差點喪命,龐德必立下大功。只可惜如今的馬超,已進入到全盛狀態,龐德身為馬超手下,其光芒完全被掩蓋了。
潼關之戰,馬超雖先聲奪人,但曹操穩住陣腳,調整戰術,開始分化馬超和韓遂。最終馬超兵敗,隨後逃到了張魯手下,龐德和馬岱也都追隨而來。
隨著劉備攻擊西川,劉璋派人求援張魯。於是張魯命馬超馳援西川。但在此刻,馬超做出了一個奇怪的決定,只帶走了馬岱,卻把龐德給留下了!
其二:馬超為何要丟棄龐德?
如今已經沒人知道,馬超為何會做出這個奇怪的決定。《三國演義》中的解釋是,龐德病了。但從龐德歸降曹操的表現來看,顯然這個理由站不住腳的。若龐德真病了,在馬超投降劉備後,他有的是時間投奔而來,何故那麼死心塌地先跟張魯,後隨曹操?
所以,極有可能是龐德和馬超發生了矛盾。因為龐德是一位忠勇之士,可惜真實的馬超卻是一「白眼狼」。
早在潼關之戰前,為了爭取韓遂,馬超曾說過這樣一句:「我老爸雖在曹操手心,但我決定反了曹操。以後你就是我老爸,我就是你兒子,故而你也就別顧忌,你兒子在曹操手心了。」
須知,韓遂曾殺掉了馬超的母親,如今馬超為了反曹操不但認賊作父,且連老爸馬騰都給賣了,因此導致馬騰被曹操殺掉!
所以最合理的解釋,一則是龐德看不上馬超,二則,龐德認識到跟著馬超這種人,是沒有前途的,太不擇手段了!但不論怎樣,正是因馬超投奔劉備時,丟棄了龐德,卻埋下了關羽全族被殺的禍根!
其三:龐德之子屠盡關羽後人
在馬超投降劉備後,荊州的關羽曾寫信給諸葛亮,表示:聽聞馬超特牛,我準備去西川一趟,跟他比試比試。諸葛亮連忙回信說:馬超是牛,但也只能張飛爭鋒,哪裡比得過你關羽?
但讓關羽意想不到的是,他雖沒跟馬超過招,但很快就跟被龐德發生了大戰,這就是關羽水淹七軍之時。結果是龐德「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三國志》)。即,龐德一箭射中了關羽額頭。由於龐德騎的是白馬,故而從此被稱為「白馬將軍」。
隨著戰事進展,關羽趁秋水溢,水淹七軍。于禁投降,龐德力戰被俘。關羽很欣賞龐德,便開始勸降,當然他是用馬超說事。可龐德卻誓死不降,只求關羽:你給我個痛快,關羽無奈下,殺了龐德!
關羽跟龐德的交集至此,完全稱得上是一次完美的「雙雄會」。關羽雖差點被龐德射死,卻不計前嫌依舊勸降,有大將之風。而龐德誓死不屈,捨身求仁,鑄就忠勇之名。
可惜這個「雙雄會」,卻最終被龐德之子龐會續了個「狗尾」。蜀漢滅亡後,龐會竟然盡屠關羽後人的滿門。
這就是歷史的神奇之處,誰能想到馬超丟棄了猛將龐德,結果卻坑慘了關羽!雖這一切並非馬超的本意,卻依舊不得不讓人感嘆和傷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