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來電顯示「公安反詐專號」,千!萬!別!掛!

2019-12-18     珠海網警巡查執法

手機接到來電顯示為

「公安反詐專號」的電話

請一定要耐心接聽


12月16日,公安部刑偵局聯合阿里巴巴

推出的「錢盾反詐機器人」正式宣布上線。


錢盾反詐機器人的誕生,不僅能自動判斷是否為詐騙電話,還能通過 AI 引導受害者走出騙局:


1、公安部刑偵局錢盾反詐機器人建立了統一的專用號碼平台,該平台如同公安民警亮出工作證一樣,直接向潛在被害人表明身份。當普通民眾接到電信網絡詐騙電話,公安部刑偵局錢盾反詐預警系統預警到這一信息後,錢盾反詐機器人即自動撥打潛在受害人的電話予以提醒,來電信息顯示為「公安反詐專號」。


2、全渠道觸達。利用電話、簡訊、閃信三種渠道,快速全渠道觸達公安機關識別出的每一個潛在被害人。閃信強制彈窗提醒,若不讀閃信信息,手機就不能做其他操作。


若潛在受害人在 5 分鐘內既不接電話,又不處理閃信,錢盾反詐機器人會再次撥打電話、發送閃信,如此反覆,直至潛在受害人處理提醒信息。為確保這個來電顯示欄位不會被盜用、篡改,「公安反詐專號」還加入了技術保護措施。


3、人工智慧交互。錢盾反詐機器人依託深度學習能力,以及分場景、分人群的經典話術沉澱,可以與潛在被害人形成有效互動,引導其走出被詐騙分子控制的境況,解決勸阻人力不足的問題。


4、針對性推送。民警將在上門勸阻潛在受害人之前,根據反詐機器人提供的基本情況,針對性準備勸阻工作。


5、精準阻斷。錢盾反詐機器人目前日均預警阻斷 3000 起詐騙,勸阻成功率達到 96%。


通過來電顯示「公安反詐專號」,公安機關運用高科技手段開展預警勸阻,向潛在的電信網絡詐騙受害人撥打電話,發送簡訊、閃信提醒信息,提升反詐勸阻成功率,減少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保護群眾的財產安全。


12月16日,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忠義(左三)、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鄭俊芳(右二)宣布推出「錢盾反詐機器人」。


你知道這屆騙子有多努力嗎?


擔心被民警發現,他們的窩點都設置在比較隱蔽的位置,比如豬圈。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擠在豬圈裡打詐騙電話,把豬舍改成宿舍和辦公室。


他們還很有「膽識」,受害者一邊接到警察打過來的反詐提醒電話,另外一邊接著「假警察」囂張的行騙電話,逼得真警察上門攔截受害者轉帳。


為了給受害者安安靜靜地深度洗腦,騙子甚至要求受害者去酒店開房,不要與人聯繫,還提前「囑咐」受害者,因為涉嫌國家機密案件,會有「假警察」過來套話,讓他做好保密工作。


這屆騙子有多努力,警察蜀黍們的工作就有多難做。


警察多次電話勸阻提醒受害人不要被騙,他不信,而信詐騙分子封他的「特派員」;警察去電勸阻受害人不要轉帳匯款,卻被誤以為是冒充警察的騙子,甚至被對方罵哭。


長沙反詐中心的民警播放了一段苦口婆心地勸受害人不要上當的反詐錄音。


民警:喂,你好,同志。

詐騙電話受害者:喂。

民警:我們是長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反電信……

詐騙電話受害者:停停停……剛剛北京市打電話給我了,你們要來抓我嗎?還是要幹什麼,我又沒犯法。

民警:不是不是,同志,我知道北京那邊給你打了電話,你先耐心聽我講,好吧,北京那邊是詐騙電話,他是冒充了北京市公安局。

詐騙電話受害者:你憑什麼說他是詐騙電話,他知道我的名字,知道我的身份證號碼,他們說了跟我解決這個問題,要我協助調查一下,配合一下就可以了。你老是打電話過來幹什麼?

民警:我跟你講,他們那邊是冒充的,你先耐心聽我講……(被打斷)

詐騙電話受害者:你憑什麼說他是冒充的,我就不相信你。

民警:那你為什麼相信他們?

詐騙電話受害者:他們知道我的名字,知道我的身份證號碼,他們說這個和我沒關係啊,不是我自己的事情。

民警:那你有沒有犯這個案子嗎?

詐騙電話受害者:我沒有犯啊。

民警:對啊你沒有犯,你為什麼要協助他們配合調查。

詐騙電話受害者:我就要配合他們調查,他們說沒有關係,我就協助一下。

民警:他是要騙你錢,那是詐騙電話咧。

詐騙電話受害者:他騙我什麼錢咯,他沒騙我錢。我都看見他們的警官證和協查通知書了。

民警:他那個通知是偽造的(被打斷)

詐騙電話受害者:你不要講這些了……(此話髒話消音),公安局公安局,你天天搞這些事情。


最後,民警只好上門勸阻,才阻止了這起詐騙案件的發生。



此外,餓了麼30名騎手作為錢盾反詐機器人推廣志願者也亮相發布會。「餓了麼騎手將不斷向社會各界介紹錢盾反詐機器人相關知識,提升公眾的反詐意識,」餓了麼相關安全負責人表示,餓了麼騎手已在全國範圍內近30多個城市與公安機關聯動,在社區、校園、商務區內進行反詐宣傳。




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表示,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專項行動,不斷掀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潮,取得了顯著成效。


僅今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6.2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3.9萬名,同比分別上升42.7%、93.1%。


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在發布會上致辭。


在多年打擊治理實踐中,公安機關認識到,多破案不如少發案,加強犯罪預警和防範,是減少群眾被騙的有效渠道。然而,由於潛在受害人被騙子深度洗腦,反詐民警勸阻預警的成功率還有待提升。


今年7月,江蘇南通市在職女教師朱女士遇到冒充公檢法詐騙,南通市反詐中心民警多次致電提醒勸阻,她不相信,堅稱自己未被騙。直到她協助犯罪嫌疑人詐騙他人被識破,才醒悟過來,而這時,她已經被騙140多萬元。


深圳市反詐中心的數據顯示,每天撥打出去的上千個勸阻電話,近4成被拒接,勸阻成功一個人,至少要打5通電話。



反詐「勸阻難」既與潛在受害人被「洗腦」有關

還與反詐勸阻電話號碼不統一

知名度、辨識度不高有一定關係

電話撥打出去,往往被當成推銷、詐騙電話


公安部在會同工信部等部門和網際網路企業,大力開展技術反制和預警勸阻工作的基礎上,聯合阿里巴巴推出「錢盾反詐機器人」,旨在破解「勸阻難」的問題,提升反詐勸阻成功率。


錢盾反詐機器人通過「公安反詐專號」文字透出和語音交互等方式勸阻受害人。


劉忠義介紹說,「錢盾反詐機器人」是運用高科技手段開展預警勸阻、提升反詐工作成效的一次有益實踐,可以同時通過電話、簡訊、閃信三種渠道,快速向被騙群眾發布預警,為公安機關上門勸阻爭取了時間,有效提升人工勸阻的成功率。


當普通民眾接到電信網絡詐騙電話,公安部刑偵局錢盾反詐預警系統預警到這一信息後,錢盾反詐機器人即自動撥打潛在受害人的電話予以提醒,來電信息顯示為「公安反詐專號」。同時還有閃信強制彈窗提醒,若不讀閃信信息,手機就不能做其他操作。


若潛在受害人在5分鐘內既不接電話,又不處理閃信,錢盾反詐機器人會再次撥打電話、發送閃信,如此反覆,直至潛在受害人處理提醒信息。為確保這個來電顯示欄位不會被盜用、篡改,「公安反詐專號」還加入了技術保護措施。



公安部刑偵局提醒,當群眾接到或收到「公安反詐專號」來電、閃信和簡訊時,意味著很可能已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請接聽提醒電話,並撥打110報警。


據悉,「公安反詐專號」除擁有辨識度較高的專屬來電顯示外,民警還可以根據不同類型電信網絡詐騙的話術,通過AI語音交互技術配置相應的勸阻提醒內容,引導潛在受害人走出詐騙圈套。


數據顯示,「公安反詐專號」自今年11月15日在部分地區試運行以來,平均每天勸阻3000多人,勸阻成功率超96%。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刑法研究所副所長彭新林認為,設立統一的「公安反詐專號」能增強權威性,提升潛在受害人對民警的信任度,對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有一定功效。治理電信網絡詐騙要標本兼治,不僅要加大源頭治理,還要增強群眾的防範意識。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鄭俊芳在發布會現場演講。


「社會問題解決需要企業積極參與,我們非常相信社會問題不解決,我們無法做到獨善其身,我們的消費者、商家、平台用戶都會受到傷害。」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鄭俊芳表示,希望持續利用技術和社會各界的力量,協助公安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真的做到「錢有盾、詐無門」,讓技術和公益充分結合起來,解決老百姓最頭疼、最難的問題。


為進一步提升技術反詐的聯動效應,發布會上,阿里、螞蟻金服、度小滿作為ISWG(Internet Security Working Group,簡稱網際網路企業安全工作組)理事單位與小米金融、360金融等公司代表共同發布反詐倡議,表示將加強協作,運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服務反詐工作,採取多種有效方式,從技術端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來源:廣東刑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6znFm8BMH2_cNUg0F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