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5歲寧波象山定塘鎮小灣塘村的柑橘博覽園的果農韓東道又忙碌了起來。在大棚里里,他查看了柑橘的長勢,修剪部分苗種,這些畫面沒有絲毫遺漏,都被拍攝到了小視頻內。鏡頭裡,他身後,滿園的柑橘一眼望去一片碧綠。
韓東道的小視頻很樸實,工作場景都是素材
面對鏡頭,韓東道毫不見緊張,「『甘平』是我們目前最貴的橘子品種,可以賣到100元一個。為什麼賣這麼貴呢?因為是引進於日本的品種,吃進去有真正爆汁的感覺,而且外表漂亮光滑,是目前柑橘品質中最好的 。」隨即,他指著手邊的「甘平」細細展示起來。
韓東道出生於丹城農民家庭,田間地頭長大的他對農業有著割捨不斷的情緣,但他並不想像父輩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
2015年,韓東道來到小灣塘村,租了55畝荒地,開始了現代農業之夢。他隨之發現象山堪稱柑橘新品種的發源地,市場前景廣闊,便在2017年投資1000多萬元辦起了寧波首個以柑橘為主題的博覽園。
在農業部門的幫助下,「黃美人」、「明日見」、「甘平」,國外不少柑橘新貴陸續都出現在他的博覽園中,截止目前,園內已有200種柑橘品種。
時下,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掌握更多科技,是新型農民的標誌之一。也因此,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如何讓象山柑橘的品牌讓更多人知曉?今年6月,韓東道第一次「觸電」當下熱門的小視頻拍攝,以此向網友呈現自己平時工作、生活中最樸實的場景。他始終認為,李子柒爆紅的背後並不是偶然,而是無數夢想中回歸鄉村生活的城市人。「在我的小視頻中,我向他們分享面朝橘海、橙黃橘綠的田園牧歌生活,也許能讓更多人認可和知曉象山柑橘」 。
專門打造的拍攝間
從最初拍攝小視頻觀看人數只有兩千多,但現在每個視頻平均就有一萬多點擊率。連續拍攝二十多個小視頻之後,韓東道發現,「通過我朋友圈發布的視頻可以形成裂變,更多人都分享到了我拍攝內容。現在,我的朋友圈人數已滿5000個,馬上要開新號了。」他也越來越肯定自己最初的想法,「絕大多數企業只關注產品本身,但在品質相同時,產品以外的文化、理念植入才是提升附加值的關鍵。同樣的柑橘別人賣20元一斤,而我可以賣出25元一斤,多出來的5元就是網際網路時代下文化+農業所帶來的附加值。」韓東道的目標是,在農業領域裡有自己特立的新農人人設,打造屬於自己的個人IP。
在韓東道的影響下,他所在的團隊成員都成功轉型成「拍手」。45歲的吳天妃是公司的一名財務,今年她參加了視頻拍攝培訓,並隨後開始著手拍攝農業生產小視頻。第一次拍攝並不成功,吳天妃說,「畫面、剪輯慘不忍睹,後來和同事們不斷相互一對一交流拍攝經驗,漸漸掌握了一些門道。現在,如何讓自己拍攝的視頻更有可看性和點擊率,我一個人都能獨當一面。」
在文化植入以及橘博園的標杆效應下,周邊不少村民也紛紛嘗到甜頭,大步奔向小康。去年,韓東道利用網絡銷售渠道,幫助定塘60戶橘農銷售柑橘,銷售額達到600多萬元。今年在網際網路思維、小視頻助力推廣的基礎上,他估計銷售額能增長20%。
定塘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江峰表示,農業發展接下來會面臨跨行業競爭,網際網路思維是農業發展的新方向。「近幾年,我們一直著手培養『新型農民』,已經派了四批新農人去日本研修。」在營銷渠道上,則著力通過直播、網紅拓展營銷渠道。「一是培育網紅直播,引進直播團隊做農產品銷售。二是將現有農場主培育起來,從前年開始,每年組織十場專業化直播培訓,讓這些農場主本人成為『網紅』。」江峰表示,希望通過柑橘聯盟,用網際網路思想改造農人的思想,助力打造電商網紅小鎮。
來源:寧波晚報
文字:吳丹娜
編輯:羅湘波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