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德陽3月4日訊(肖開豐 顧朝輝 文/圖)中江縣是勞務輸出大縣,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農民工無法外出務工。如何解決他們的收入問題,中江縣會龍鎮在推動農業發展、實現就近務工等方面做好戰「疫」文章。
3月2日,中江縣會龍鎮黨委在青槓村村委會辦公室前,舉行就近務工現場簽約儀式。中江縣鍵博蠶業公司負責人趙俊對前來的60餘名群眾說,今年園區新增加200畝地, 加上近兩年流轉的3000畝,現需要增加人員 ,目前我們按60塊錢一天, 看大家願不願意務這個工 ,願意我們就簽協議。
2018年年底,趙俊兄弟三人分別從浙江、廣東、雲南返鄉創業,在老家中江縣會龍鎮青槓村以及附近兩個村流轉土地2800多畝,栽桑養蠶。今年,在增加栽種面積的同時,桑樹長大開始建蠶房養蠶,用工量將成倍增長。一天60元錢的工錢與在城裡務工有差距,但對短期不能外出務工的村民來說,也能獲得一筆收入。
以前在浙江務工的村民徐翠萍說:目前疫情沒緩解,還不能出去,在他這裡做能給家裡增加有點收入,感覺還不錯。
當天簽訂務工協議37個。趙俊說整個園區,共簽務工協議的有280多個,今年預計固定用工達到500人。
村民丁全穩同其他人想法不一樣,決定帶著全家四口人回鄉紮下根來。吸引他的並不是務工收入,而是今年即將建好的養蠶房。
鍵博蠶業公司今年共建7個蠶房 ,採取兩種管理模式 ,一種是自己管理, 另一種是返租承包。把蠶房承租給有勞力的老百姓養蠶, 一張蠶紙大約能掙到500元錢 ,一個蠶房是100張紙, 一年養四季蠶有20萬元錢收入。
丁全穩夫婦和兒子、兒媳一家四口都在成都務工,每人平均月收入5000元左右,現在在家門口務工就能獲取同樣的收入,比起在外,各項開銷還能省去不少,他決定回鄉就業。
丁全穩說,掙錢與外面相比也差不多,在家裡干,還可以照顧家裡面,不擔心自己的父母和孩子。
中江縣會龍鎮常年外出務工人員上萬人,受疫情影響,目前仍有6000多人暫時無法外出。當地政府通過與農業公司合作,開發崗位,已就近解決就業人員近千名,同時積極鼓勵有創業能力的人士返鄉創業。
中江縣會龍鎮鎮長蘭禮斌說:在暫時不能外出的人員中, 我們鼓勵他們到農業蠶桑產業園區,青花椒產業園區就近務工增加收入。 對於有發展能力的青年, 鼓勵他們回鄉創業,在政策引導、資金協調、土地流轉等方面,政府提供服務保障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增收同步實施。目前會龍鎮已有13名人員返鄉創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wjoo3ABgx9BqZZIdv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