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馬麗產後修復得這麼好。
突然想到她在《女人30+》的採訪:她說,曾經差點因為顏值錯失《夏洛特煩惱》,變得很自卑,心想自己如果有一張特別美的面孔多好,於是瘋狂減肥, 但在32歲的時候突然想通了,為什麼非要穿上S碼的衣服呢?瘦成骨頭也不好看啊。
是啊,當你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之後,一切也都會完美起來。就像心理學作家武志紅在《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中寫道的,「敢於擁抱真實的痛苦,接受真實的不完美的自己,才是治癒心理問題和獲得成長的秘鑰」。
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要想獲得真正的快樂,首先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後才能真正地接受自己。
所以今天,讓我們從瑜伽的角度來談一談——《在完美主義的專制下苦苦掙扎——完美不是暴君,而是統治我們的觀念。》(今天分享的瑜伽文更多從心理層面來分享,而不是外練)。
01
我第一次看到所謂的「真正」完美時才10歲。當我在田野上奔跑,我的心突然充滿了純粹的幸福。
我進入了另一個存在區域。我所看到和感覺到的一切都是充滿歡樂的,而這也是我的一部分。我包含了我可能想要或需要的一切。這種感覺源於任何地方。 它是發自內心的,但它是怎麼來的呢?我去那做了什麼?我該如何保存?
從那以後,我已經經歷了很多次這種狀態。出於這種感覺,我練習冥想和瑜伽。
在梵文中,「完美」一詞是「 Purna」,印度瑜伽經文告訴我們,一切都在這個世界上,從產生並包含在一個單一的能量中,這種能量總是充滿完美的和快樂的,而且,它以各種形式,思想和存在狀態存在。
水槽中髒盤子上的能量就像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一樣多。當我們接觸到這種能量時,所有的二分法-光明與黑暗,好與壞,男性與女性-都得到了解決, 所有明顯的瑕疵都是整體的一部分。
在印度,經常唱出「Purna」的口頭禪。翻譯成英文,是「那太完美了。這太完美了。從完美中湧現出完美。如果從完美中獲取完美,那麼完美就依然存在。」
在我們的日常中,「完美」一詞意味著完美無缺。在這種特定的觀點下,完美是人類的成就。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每個廣告,雜誌和電視節目都要求我們能夠並且應該為實現完美而付出代價。
如果我們的牙齒不完美,我們應該去矯正。如果我們的身體不完美,我們應該塑型和調整甚至整形。如果我們的關係不完美,我們應該解決它或尋找另一個。當我們不能使事情變得完美時,那麼我們或世界一定有問題?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的完美理想不可避免地使我們脫離了完美體驗。由於我們的成長和文化,我們大多數人不禁要生活在完美的專制之下。然而,完美本身並不是暴君,正是我們關於完美的觀念使我們當我們沒有完美的經驗時,我們渴望完美,但當我們進入其中時,會出現以下問題:「如何保持這種好的感覺?」
在我的朋友琪的瑜伽課上,她就很追求完美,她會把那些姿勢做得不夠穩定的學生趕出課堂。
我已經見過琪在她的學生做三角伸展式時,踢他們的後腿來測試他們姿勢穩定度,並發出「用力!用力!不要讓自己看起來像香蕉一樣彎」這樣的口令。
她的課堂充滿活力且令人恐懼,我從來沒有聽過她對任何一個學生的稱讚。
但是琪的完美主義卻會害了她自己。幾個月前,她告訴我,她不再覺得自己知道瑜伽是什麼。她說:「我花了23年的時間努力成為老師的完美學生。」 「這全是為了驅使自己。我想控制身體中的每條肌肉。但是最近我意識到我從來沒有放鬆過。從來沒有真正的釋放過。我以為這個姿勢釋放了,但其實在身體內,我總是很緊張。」
完美主義使我們緊張。即使我們正在練習放鬆,它也會產生普遍的焦慮情緒。實際上,在實踐中或在做其他任何事情時,測試自己是否完美的最快方法就是衡量自己的焦慮程度。
當你不確定自己做「正確」的練習時,你是否害怕犯錯,做不到足夠好的人,那麼你可能就是完美主義者。
此時,你可能正在思考:完美主義並不總是壞的,不是嗎?一直練習直到姿勢完美也是好的。
02
正負完美主義
的確如此:正如我們膽固醇含量高和膽固醇含量低一樣,我們可以擁有積極的完美主義和消極的完美主義。不同的是我們對自己的感覺。
心理學家DE Hamacheck在「完美主義:理論,研究和治療」中將正常的完美主義定義為「努力追求合理和現實的標準,從而導致自我滿足感和自尊心的增強」,而「不健康完美主義則是一種努力追求的趨勢」標準過高,是出於對失敗的恐懼和對讓別人失望的擔心。」
根據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溫哥華臨床心理學家的說法,健康的完美主義者傾向於「自我導向」。她對自己而不是對別人採取措施。她將完美視為自己內在潛能的實現。她設定了自己認為可以達到的目標,全心投入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中,並且通常喜歡這個過程(儘管即使健康的完美主義者在失敗時也會感到沮喪)。
健康的完美主義者可能經常比其他人更盡責,但他們對自己的感覺也更好。這與「不健康」的完美主義者不同,後者傾向於輕視自己的成功並記住自己的失敗。
看起來,不健康的完美主義者的動機,不是追求卓越,而是擔心失敗會導致的後果。即使完美主義者對其他人可能很強硬,他們挑剔和微觀管理也不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知道對的事,而是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做不到。不健康的完美主義可能伴隨著隱藏的(或不是那麼隱藏的)不適當或無能的感覺。
一些臨床醫生認為,不健康的完美主義通常是他們所謂的父母或童年時期其他人給予「有條件接受」的結果。一個完美主義者的父母給她的孩子傳達了他們必須表現出被愛的信息。然後,孩子將父母的判斷內在化,這與他內心的聲音變得難以區分。我們中的許多人一生都與那個不休的內心批評家生活在一起,卻從未意識到這不是真理的聲音。
當我們開始將瑜伽作為一種精神修行時,內心將作為一套新的規則。
同時,很多尊敬的上師,甚至是那些花了多年時間練習瑜伽的老師,也常常告訴學生,他們說意圖和理解比汗水更重要。
在實踐中取得突破並非是因為會了某一個難的姿勢而導致的。它們常常通過微妙而微妙的努力而來,即通過思想風暴成為見證者,或注意到一次呼吸與另一次呼吸之間的空間,或使你的注意力落入心識的努力。
有時,唯一值得考慮的努力就是看起來根本沒有努力的努力。偉大的現代大師拉瑪那·馬哈希過去曾給他的學生一個神秘而深刻的反完美主義者的指示:「隨你便」。
我的老師說了很類似的話:「當你到練習的盡頭時,你會意識到所尋找的一切已經在你體內」。完美就在您心中,即使你暫時沒有感覺到它,也可以縮小範圍並幫助您擺脫負面的完美主義漩渦。每次你努力接受自己和處境時,都會放鬆對完美癮的控制,以使自己的練習,身體或生活更加完美。
但是,這種接受必須是真實的。當你對你所感知的缺陷或特定情況下的缺陷感到不滿或悲傷時,說「我接受自己就是我」是行不通的。所有要做的就是在自己身上施加一個稍有不同的完美模式。
改變任何習慣的第一步是看看你的習慣。成為完美主義者的方式有很多,有些並不那麼明顯。或者你是那種非常害怕失敗以至於你無法開始的完美主義者?一旦你觀察到完美主義在你生活中的表現方式,探索內心完美主義者的感覺。完美主義存在於你的身體何處?
帕坦加利的《瑜伽經》:當內心的批評者開始他的負面言論時,請與他交談。如果他告訴你,「你永遠做不到這一點,」你可以說,「相反,我常常把事情做好,而我會把事情做好。」 如果他告訴你:「沒有人想聽你說的話,那麼不用理會它。」提醒他,人們經常會發現你的話很有趣且很有啟發性。對於內部批評者的每一個負面陳述,都要找到正面的反陳述。
下面給大家一些準則:
不一定要讓自己成為最好的
正如日本禪宗大師所說,有時候「百分之八十就足夠了」。
允許自己做最少的事情
一個最令人誤解的想法是,如果我們不能徹底地做某事,那就根本沒有意義。
在瑜伽中事實恰恰相反。計劃五分鐘的Pranayama實際上要比計劃30分鐘好得多,如果你不能做完整的哈他瑜伽練習,則至少可以做一個姿勢。如果你不能冥想整整20分鐘,請靜坐10或7分鐘。
感謝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不是因為自己沒有獲得完美的成績或最大的努力而被擊敗。 一切努力都值得自我肯定。
承認你的錯誤和失敗
許多完美主義者非常害怕犯錯誤,以致於他們花費大量精力否認錯誤,並消除了人們對事情進展不盡如人意的懷疑。
承認失敗並不意味著你的一生就是失敗。相反,這通常是邁向自由的第一步。
時刻保持注意力
屏住呼吸。感覺能量在體內運動。每次你的想法飄忽不定時,都應使你重新意識到這一刻。保持注意力。
練習調整自己的意識,將其作為存放每個時刻的全部體驗的容器,其中包括你的感覺,呼吸,思想和感覺,周圍發生的一切以及對它的所有反應。當我這樣練習時,我對自己不喜歡的情況一清二楚,從房間的溫度到心臟能量的狀態,全神貫注。
這就是印度教密宗的方法,它堅持認為每一種感覺和思想都是由能量構成的,即使能量的最消極表現背後,也是愛的核心能量。
獲得這種核心能量的一種方法是,將你正在經歷的任何感覺或情感帶入內部,並與之保持在一起,直到它重新溶解成其本質,即使是最不舒服的感覺也可以做到。
恐懼,憤怒,興奮或安寧中的每一種情緒都會在你的體內脈動時具有其獨特的能量特徵。 下次你對完美的渴望感到沮喪時,立即將精力集中於零,保持這種感覺,過一會兒你會發現它發生了移動,溶解或變形。當它完成時,你將處於完美體驗本身的邊緣或深處。
03
分享
所以你會經常要求自己必須做到完美嗎?包括身材,成績,工作, 另一半,孩子,以及瑜伽修行?
請在評論區一起暢聊。
本文資料來源於:薩莉·肯普頓(Sally Kempton)是加利福尼亞的冥想老師和研討會的負責人。她是《冥想之心》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