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大廠編年史:你如今見到的知名普洱茶企大多源自這三家

2019-07-23     蒲秋文化

但凡有普洱新產品發布,我們都會聽到「xx產品將再次攪動普洱江湖」這類的描述。儘管耳朵都聽起了繭,但細細想來,為普洱茶界冠以「江湖」二字,其實再妙不過。現如今,眾多普洱茶企各占山頭、開宗立派,但如果你選擇其中一些耳熟能詳的品牌追根溯源,你總能發現一個規律:

它們都跟改制前的雲南中茶旗下三大茶廠(勐海茶廠、下關茶廠、昆明茶廠)有著或多或少的傳承關係。這三大茶廠就如同武俠世界中的少林、武當、峨眉,自身就是名門大派,傳下的譜系又遍布了整個江湖。

坦白說,我們不敢奢望打造一部《劍橋簡明普洱江湖史》,來回望普洱江湖的變遷,不是我們不想,而是手上的資料還不夠充分。但茶語網(www.chayu.com)希望能在現階段以更簡明扼要的方式,為大家介紹雲南中茶旗下三個普洱茶廠的歷史傳承。

更重要的是,將那些來自這三大茶廠的人物及他們現今所創建的茶企品牌以譜系的形式更直觀地展示給大家。如果你願意為我們提供更多關於這片江湖的資料,或許會為我們打造的《劍橋簡明普洱江湖史》提升速度。

·1938年雲南中茶創立

雲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創立於1938年,當時稱為雲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創立次年(1939年)開始,其體系下就相繼建立了順寧茶廠(鳳慶茶廠前身)、復興茶廠(昆明茶廠前身)、宜良茶場(宜良茶廠前身)、佛海茶廠(勐海茶廠前身)和康藏茶廠(下關茶廠前身)。


·三大茶廠稱霸普洱江湖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直屬機構陸續對五座茶廠實行軍事接管,逐漸恢復了建置。後來私營茶號也紛紛結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開啟了國營茶廠時代。


那個時期,普洱茶的生產主要就集中在勐海茶廠、下關茶廠以及昆明茶廠。因此當時還流行這樣一句話「下關沱、昆明磚、勐海圓茶」。

這三大茶廠當時由於都使用「八中茶」商標和包裝,所以在外形上不仔細辨認很難分清,因而雲南中茶給這三家茶廠定了四位數的嘜號:

前兩位數字說明這款茶使用什麼年份的拼配方法,第三位數字是原料的主要毛茶等級(數字越大等級越低),第四位數字為生產茶廠編號(昆明茶廠是1,勐海茶廠是2,下關茶廠是3)。

所以從當時這三大茶廠的明星產品7581、7542、8653的嘜號中,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從尾數辨認出這三款產品分別出自昆明茶廠、勐海茶廠和下關茶廠。



在國營時期,普洱茶都統一使用「八中茶」的商標,直到20世紀90年代前後,中茶公司要求各省茶葉公司給北京總部交付「八中茶」商標使用費後,各廠才陸續註冊並使用自己的商標。


·21世紀初普洱茶廠改制

進入21世紀,隨著市場經濟的改革深入,國營茶廠紛紛改制。2004年,下關茶廠和勐海茶廠相繼完成改制,而中茶公司旗下生產普洱的企業只保留了昆明茶廠。昆明茶廠在1994年停產,直到2006年才恢復生產。

到了這裡,普洱茶企也逐漸由合而分。許多國營時期的技術骨幹、工作人員也開始自己創業,走進市場,獨資創辦或合作經營普洱品牌。下麵茶語網(www.chuyu.com)將具有承接關係的普洱茶企業譜系展示給大家。

普洱茶企譜系

(備註:此處按三大茶廠衍生茶企數量與品牌來編號,01是勐海茶廠,02是昆明茶廠,03是下關茶廠。)



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sRjxGwBJleJMoPMrKZ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