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4日,陝西省第1批援鄂醫療隊員背起行囊,奔赴武漢一線參加防疫阻擊戰。就在那一刻,孫小燕看了一眼正在沙發上玩耍的兒子和母親,偷偷在工作群里報名參戰,「雖然我不是呼吸科專科護士,但作為一名在心內科工作了11年的老護士,接收過的心衰、呼衰、重症肺炎患者不計其數,我應該可以幫到他們。」
孫小燕是韓城市芝陽鎮露沉村人,在西安市高新醫院心內科工作,春節前,孫小燕本想帶7歲的兒子回韓城娘家過年,可疫情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快到孫小燕來不及陪伴,就將兒子匆匆託付給父母,乘火車返回工作崗位。「她心裡清楚,要是提前和我們商量,我們一定會猶豫、會擔心。可她說時間不等人,她是醫院的先進工作者,必須去。臨走前,才和我們說實話。」孫小燕的母親同女士告訴記者。「我不願看到好多人因為疫情而痛苦,我想讓更多孩子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雖然已為人妻,為人母,但我更是一名醫護人員,這是我的責任和義務。」孫小燕說。
在西安接受短期的新冠疫情防控知識與穿脫隔離服培訓後,孫小燕和同事剪了帥氣幹練的短髮,踏上了抗擊疫情的征程。2月19日,陝西省第4批馳援武漢醫療隊到達,一共145人,孫小燕成為其中的一名「戰士」。
經過幾天的休整和熟悉情況,孫小燕和同事被分到華科大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負責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高級護理工作。每天在清潔區按照複雜的步驟穿戴:帽子、口罩、手套、二層帽子、鞋套、靴套、隔離衣、二層手套、防護服、三層手套、外科口罩、護目鏡、面屏、鞋套,整個流程,一步不能落,孫小燕每每完成都會滿身大汗。她知道,這是對自己和對他人的生命負責。為了相互能辨認,她們在防護服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及相互鼓勵的話語。
「凌晨3點的武漢,沒有了平日的喧鬧,空蕩蕩的馬路顯得格外安靜,只能聽到雨水沖刷車窗的聲音。」2月26日,孫小燕和往常一樣凌晨2點半起床,收拾好後搭乘2小時公交車,凌晨5點準時接班。10分鐘後,突遇一位患者表情痛苦地指著前胸說著什麼,手一直比划著數字3,這讓完全聽不懂武漢話的孫小燕頓時慌了神。患者是一位中年女性,凌晨胸痛,描述中隱約能聽出硝酸甘油等字眼,冷靜分析後,孫小燕立刻問患者:「是否心絞痛犯了,之前心臟做過3個支架?」病人立刻點頭。溝通有效!於是,她判定患者是心絞痛發作,立即給予患者吸氧,叮囑患者臥床,並報告值班醫生,遵醫囑給予抽取心肌酶,B型尿鈉肽檢測,孫小燕的正確判斷,為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很大幫助。
緊張忙碌的生活又過了幾天,孫小燕被調到第8組,負責管理重症患者,這裡的許多患者生活無法自理。定時更換尿墊,監測血糖、體溫、血壓,定時翻身……工作瑣碎複雜,但孫小燕始終熱情對待。「重症病房的患者沒有家人陪伴照顧,我們護士就是他們的親人。他們總說,疫情結束後,一定請我吃最正宗的武漢熱乾麵!真誠又溫暖的話語,讓我覺得做什麼都值得。」
2月26日,孫小燕值班期間,一名患者出院了。「今天我值班期間第一次遇到患者治癒出院。」孫小燕難掩心中激動,她在防疫日記中寫道,「您的康復是我們最大的希望,雖然我們都戴著厚厚的口罩,但是我看到您的眼睛在笑,這是我今天最最開心的事!感謝我的職業,是它讓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誠地對待每一個生命,是它讓我理解活著就是一種美麗!我的職業使我比別人活得沉重,但能用我的生命攙扶著另一個生命慢慢走過,收穫著他人獲得生命的喜悅。」
「當我回頭時,看到的是生命的律動與蓬勃。我慶幸,我能如此貼近生命,去觸摸、聆聽、感悟。相信疫情很快就會結束,武漢也一定會恢復原來九省通衢的盛況。等到來年春天,我想帶著家人來武大看櫻花,散步於長江邊,品嘗武漢的美食,看看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孫小燕說。
來源:韓城日報
陝西網韓城站(編輯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