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阻斷疫情AB門戰位上,57歲的他用生命書寫忠誠與擔當

2020-04-01     四川政法聲音

楊大成,1963年10月出生,1981年11月參加工作,1984年5月入警,生前系綿陽監獄特警隊民警,一級警長,一級警督警銜。3月28日,楊大成同志在疫情防控值班期間,突發疾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1時30分病故,年僅57歲。

大成,一路走好!

3月30日,下午2點45分,四川省綿陽監獄監獄長周永貴表情凝重,他整理好警服,戴好警帽和口罩,來到訓練場。這裡,30多名民警已經間隔約一米多遠站隊列好。下午3點,是民警楊大成火化的時間。疫情特殊時期,監獄實行封閉管理、落實隔離要求,大家不能去殯儀館送他最後一程,只能自發用這樣的方式與戰友告別。沒有告別大廳,沒有鮮花哀樂,民警們脫下警帽,低頭默哀。「大成,一路走好。」民警們面朝北方,用最標準的敬禮,送別戰友楊大成。

敬禮,送別戰友,我們的英雄

他倒在了自己最熟悉的崗位上


戰疫期間工作照


民警李錫武是第一個發現楊大成不對勁的人。28日晚上7點45分,民警刁顯軍和李錫武像平常一樣,來到監獄AB門值班室,和上一個班次的楊大成、尹偉進行交接班。「今天一切正常。」楊大成拿出各種登記表格,挨個和刁顯軍進行交接。楊大成身高1米8,體重近200斤,平時性格開朗話也多。刁顯軍身高1米7 ,體重120斤,性格內斂話很少。兩人一胖一瘦,一個話多一個話少,共事9年多早已成了好朋友。

「你看我腿今天是不是比昨天腫了?」楊大成撩起褲腳給刁顯軍看自己的小腿,最近他的小腿有些浮腫,今天太陽穴的位置也有些痛,刁顯軍提醒他記得找監獄醫院的宋院長給看一下。短暫休息後,楊大成背上包走出值班室,向監獄A門走去。

過了會,李錫武打掃完衛生走出值班室扔垃圾。扔完垃圾一抬頭,李錫武發現楊大成依靠在快到A門的角落裡。李錫武覺得不對勁,跑上前扶著楊大成,大喊著他的名字卻沒有得到回應。眼看不對,李錫武趕緊呼救:「快報警,大成不對勁了。」 聽到呼救, 刁顯軍立馬撥打了監獄應急處突電話。大概一兩分鐘後,三名監獄醫生趕到現場,對楊大成進行急救。「120」綿陽第二人民醫院的醫生也很快趕到現場對楊大成進行搶救……

因為不能離開崗位,撥打報警電話後,刁顯軍只能盯著眼前的監控螢幕,了解楊大成的救援情況。監控螢幕里,監獄醫生趕來對楊大成進行心肺復甦;附近的監獄民警沖了過來希望能夠幫上忙;A門執勤的武警戰士拿來墊子;綿陽第二人民醫院的醫生也很快趕到現場對楊大成進行搶救……晚上21時30分,看著醫院醫生來了又走了,他知道大成永遠離開了。

周永貴也在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看到醫生在搶救,他在外來回踱步,心裡只想著:大成身體那麼結實,肯定沒事。耳朵里只想聽到楊大成吐一口氣、咳一聲。幾分鐘後,李錫武走到刁顯軍身旁,說了一句:「大成,怕是回不來了。」這就成了兩人整個執勤夜晚唯一交流的一句話。

從監獄B門到A門之間,短短的16米路,成了楊大成生命最後的一段路。

最後的遺物,手寫的《中國人民警察警歌》


上衣口袋的特別遺物:《中國人民警察警歌》手寫歌詞

在整理楊大成遺物時,特警隊長張文從他警服上衣口袋裡找到兩張紙,疊的像豆腐塊一樣整齊。兩張擦手紙上,一張是楊大成手寫的《中國人民警察警歌》,一張是他寫的戰疫期間監獄AB門執勤的批次和時間。拿著兩張薄薄的紙,看著上面工整的字跡,民警楊林傑濕了眼眶說,他是從老監獄走過來的,他們過過苦日子,到現在還是這樣節省。他不找同事列印,就連抄寫也不用A4紙。

綿陽監獄的前身是新康石棉勞改總隊,始建於1951年2月,地處雅安市石棉縣境內,那時監獄條件十分落後。楊大成的父親是第一代監獄人民警察,受父親影響,穿上警服,成為光榮的監獄人民警察,是楊大成一生的驕傲。1981年,剛滿18歲的楊大成參加工作。2005年,單位整體搬遷到綿陽改名為綿陽監獄,此後,楊大成便一直在監獄AB門工作,今年已是第16個年頭。

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監獄實行封閉管理。2月5日,特警隊長張文在微信群公布參加執勤和備勤的人員名單。考慮到楊大成年齡大了,他並不在監獄前兩批次執勤民警名單中。楊大成一看沒有自己,急了,專門找到隊長和副隊長要求參加執勤。楊大成多次請戰後,監獄同意讓他參加了備勤執勤。

3月6日,楊大成進入監獄,開始隔離備勤。綿陽監獄條件有限,將會見中心大廳臨時改成了隔離備勤民警的住所。大廳里,沒有單獨的房間,幾十個民警住在一起。隔離備勤點只有一個地方可以洗澡,每次只能2個人,大家得換著來。楊大成睡覺要打呼嚕,擔心影響其他同事休息,他便時常抱著棉被睡在自己的轎車裡。身材魁梧的他,其實根本睡不好。當同事和領導問起他,他總是拍著胸脯說:「沒事,罩得住。」

14天隔離備勤結束後他開始隔離執勤。3月28日,他倒在了崗位上。

工作中,他總是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幾年前,一名刑滿釋放罪犯在離開監獄時,將同改的一封信藏在了鞋墊下面。就在他通過AB大門時被楊大成嚴格細緻的檢查中查了個正著。人員、車輛進出監獄大門不僅需要進行安檢,還要填寫多個表格。為了節約紙張,提高工作效率,楊大成常常提出優化建議。幾天前,AB門值班室的廁所堵了,大家找不到污水井的位置無法疏通維修。楊大成一來,就帶著大家找到了污水井……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沒有突出的事跡,36年來,楊大成一直堅守在監獄一線,就像歌詞里寫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

這輩子欠你的情,下輩子我們再做戰友

生前,無數個日夜裡,他守在監控前專注地檢查每一處安全隱患

提起楊大成,李錫武最先想起的2個詞是善良和熱情。因為兩家就住對門,楊大成在生活和工作上,都給了李錫武不少幫助。

和熱愛廚藝、做得一手好菜的楊大成相比,李錫武難得進一次廚房。有一次,李錫武的女兒想吃紅燒牛肉,李錫武便去市場購買食材,正好碰到楊大成。得知情況的楊大成拉著李錫武買肉、買調料,又到李錫武家裡手把手教他將牛肉燒好,然後才回家。去年國慶節,李錫武母親因病住院,其他親戚都不在綿陽,醫院、單位兩頭跑,讓他心力交瘁。楊大成聽說後,主動提出利用年休假幫他上班,讓他安心照顧母親。這一幫就是整整21天。「才還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這10多天,這輩子就欠上了。」李錫武低下頭,嘆了一口氣。

對新民警,楊大成一樣熱情。2019年9月,尹偉考入綿陽監獄。疫情發生後,被暫時調到AB門工作,成了楊大成的「徒弟」。「小尹,吃飯沒有。」每到飯點,他總是叮囑尹偉多吃一點。「你看,如果有違禁品,那麼一般都會藏在車輛的這些地方。「安檢車輛時,楊大成爬高上低,手把手教尹偉,胖胖的他常常累的滿頭大汗。

2011年,楊林傑剛進入綿陽監獄。身材高大的他,一時竟沒有合適的警服。楊大成知道後,發現兩人體型相似,便主動提出將自己的警服暫時先借一套給楊林傑穿。」他拿了一整套,從執勤服到備勤服到多功能服。」楊林傑說,後來他有了自己的警服,本想將警服還給楊叔,但楊大成卻說:「急什麼,等你再多兩套,換洗方便的時候再還給我。」工作里,楊大成也時常幫助楊林傑,看到楊林傑成長了,楊大成替他高興。如今,放在衣櫃里的警服,楊林傑卻再也不能親手還給楊大成了。

痛失至愛親人,讓我們怎能不悲傷

3月30日,楊林傑去楊大成家裡看望時,楊大成的大兒子和女兒告訴楊林傑,以前楊大成一直希望兄妹兩人能像爺爺和自己一樣成為監獄人民警察。「那時候我不懂事,也覺得警察枯燥無味。如今,爸爸走了,我卻無比希望成為爸爸那樣的人。「楊大成的大兒子說,自己想在工作之餘好好學習,爭取成為監獄人民警察。

聽了這話,楊林傑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訴他:」等你考上監獄警察時,我會將楊叔的警服親手交到你手上,我們一起成為楊叔這樣的人。「


親愛的戰友,

很抱歉用這樣的方式認識您

你未竟的事業我們繼續完成

你守護的陣地我們寸步不讓

安息吧,一路走好

我們將用奪取疫情防控的最後勝利

告慰您的英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l1AN3EBnkjnB-0z-E2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