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點贊漢中農業部門,只因前段時間他們…

2019-09-26     漢中發布

關注

我們哦!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前段時間陰雨連綿,

給我市水稻收割晾曬造成很大困難,

市農業部門採取多項措施助力農民秋收。

市農機站在微信公眾號上

發布的稻穀烘乾點聯繫方式一文,

引起了眾多網友轉發關注,

閱讀量破6萬!

近日,雨歇日出,天氣晴好。

我市水稻收割晾曬情況如何?

先前連日陰雨對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有無影響?

能否降低天氣因素對秋收的影響?

9月24日,記者再次到我市部分縣區和市農機中心,進行跟蹤採訪。

「雖然秋收前期連日陰雨,除個別早熟品種和晾曬不及時的稻子有發芽、發黑現象外,雨水對我市秋糧收穫的影響整體不大。」市農技管理站副站長張鴻斌說,近日,連續的晴天,對晚稻收割晾曬十分有利,秋糧收穫應該在不久後結束。

我市水稻種植面積118萬畝左右,截至9月24日,已收穫85.3萬畝,其中機收水稻面積68.59萬畝。部分收割機無法到達的田地,正在組織人工收割。濕稻穀也因近日連續的晴天而得到晾曬。

為應對此次陰雨天氣,市農業部門採取多項措施,把災害天氣的影響降到了最低,最大限度幫農戶做到了顆粒歸倉。一方面,市農業部門深入村莊、田間地頭積極做好與跨區收割機機主們溝通,協調他們待天氣轉晴後,來漢中繼續開展機收作業,並做好機具調度,為雨後搶收做準備。另一方面,市農機站在網絡上公布了稻穀烘乾點信息,方便水稻種植大戶與合作社聯繫委託烘乾事宜。同時,建議引導分散種植水稻農戶,搶抓雨後天氣轉晴間歇期,開展人工收割搶收和攤晾,盡力避免和減少水稻在場院發芽降低損失。截至目前,我市靠烘乾機烘乾的稻穀約有2000噸,其中包括直接收購的濕稻約1500噸。

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夠降低天氣因素對水稻收割的影響呢?據了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可以有效降低天氣因素的制約。「像我們前期公布的穀物烘乾中心,就是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重要硬體設施。」 張鴻斌介紹,水稻種植面積超過5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或者合作社,一旦稻穀集中收穫,僅靠人工晾曬不但成本高且時間緊,就須在附近建烘乾中心。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包括生產、管理、機械、生物、農機作業等工藝流程,作物生長的農藝要求涵蓋了從耕整地、育秧、栽植、收穫、乾燥等機械化操作內容。

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會弱化天氣因素對糧食收穫的影響,使部分農民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發展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行業,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促進農村產業調整。同時,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還可降低糧食的農藥殘留,有利於秸稈粉碎還田,更加環保。

近年來,我市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得到持續開展,機械化耕整田達到95%以上。雖然牛犁田的景象基本上見不到,但距離實現水稻全程機械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張鴻斌表示,現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越來越少,從長遠趨勢來看,專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實施規模化集約化種植是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也是水稻全程機械化發展的重要基礎。

監製:楊建平審核:阮濤

責編:孫崇政 陳敏記者:魏丹 李陽

編輯:李陽 魏丹 任悅 王玉恆技術:魯克良

點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iHMdG0BJleJMoPMYK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