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時報君給大家傳授的幾個日常用車小技巧是否已熟記於心了呢?通過留言區里讀者的反饋,時報君相信大部分車主在日常用車期間對於車輛的愛護還是比較到位的。
今天時報君
再給大家探討一下
使用車輛時需要注意的小問題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上次時報君提到過「冷車轟油門」這種錯誤的熱車方式,那麼正確的熱車該如何進行呢?
先簡單講解一下,何為「熱車」?
我們平常說的「熱車」,並不只是讓車輛「熱起來」,而是讓機油泵開始工作。發動機內部的磨損超過百分之九十是在冷車發動後3分鐘內造成的。
車輛經過較長時間的停放(例如一宿),發動機內的機油已回流至發動機下部的機油底殼內,此時發動機的上半部是處於缺乏潤滑的狀態。當發動機啟動30秒左右後,機油泵才會將機油輸送到發動機最需要潤滑的活塞、連杆及曲軸等部件。
其實在車輛啟動後,原地怠速熱車1分鐘左右,等待轉速從偏高回落至正常數值後便可緩慢行駛上路了,水溫到達90℃之後便可正常行駛。
同樣的,原地怠速熱車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否則可能會導致以下問題:
1、增加油耗。長時間原地怠速,與堵車怠速無異。
2、三元催化器受損。原地怠速熱車時,三元催化器還未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所以尾氣里的有害氣體不能被有效凈化,不僅污染空氣還會導致三元催化器的更換頻率提高。
3、發動機積碳。長時間的原地怠速熱車會加劇發動機內部積碳的形成,積碳會影響車輛的動力性能,加速時車輛會顯得無力,同時增加油耗。
「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不可以原地打方向盤啊!」——教練苦口婆心道。
相信很多車主在學車之時都被教練如此訓導過。在車輛起步或者停車的時候,很多車主為了駕駛方便,加上現在的車輛方向盤都擁有電子助力或液壓助力,原地轉動方向盤的壓力大大減少,便養成了原地打方向盤的壞習慣。
要知道,轉向助力系統僅僅是減輕了駕駛者的操作難度。原地轉動方向盤,由於來自輪胎的阻力很大,轉向助力系統也需要提供比平時多幾倍的工作壓力來輔助轉向操作,這樣會增加助力系統的壓力和溫度,可能造成助力系統漏油等故障,經常這樣還會縮短助力系統的使用壽命,增加故障率。另外,當車輛停下來時,汽車的重量就會全部集中在輪胎上,如果此時在原地打方向盤,那麼本身就負重的輪胎還要與地面進行摩擦,這樣是非常損傷輪胎,畢竟輪胎也只是橡膠製品,經常這樣做,會增加輪胎的磨損程度,影響其使用壽命。
正確的做法是,在車輛啟動的同時,根據車子的速度和方向進行打方向盤,這樣不僅操作起來省力,而且還可減少輪胎與地面的摩擦阻力,避免輪胎受到磨損。
在狹窄的停車位當中,有時候確實也是迫不得已需要原地打方向調整位置。雖然說一次兩次並不會對方向機或者輪胎造成太大的損傷。但是長此以往原地轉動方向盤還是對車輛的部件有損害。因此,無論是老司機還是新手司機,都要養成在車輛動起來才轉動方向盤的好習慣,儘量避免原地轉動方向盤。
相信廣大車主們都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在下車時無意間用力地「嘭」一聲關車門。
那麼大力關車門這種操作對車輛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呢?
首先受到傷害的是鉸鏈和固定器,其次隔音層也會受傷,況且車門被關壞了的話,噪音也會直線飆升。經常大力關車門,也會加劇車門的老化,限位器的鬆動也導致了車門內部件鬆動,而車門因此產生的肉眼看不到的永久性變形,直接影響到車門的壽命。
有時候礙於面子說不得,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就別不好意思說了,畢竟大力關車門,最終傷害到的還是自己的愛車。
那麼正確的關車門方式又該是如何的呢?
下車後,將車門推送到離車身10-15公分的位置,然後再稍微用點力關上車門即可,也可以慢慢地退,直到門關上再鬆手。畢竟車門關不關得緊是根據車門內隔音棉、密封條和防撞阻尼的工作狀態決定的,適當的力氣就足夠,不需要使用怪力哦~
關於機油增多以及機油乳化的問題咱們已經是屢見不鮮。機油增多是在特定的工況和使用條件下所有汽車都會出現的常態。
發動機工作時,會有部分可燃混合氣和燃燒產物,包括廢氣、水汽、不充分燃燒的油氣等等高溫氣體。當這些高溫氣體通過活塞環間隙進入到曲軸箱後,尤其是在冷機狀態下,曲軸箱與燃燒室的溫度差會導致高溫氣體的部分凝結。而在發動機在低溫下運行時,還會有部分液態的燃油直接漏入曲軸箱內和機油混合,這些多餘成分長時間的和機油在曲軸箱內混合,必然會導致機油加速變質以及機件的腐蝕。
出現機油增多的朋友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駕駛習慣,是不是短途,短時間,0熱車,而且燃燒不完全時會導致濕壁的現象。如果是混動車型,短途暴力駕駛也會產生濕壁現象。由於汽油易揮發,活塞氣環,油環沒有100%的效率,隨著氣缸壁上的油越來越多,會滲進油底殼。
解決方法還是大家的駕駛習慣,熱車啟動,勻速行駛,避免急加速急剎車等行為能緩解此類現象。
曾有一段時間,時報君發現自己愛車的雨刮器怎麼刮也刮不幹凈前擋風玻璃上的水漬,刮完之後還依稀有一種朦朧感存在著,尋思著這雨刮器也是剛更換了沒多久,咋這麼快就「不行」了呢?要知道,前擋風玻璃就是車輛的「眼睛」,開車的視線可是非常重要的。
經過時報君的一番探索,發現雨刮器刮不幹凈不一定代表著雨刮該更換了,也可能是因為玻璃上覆蓋了一層油膜。
回想一下,那段時間時報君在洗完車後都是用普通自來水代替玻璃水加註到玻璃水箱裡去,原來問題出在這!汽車玻璃上都是有一層油膜的,一般在開車的時候是看不到的,只有在下雨的時候,使用雨刮器了才會發現。油是不能溶於水的,所以會出現模糊的感覺。別為了省錢或者省時,進而用自來水代替玻璃水,雖然玻璃水錶面上看可能沒有機油、剎車油那般重要,但是對擋風玻璃而言,玻璃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能夠清潔擋風玻璃,還能夠潤滑、除塵、抗靜電。如果長期使用自來水代替玻璃水的話,那對擋風玻璃的損害是非常大的。
聽時報君叨嗑了這麼久,是否發現挺多用車小問題都是可以自行解決的呢?只要掌握良好的用車習慣,以及能自行診斷出一些小故障小問題,就無需頻繁去4S店處理,可謂是省時省力省錢。很多用車的小技巧都是需要自己積累的,在用車的過程中對自己愛車更加了解,這樣在車輛出現問題的時候,能選擇正確省時的辦法進行處理。那麼對於用車還有什麼疑問及技巧的,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參加本輪留言集贊有獎活動請前往微信客戶端搜索《時報車談》微信公眾號,關注並進行文章留言。注意!!!抽獎活動在微信公眾號端進行哦~
留言集贊有獎活動規則:留言區集贊(以留言集贊最多勝出,相同票數以用時最短勝出);
留言集贊有獎活動時間:即日起至4月10日晚20點截止。
公布時間:4月11日晚21點。
(結果公布後由信息時報工作人員通知幸運讀者並郵寄禮品,本報包郵哦)
獎 項
一等獎(1名)車載冰箱
二等獎(2名)太陽能車載空氣凈化器
三等獎(3名)車載加濕器
註:具體獎品顏色以實物為準,本次活動解釋權歸信息時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