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懂歷史的人,永遠是個孩子!本文由百家號作者世界經典奇聞原創首發,歡迎關注轉發,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
曹操要殺呂布,呂布說一句話讓他防一人,曹操不以為然結果很後悔
三國時期算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傳奇的一個朝代,究其本因,想必還是因為三國小說的演繹吧,小說將歷史藝術化,也因此三國在歷朝歷代都反覆被人提及,在對三國歷史和書籍的反覆研讀之後,不少人開始深究起來三國中的每個細節。今天小編要講述的則是在呂布臨死之後,對於三國未來的預言。他告誡曹操一定要防備一人,曹操不以為然,但是,在後來曹操後悔的時候,一切已經太晚。
或許有的人認為呂布實在算不得一個可信之人,畢竟在三國中,這位猛將實在是名聲不好,這位虎將可以說實力堪比項羽,只可惜項羽固然最後身敗,好歹留下一個不過江東的西楚霸王悲情形象,而呂布卻是成了多人口中的三姓家奴,這都是因為他先後在丁原董卓袁術其下效力的往事。事實上,這不過是當時有能力又不甘心屈服於人下的英雄的作為罷了,誰又不想自己干一番大事業出來呢?
只可惜,最後這位呂布還止步徐州,在和曹操交戰中被擒,最後這位可以以一擋多的虎將早早被殺。在臨死之前,這位戰神卻是對曹操說,大耳賊劉備不可輕信,這其實也是對曹操的告誡,只可惜曹操卻是並沒有信任他的好言,毫不在意之下最終卻是醒悟呂布對自己的告誡。事實上,呂布之所以對劉備如此仇恨,而且直接向曹操勸解,也是有所原因的,首先我們來看呂布的被擒過程。
在曹操攻打呂布的過程中,呂布卻是隱隱已經呈現出敗勢,因為呂布雖然勇猛非凡,但是他的性格卻是決定了他做不了一國之主,他的性子很是多疑,命令反覆無常,在這樣的統率之下,旗下士兵自然是如同散沙,而呂布的不少部下更是想要逃脫已經必敗的呂布。在呂布落敗幾次之後,便是有不少下屬逃走,在自知不敵之後,呂布也是乾脆讓手下部下將自己的頭顱送給曹操,可是部下自然不肯,呂布只有自己親自率領大軍投降。
本來,呂布以為憑藉自己的能力,就算是投降於曹操手下,也一定可以獲得一番地位,絕對不至於碌碌無為,或者被曹操殺了頭,但是曹操在猶豫不決之中卻是請求劉備給自己一個意見,其實,這也就是在給自己添一個仁義名聲罷了,曹操自己雖然有過收留呂布不殺之的想法,卻也是再次回想起呂布前幾次投靠主公的結局,而自己提出來不管不顧,直接殺了對方實在是落得一個壞名聲,所以他才把惡人讓給了劉備。
劉備雖然知道對方的想法,卻也是因為寄寓人下,不得不說,此人多次叛主,實在是不能親信,而曹操也是順水推舟,殺死了這位猛將。事實上,在英雄輩出的三國,呂布實在算不得什麼惡人,他只是一個被多方勢力利用的棋子罷了,真正決定呂布作為的還是他背後的執棋人罷了,陳壽在三國志中對於這位猛將有過輕狡反覆的評價,只不過,呂布的幾次背叛實際上都是事出有因,而他都是被利用罷了,實在是不見得被如此惡評,而他最大的污點自然就是殺死丁原的事情。
在小說中,對於呂布殺丁原便是痛罵一番,而在歷史上不少讀者和學者都是對其一貶再貶,呂布這個名字似乎就代表了小人的含義。但是,在當時的情形之下,其實丁原之死不可避免。當時朝廷中宦官和外戚彼此之間爭鬥不休,而何進給出的建議式召集四方豪強,逼迫太后殺死十常侍,這時候的四方豪強便是指丁原背後的并州以及董卓背後的涼州。而在當時,董卓讓呂布誅殺丁原,卻也是有根據。
當時的董卓控制了朝廷和皇帝,他直接讓漢少帝下令殺死丁原,呂布便不可以反抗,因為當時的呂布其實不是丁原的私人武裝,而是東漢官員,皇帝有令,自然是應該遵循。另外董卓和呂布都是出自并州涼州,這兩州相近,而他們都是一樣起於貧賤,自然是有更多的共鳴。最後一點則是呂布進京之後的作為,他不是縱容手下行惡,反而是提拔有才之士,而自己的部下不少還是小官員,再加上幾次為被誣官員平反,自然是讓人想要跟隨其後。
所以,呂布先跟隨董卓,後又因為他的真實面貌暴露而殺之都是事出有因,所以呂布幾次背叛都是事出有因,至於劉備對於呂布的落井下石其實也是有原因。首先,呂布曾經對徐州動過心思,自然讓劉備內心懷恨。第二則是呂布本身的戰力,呂布勇猛非凡,如果他加入曹操,然後為其全力效力,自然是會幫助曹操大敗敵人,在劉備此時,其實已經拿曹操當自己的假想敵,所以他不可能希望曹操繼續強大下去,因此曹操聽信劉備而沒重視呂布的告誡,無疑是曹操最後悔的一件事,養虎為患還放虎歸山!
只可惜,呂布一生勇猛非凡,卻是因為自己的性格最終落得一個悽慘下場,他的猜忌以及猶豫性子讓呂布接連落敗,就連手下的忠臣之士也是接連被誤解,所以從某種程度上,呂布和項羽很是相似,而項羽當初也是因為自己的猜忌心思和亞父產生隔閡,最終自己落得一個兵敗下場,相比於曹操,這位猛將實在是算不得惡人,只可惜後世卻是對起其過於嚴苛,以至於將其形容成了一個大惡之人,那麼,大家怎麼看待呂布此人呢?
歷史是一個永遠沒有結論的話題,值得每一個現代人去仔細品味,這裡只是世界經典奇聞的一些個人觀點,真理還需大家自己品讀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本文由世界經典奇聞原創,歡迎關注,與你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