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風景是最自然的

2019-09-29     金色陽光文學



最美的風景是最自然的

蒹葭蒼蒼,在水一方

李俊偉

28日下午,從石門別公堰歸來,本來打算去高速路北的石斛金釵基地參觀一下,順便買幾株回來栽種。



可惜「小扣柴扉久不開」,空房不見人。



遂沿著石門至縣城的濱河路而行,行至高速路口北時,夕陽西墜,晚霞滿天,霞光鋪滿鸛河水面。



鋪著霞光的河面紅艷艷的,水波蕩漾,如同點點金光在水面上跳躍。背光的部分青藍交映,宛如翡翠。頗有「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之感。



驀然間,一個熟悉的剪影在眼前搖曳,定睛一看,啊,是「大蘆葦」。我們這裡稱之為「棒棒杆」,它的上端細稈成熟後叫「梃子」,可以做成蓋鍋的鍋蓋、擺放餃子等東西的蓋子……



一大叢大蘆葦身姿挺拔,舉著毛絨絨、白里透粉的大穗子,在霞風中搖曳生輝,那景色讓人陶醉。



我駐足觀賞了一陣子,便走近了來看,當走近之後,往鸛河兩岸看去,一下子驚呆了。原來,這裡不是一叢,而是兩叢、三叢……好多叢呀,兩岸全是,一叢連著一叢、一排挨著一排,一直向河對岸延伸著,全都盛開著花,白的、粉紅的,在霞光中熠熠生輝,場面甚是闊大雄渾。



一時間,覺得這蘆葦叢的確可以稱得上「驚艷了時光,溫柔了歲月」。這麼美的景色,原來怎麼沒發現?



看著河對岸一叢一叢的蘆葦,不由得想起《蒹葭》這首詩來。「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於是便覺得,這蘆葦會不會就是詩經《蒹葭》中的蒹葭呢?



拿出手機,打開「形色」,對著「蘆葦」一照,出來了,原來,這不叫蘆葦,叫「蒲葦」。



介紹很詳細,還配詩呢!「蒹葭」是有了,可惜沒有「伊人」。正在這時,一隻白鷺(應該是白鸛鳥吧)從水面掠過。哇塞!「落霞與孤鶩齊飛」呀!可惜,還沒來及拍下來,它就落到對面的樹上去了,去找它的「伊人」了吧,樹上落著七八隻,就是不知哪個是它的「伊人」?



無論我們眼中的「蘆葦」(蒲葦)叫什麼,它的剪影都深深地烙印在童年那朦朧的歲月里,它就是我們心目中的「蒹葭」。



欣賞著這壯觀靜美的一幕,覺得所有的形容詞都變得蒼白起來,還是用手機定格下它的美吧。



最美的風景是最自然的!



在朝霞滿天或夕陽西下的時候,有空了,你也可以去看看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g0Dgm0BMH2_cNUg7CE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