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元謀:聚焦群眾痛點「五統一」讓元謀菜農笑開顏

2019-11-22     中國網城鄉中國

「成交!」伴著拍賣師的小木槌落地,掌聲響了起來,文雪娥最終以15.8萬元的高價,在激烈競爭中贏得了自己理想的貨位。在不久前舉行的元謀能禹蔬菜批發市場貨位公開拍租會上,市場的52個貨位最終以501.8萬元招租,相比2018年的165萬元增長2倍多。

貨位的成功招租,僅僅只是元謀果蔬實行「五統一」機制整治規範果蔬市場秩序以來的一個縮影。緊密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元謀縣持續聚焦「三農」難點,群眾關注哪裡,主題教育的「靶點」就指向哪裡——針對群眾最關注的果蔬交易混亂問題,當地及時成立元謀縣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創新實施統一交易、檢測、包裝、結算、物流的「五統一」機制,下狠力出重拳全面規範果蔬交易秩序。

「以前,能禹蔬菜交易市場存在著環境髒亂差、交通擁堵、占道經營、菜商拖欠代收人菜款、代收人拖欠菜農菜款、不法分子惡意壓價、強買強賣等影響交易秩序,阻礙市場發展的突出問題。」元謀縣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凱鑫表示,傳統產銷模式成為制約元謀果蔬發展的「瓶頸」,嚴重影響了全縣農業經濟發展。

緊盯「靶點」,規範先行,元謀縣先後出台《元謀縣果蔬交易「五統一」工作方案》《元謀縣果蔬交易市場划行規市實施方案》系列制度。從市管局、農業農村、交警、城管等7家部門抽調33名人員組成綜合執法隊,開展蔬菜交易秩序專項整治。投資100萬元對能禹蔬菜批發交易市場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在全縣範圍內指定能禹、黃瓜園等6個果蔬交易點,實行划行規市,統一交易;在依託能禹蔬菜交易市場質量檢測中心開展蔬菜檢測基礎上,與農業檢測、植保、執法大隊等站所聯合行動、共同監管,嚴格執行農產品市場准出制度。在市場設查驗點,凡拉出市場銷往全國各地的農產品,須送樣品到檢測中心統一檢測,開具檢測報告,交到查驗點蓋章之後方可放行;探索「公司+企業+菜商」合作共贏模式,明確縣內包裝物資生產企業所製作的包裝箱、包裝袋全部統一規範為元謀品牌地理性標識,實現統一包裝;投資20萬元新建電子結算中心,投資30萬元引進先進電子結算系統。收購商和菜農通過在結算中心辦理IC卡,與銀行卡實時同步關聯,依託計重設備和交易終端,刷卡完成交易,實現統一結算。結算系統精準解決了蔬菜銷售統計、現金交易風險等問題,切實保障了菜農切身利益;清理整頓物流貨運公司30餘家,探索果蔬物流外包的統一物流新格局,著力構建以能禹為中心,集農產品批發交易、加工倉儲、冷鏈配送、物流運輸、電子商務、安全朔源以及配套商務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交易集散平台。

11月19日,正在忙碌著的來自昭通從事蔬菜交易的菜商安康說,自己在能禹市場收菜八年多了,親眼目睹了這些年來元謀縣委政府為了果蔬產業發展所做的努力,成效很明顯。「特別是上個菜季, 打掉了一批惡霸、菜霸,讓我們從以前的人心惶惶變成現在的放放心心。」他感嘆連連:「現在,『馬路市場』不見了,基礎設施改善了,電子結算交易方便了,真得為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好作風點贊!」

「五統一」實施以來,元謀縣成功打掉了以宋某某為首的「菜霸」惡勢力犯罪團伙,整治占道經營、沿路私設收購點、隨意擺攤設點等亂象累計558起,取締454起,宣傳教育1931人;整治亂停亂放車輛200輛,處罰115輛,宣傳教育520名駕駛員。全縣果蔬交易市場秩序顯著改善,強買強賣、欺行霸市、坑農害農的違法犯罪行為全面消除,為廣大菜農、菜商創造了更加規範有序、便捷高效、安定和諧的交易環境,有力促進元謀縣綠色果蔬產業健康發展和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以前來能禹市場賣菜,在半路上就有人攔著買,不僅把菜價壓得很低,給的錢還會有假錢,很鬧心。」物茂鄉大雷宰村菜農李美軍樂呵呵地說,現在市場規範了,可以把貨直接拉到市場上來賣,哪家給的價高就賣給哪家,收菜老闆直接把錢轉到自己銀行卡里,也不怕收著假錢了,「市場乾淨了,累了還可以去結算中心休息,市場整得好,我們賣的也舒心。」今年,李美軍種了20多畝粉果大番茄,每畝產量可達6.5噸,銷售價在2-3元之間,除去成本外,有15萬左右的純收入。

據悉,元謀冬早蔬菜外銷量占全省冬春蔬菜出省外銷總量的四分之一,2018年交易量達60萬噸,交易額達17億元,遠銷全國220個大中城市和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多個東南亞國家,成為雲南省最大的冬早蔬菜主產區和全國南菜北運重要基地。在這個「金沙江畔大菜園」裡面,菜商「錢袋子」鼓了,菜農笑開了顏.....(李東炎 段衛麗 楊凱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eu2km4BMH2_cNUgLG0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