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大白菜的栽培技術要點,咱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9-07-16     北方新農村

秋季大白菜種植應根據市場需求選擇適宜品種,針對不同的天氣狀況,採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控制或減輕病害發生,實現連年穩產、高產。

一、選用優良抗病品種:

北京新三號,京秋一號,津綠75號,津秋1號,遼白12,遼白21,水師營10號,水師營91-12號,CR凱碧特,CR翠貝特,珠峰,金碧青,黃心旺。

二、整地起壟:

大白菜的生長期長,生長量大,需要營養較多,因此要重施底肥,每畝可用腐熟有機肥肥3000-4000公斤,三元復合肥75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硫酸鋅10公斤。如果土壤偏酸,地勢低,曾發生根腫病的田塊,每畝需施石灰100-150公斤。施肥後深翻細耙,做到土地平整。

三、適期播種:

1.播期:遼寧省地區適宜時間為7月25日-8月1日。

2.播種方法:大白菜一般都採用直播。株距為40厘米,行距為55-60厘米,每畝種2000-3000穴,每畝用種量為50-100克,播後用細土平穴,再略加鎮壓,使種子和土壤密接。

3.播種後管理:水分是種子發芽的重要條件,播種后土壤必須有足夠的水分。除播前灌水、播種後立即灌水外,在芽出土前和剛出土後,可在播穴(播條)兩側臨時開窄溝澆灌小水,不能直接向種子或幼芽灌水,以免種子、幼芽被沖走,或造成土壤板結。直播的幼苗最伯烈日曝曬和土表溫度過高。為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根據大白菜種子播種後大約48小時出土的情況,把播種安排在傍晚進行,這樣第三天傍晚幼苗出土,可經過一夜的鍛鍊,再接受日照。

四、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在3-4片葉期進行第一次間苗,5-6片葉期定苗。間苗、定苗時儘量不要傷根,以防根系發生軟腐病,每畝保苗2000-3000株。

2.中耕除草:結合間苗進行中耕除草。間苗後澆清水糞定根提苗,在澆水或雨後適時中耕,防止地面板結,促進土壤通氣,並清除雜草。這時中耕應淺,一般以鋤破表土為度,深度約為3厘米,切忌中耕傷根。在定苗之後的中耕除草,深度約為5厘米,需掌握遠處宜深,近苗處宜澆的原則。中耕過深會傷根,大白菜根的再生能力很弱,傷後不易恢復生長,且容易引起發病。

3.水肥管理:

幼苗期:幼苗期植株生長總量不大,約為最終重量的0.41%,因此對水肥的需要量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

蓮座期:白菜根系根系的大量發生和葉片生長量驟增,這個時期必須加強肥、水管理。在蓮座期提高施氮量,並配合適當的磷、鉀肥,施肥量8-10公斤。

結球期:重點在結球始期和中期,即所謂「抽筒肥」和「灌心肥」,這兩次肥料都要用速效性的肥料,並須提前施入。一般在開始包心時立即追肥,每畝施硫酸銨8-10kg,或尿素5-7.5kg。

4.病蟲害防治:白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和軟腐病,出現病株後要及時拔除。防治霜霉病時,可在其發病初期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70%霜霉威乳油600倍-800倍液,或50%瑞毒霉錳鋅600倍液噴霧防治。對軟腐病可在1%新植黴素可濕性粉劑2500-4000倍液噴霧防治,或20%噻森銅懸浮劑500-1000倍液,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也可用農用鏈黴素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白菜主要蟲害可選用除蟲菊素,甲維鹽,吡蟲啉,高效氯氰菊酯等藥劑。


來源:遼寧農科、本文由北方新農村編輯整理髮布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eX2C2wBmyVoG_1Z-H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