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市場31日休市,規劃建設煙台新天地

2019-07-28     煙台晚報

煙漁紅利市場的搬遷、改造是近期港城市民關注的熱點。昨天,記者從煙台海上世界項目推進專班獲悉,紅利市場將於7月31日下午休市後正式暫停開放並騰空場地。與以往坊間盛傳的「紅利市場將徹底結束歷史使命」不同,據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作為煙台海上世界項目的重要一環,在將來的建設中,海上世界項目延續煙台傳統紅利漁市的商業旺地,規劃建設煙台新天地。

改造後的煙台新天地既承接和提升了原紅利漁市的商業功能,又展現出新時代煙台的新風貌,成為煙台又一張城市名片,形成煙台商業文化新地標

紅利市場31日下午全面休市

未來會以全新的面貌與市民見面

「紅利市場7月31日下午休市後,我們將採取措施對市場進行封閉,未來一段時間內,紅利市場不再對外開放,直至改造升級後,生態、衛生且具有品質的商業綜合體重新營業。」 煙台海上世界項目推進專班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情況。

紅利市場是煙台市區最大的綜合性市場,自1998年運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早已與煙台人的生活融為一體。但是,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繁華的紅利市場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中心城區形象的一大短板。紅利市場作為一處「露天市場」,由於缺乏有效監管,存在著停車秩序混亂、占道經營等現象,市場內消防設施不全,安全隱患突出。市場內環境衛生狀況令人堪憂,衛生保潔不到位,垃圾雜物亂堆亂放,操作台清理不及時,尤其到了夏天,市場內蔬菜果皮遍地,污水橫流,「四害」孳生地較多,蚊蠅密度大。長時間的露天經營也帶來各種城市管理問題,影響了北馬路車輛通行,大清早叫賣吆喝聲不斷,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

「紅利市場不僅僅是個市場那麼簡單,對煙台這座城市,紅利市場已經發展為城市的一個文化符號,因此,煙台海上世界項目將延續煙台傳統商業旺地,未來會以全新的面貌與市民見面。」 海上世界項目推進專班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煙台新天地商業綜合體將

借鑑神戶港、海港城成功案例

「海上世界項目規劃的商業綜合體不僅面積大了,未來的功能分區也會更合理、更全面、更生態,不僅是個漁業市場那麼簡單,也會成為市民生活商業休閒的好去處。」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海上世界項目規劃前期將煙台傳統漁市和開埠文化融入其中,同時借鑑日本神戶港、香港海港城的成功規劃案例,吸納生態漁市的設計理念,將該區片功能定位為商業商務、旅遊觀光、餐飲及購物為一體的商業風情街區。

記者從規劃方案中了解到,在太平灣位置,將打造傳承煙台山文化的風情文化街區,與煙台山景區和舊領事館相呼應。沿海邊將設置草坪公園和海濱綠道,搭建煙台獨一無二的多功能戶外舞台,串聯文化建築的濱水空間,通過濱水休閒步道,開啟煙台開埠文化的時光之旅。

未來的煙台海上世界項目將依託綜合交通樞紐和城市中心區兩大功能主題,凸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歷史地位,形成具備會展商務辦公、居住、公園、酒店、商業、休閒娛樂、交通及停車系統等功能的綜合功能體系,帶給城市新框架、新形象、新旅遊、新動能等一系列變化,也帶給每一個煙台人享受紅利的機會。

紅利市場老業戶分流

遵循自願原則

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紅利市場現有網點戶400多戶、固定攤位600多戶,加上散攤共有一千多戶業戶,考察新址要從硬體、軟體等多方面篩選。

「風風雨雨這麼多年,我們和市場業主有了深厚的感情。大局當前,絕大多數業主都能表示理解,為了城市建設的大局全力配合海上世界項目的推進。」煙台漁業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對市場業主負責,他們先期多次考察其他市場,幫助業主進駐新市場:「為了對業主負責,我們前期在對接市場的選擇上有硬條件,比如一定要有合法的證件,不能是違建市場;其次一定要有長久的規劃,為業主的經營創造穩定的條件,積極為業主爭取優惠的入駐政策。」

為切實做好業戶分流安置,芝罘區通過全面考察和分析研判,在綜合考慮承載能力和距離的基礎上,篩選出11家市場作為分流備選方案,最大程度滿足紅利市場商戶的分流需求。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為加快搬遷進程,芝罘區市場監管局已開通綠色通道,簡化辦事手續,對紅利市場內商戶登記註冊或變更地址開啟便捷式服務,同時提醒廣大商戶儘量到正規的市場進行經營。

來源丨YMG記者 唐壽銳 攝影報道責編丨張寧 審核丨王曉

聲明:「煙台晚報」微信公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歡迎私信聯繫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dwpPGwB8g2yegNDcQ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