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青島23歲公交駕駛員上崗第一天體驗「火熱生活」

2019-07-25     青島大眾網

王錚駕車。

車出發沒多久,王錚就滿頭大汗。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7月24日訊(記者 劉宇昕)大暑之後,青島最高溫達到了36℃,很多市民躲在空調屋裡都不出來。但仍有一些人,為了運送乘客,冒著高溫酷暑,堅守在崗位上。24日中午,大眾網記者跟隨364路公交駕駛員王錚,從南豐路到十梅庵公園轉了一圈,車廂溫度從36℃飆升至46℃,記者也體驗了一把高溫下公交車駕駛員的「火熱生活」。

23歲公交駕駛員首次體驗「暑運」

24日上午,大眾網記者來到青島公交市北巴士第六分公司,乘坐364路車從南豐路發出駛向十梅庵公園,雖然已經過了乘車高峰期,但是車廂中的乘客依然不少。車上溫度計顯示,此時的車廂溫度已經達到了36℃。1996年出生的王錚作為今年公交集團新招的駕駛員,首次參與「暑運」,本身就皮膚黝黑的他經過兩個月太陽的炙烤,黑了好幾度。在成為公交駕駛員前,王錚從事過兩年的計程車司機的工作,他說來公交是因為喜歡駕駛公交車,但是首次暑運就讓王錚備受挑戰,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悶熱到懷疑人生。」

「以前開計程車的時候,雖然也很曬,但在車裡可以開空調。現在改成開公交了,就真的沒有任何遮擋了,太陽直直的照在身上,仿佛裹了一床棉被。特別是堵車的時候,因為車停下的時候,一點風都沒有。」王錚擦著汗對記者說。

從始發站開出後,乘客也越來越多,車廂里的溫度也越來越高,此時記者早已汗流浹背。「一天衣服能濕好幾次,濕了又干,乾了又濕,現在都習慣了。而且現在作為實習駕駛員,精神要保持高度集中,這一集中出的汗就更多了。」王錚表示:「實習快兩個月時間了,我覺得早晚尖峰時段人多的時候最熱,感覺像免費蒸桑拿了。頭頂的風扇吹的都是熱風,而且吹的都是一個地方,時間長了容易頭暈,所以我也學著老駕駛員們,在脖子上搭一條濕毛巾,既吸汗又降溫。」王錚笑著說到。

遇到路口等紅燈,王錚趕緊拿毛巾擦一擦臉上的汗。乘客蔡先生說:「我們坐車都熱得頂不住,司機師傅一邊要忍受著高溫,一邊還要把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確實很辛苦。」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運行,車輛到達了十梅庵公園。把車停穩後,王錚趕緊拿起水杯咕咚咕咚喝了兩大口水,記者看到,此時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已經達到了46℃。

綠豆湯、清涼油常備 心情「防暑」是關鍵

王錚駕駛的364路線由南豐路發往十梅庵公園,全程接近42公里,途徑居民區、早市眾多。每天要跑3趟、6個單程,根據排班安排,每天早晨大約6時左右發車,收車的時候就到了下午三點左右。每天中午到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候,天氣熱,人就容易煩躁。保持一個平穩良好的心態才是關鍵,王錚說,要學會自我調節,不但要防止身體中暑還要防止心情中暑,「心靜自然涼」就是這個道理。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還要保證乘客的安全,必須調節好心情。王錚告訴記者,入夏以來,公司在高溫天氣也為駕駛員們準備了礦泉水、西瓜和綠豆湯,發放了清涼油等防暑用品,讓駕駛員的身體也解解暑。

364路公交車一個單程有30多個站點,每到一站,王錚都是停靠車站、上客、再啟動車、發車,站點人少的時候需要40秒,平均每個站點需要一分多鐘。不堵車的時候一個單程需要一個多小時,遇到堵車的時候,時間都沒法估量。所以每次到達十梅庵公園車站,不管是不是飯點,就得立刻往回返。作為一名實習駕駛員,王錚現在還沒法獨立駕駛公交車,必須由師傅跟車指導,王錚的師傅馬玉傑說:「看著王錚就想起了當年的自己,因為當年我第一次駕駛公交車的時候也是23歲,這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而且王錚作為一名年輕駕駛員能虛心接受師傅的指導和建議,希望他能在駕駛崗位乾的越來好。」

中午時分,記者跟著王錚回到了南豐路場站,為了保證車廂乾淨衛生,一趟下來,不管天氣多麼炎熱,王錚都要檢查一下車輛,打掃一遍衛生。在簡單清掃車廂衛生後,王錚才走進職工食堂,急匆匆的吃了起來。「有的時候遇到路阻車都壓在路上,根本顧不上吃飯,喝兩口水就發車了。」短暫的休息之後,王錚與師傅準時將車輛從站點發出,再次踏上與這段熱浪相伴的旅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_cOKGwBmyVoG_1ZBe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