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體操冠軍李某鵬退役後,和美國姑娘李安琪喜結連理。後來,李某鵬帶自己的女兒奧莉參加了一檔叫《爸爸回來了》的綜藝節目,曝光了李某鵬與孩子相處的情節,被許多網友稱呼為「最靠譜老爸」。節目中,有一個細節,女兒奧莉發脾氣之後,李某鵬沒有直接打罵,也沒有立刻說教,而是讓女兒背對著自己站立,待奧莉徹底安靜下來後,李某鵬才開始和女兒再次溝通。
其實,李某鵬使用的教育方式在美國是非常流行的,用英語來表示就是「time out」。這個單詞原意是「暫停」,這裡可以引申為「計時隔離」教育方法。看過美劇的朋友們可能會注意到,當孩子太過淘氣時,或者犯錯時,家長總是會對其說,「回你房間去!」也是應用這種方式的一種表現。
當這種教育方式被引進中國之後,許多家長將其視為無所不能的寶典,甚至加以演繹,還與中國的國情加以融合,警告孩子「不聽話就把你關進小黑屋」,其實,說出這句話就已經背離了「Time Out」教育法的初衷,那麼,中國家長都會對這種方式產生哪些錯誤的理解呢?
一、中國父母對「Time Out」教育法錯誤的理解
1、「Time Out」法是以幫助為出發點的,而不是懲罰
這種方法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建立正確的自我調節能力,家長只是給孩子提供了場景,或者是方式,可以是對著牆壁站,也可以到小屋裡,可不是「小黑屋」。當孩子經過激烈的情景衝突之後,很容易被自己的不良情緒所誤導,此時,立即對其進行批評或者教育效果都不會太好,因此,選用「Time Out」這種方式幫助孩子平靜心情,之後,還是有後續講道理的環節的。
2、「Time Out」法需要在平時鋪墊,而不是突然實施
家長需要在平時對孩子的情緒管理進行引導,告訴孩子,在什麼情況下,家長要使用「Time Out」法,其好處或者是目的是什麼,只有孩子內心有過這種概念的灌輸之後,才不會因為家長實施了,覺得非常唐突而無法接受,家長事先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孩子也易於理解家長的行為。
3、「Time Out」法忌諱不分場合地實施
孩子雖然小,但也是要顧忌面子的,這種方式適合在家中實施,公開場合就算了,並且還不能讓孩子感覺到是被孤立了,時間上也適當控制下,對於小錯,可以時間短些,嚴重的錯誤,就要適當長些。若孩子犯倔了,不願意單獨待著,家長可適當延長一分鐘時間,讓孩子逐漸反省。
「Time Out」法不是讓家長提醒孩子過去的不當行為,而是為孩子提供了一次調整情緒的機會。所以,家長不能將其作為萬能的工具來使用,更不能夾雜著冷暴力的傾向。比如,真的將孩子關到沒有光線的屋子裡,或者長時間地不理孩子,家長企圖使用這些冷暴力的方式來讓孩子聽話,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二、利用冷暴力讓孩子「聽話」,讓娃很受傷
1、孩子養成孤僻的個性
孩子長期處於家長冷暴力的籠罩之下,內心是孤獨的,無法向別人述說自己的苦衷,只能憋在心裡,這樣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心靈上的折磨,長久以往,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沉默,會形成孤僻的性格。
2、孩子自卑之心加重
在冷暴力的處理下,孩子會逐漸地產生一種不安全的感覺,他會認為家長對自己不理不睬,是放棄了自己的表現,自己沒有人要了,沒有人愛了,在安全感消失的同時,自卑之心也會愈加嚴重。
3、孩子的脾氣變得暴躁
與安靜的孩子形成對比的是,某些孩子面對實施冷暴力的家長,反而更加激發起孩子想要獲得家長關注的心理,因此,孩子會想方設法地表現自己,而當孩子的心智還沒有完全發育好之時,孩子的行為往往會走極端,發脾氣、易於暴躁,這種表現就可能會越來越多。
所以,家長們面對熊孩子,不能採取單純地「關小黑屋」的方式來管教孩子,而需要綜合考量。從明星們已經公開的教育方式中,家長們可以更加生動地理解這種「Time Out」教育法,只有家長在理解的基礎上合理運用,才能營造出更加舒適的環境,幫助孩子成長。
三、正確運用「Time Out」教育法,給孩子更加舒適的環境
1、家長的態度很關鍵
剛才提到過,家長若是想實施這種方式,開始時就要和孩子溝通好,建立互相信任的聯繫,當孩子確實違反了事先確定好的規則之後,家長要嚴厲地指出孩子的錯誤,並且執行「Time Out」。但在結束後,家長要恢復和藹的表情,並且要以關愛的態度和孩子講解讓孩子暫時隔離的原因,讓孩子感受到,家長不是不愛孩子的。
2、選擇一種不易產生誤解的隔離方式
家長可以和孩子事先約定,在牆壁前站立,還是在專門的凳子上坐著,不論哪種方式,都是要營造出一種不是孤立孩子的環境,即便是回到了孩子自己的屋子裡,環境也必須是明亮的,晚上可以開燈,讓孩子有一種安全感,不至於產生被家長拋棄的心理障礙。
3、避免孩子產生誤解
在孩子眼中,哪怕是家長說重了一句話,可能都會產生與家長不同的理解,對於「Time Out」也是如此。若孩子認為這是家長一種變相的懲罰,就背離了原先家長實施的目的。家長要在前幾次實施這種方法後,及時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只有弄清楚孩子的內心之後,實施才有效果,孩子也能心服口服。
綜上所述,舶來的理念可以應用,但要將其精髓消化後方可。若家長因理解有誤,採用了不當的冷暴力,只會造成親情的疏遠,而營造一個舒適的「Time Out」時間,確實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家長在實施時,還要結合自己孩子的性格來進行調整,方法是固定的,但孩子卻是不一樣的。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當孩子犯錯之後,您會採取這種「Time Out」教育法嗎?您對這種方式有何想法呢?您又有哪些更好的方式呢?歡迎您積極留言,參與話題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ZW3CnEBiuFnsJQVcvO0.html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