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情況是主力在洗盤,千萬不能賣出!(圖解)

2019-08-06     股經匯

養股與賣股

道生之,德奮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投資者要運用炒股之道買入股票,用理性投資理念養股,股市運行會使它呈現各種形態,大勢來臨必然促其成功。所以,投資股市不能不遵從炒股之道,不能不以理性投資理念為貴。

炒股之道之所以受尊崇,理性投資理念之所以珍貴,就在於它不受非理性干涉,順乎自然。

故而,炒股之道可以挖掘能夠上漲的股票,理性投資理念可以使投資者堅定持有股票,股票上漲能夠捂住,頂部可以收穫,養股和一路持有,一旦獲大利便不再持有,持有時也不懼怕,剛上漲時也不急於清倉,這就是很深奧的理性投資理念。

買股也需要養股嗎?回答是肯定的。投資者常說的「主動買套」,其實就是養股的策略。

為什麼需要養股?為什麼有時需要「主動買套」?這裡面有很深奧的理性投資理念。

從理論上說,買入股票的最佳時機是股票經過底部充分的盤整後,開始放量啟動的時刻。因為此時買人股票的資金使用效率最高。然面,在實際操作中,這種境界往往難以達到。其主要原因是,主力經過底部的充分吸籌後,一旦決定拉升,往往是用巨單將上檔的籌碼一舉吃空,其勢頭往往迅雷不及掩耳,甚至拉升過程極可能以連續的漲停方式表現,使一般投資者根本沒有機會跟莊。等投資者播然醒悟時,股價早已高掛,不知是不是敢跟。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尤其對於廣大中小散戶而言,為了能騎上黑馬,就不得不預先買入,即使被套也再所不惜,就當是養馬的飼料好了。

養股最好選擇那些極端超跌的優質股票。這類股票由於投資價值巨大,雖然在股市低迷時股價嚴重超跌,但其股價終究是要回到其價值之上的。所以一旦選定時,就要在其成交極其低迷時買入,即使暫時仍有小幅下挫,也要堅決養馬,以待主力前來找馬。

養股不同於無原則地做死多頭。死多頭是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抱股不放,也不管所抱股票質地如何。而養股重在選擇股票的質地,在底部時事先埋入,以待其價值的發現和回歸。

養股有助於投資者樹立持股不懼的信心。事實表明,投資者在底部選定股票買入後,經過一段時間跟隨股價的震盪整理,有助於投資者了解和掌握該股的基本特徵和走勢:如成交量如何變化、震幅多大、主力的性格和操作手法等,了解和掌握這些特徵後,投資者在賣股時就有了可資借鑑的經驗,常常能做足行情,賣個好價錢。相反,那些短線參與的投資者,由於操作心態浮躁、對該股股性不了解,獲小利即拋的思想,常常不能做足行情。

因此,對中小投資者而言,既然跟莊不易,對那些優質的超跌股,採取養股——賣股的策略,也是可取的。

投資者選擇養股的股票時,要對該上市公司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其行業屬性及經營發展情況,以便樹立信心。一旦認為該股股價遠遠地低於其實際價值中樞,就可以果斷地採取養股的策略。


莊家拉升的步驟

莊家拉升股價是有一定目標的,而這個目標點位一般是根據股市對該股所能夠接受的價位預期來制訂的。目標過低,莊家贏利有限;目標過高,不被市場認同,莊家無法順利出局,最後只能自拉自唱,苦苦支撐。莊股從行情啟動到高點的漲幅往往在50%以上,大多可達100%,甚至更高。聰明的莊家不會等自己將股價拉到最高點再出貨,而是在上漲過程的2/3處就開始出貨了,這也正是散戶瘋狂追進的時候。此時,莊家既能出貨還能讓股價繼續保持上漲勢頭。

在整個拉升過程中,莊家每天都密切關注散戶跟進量的增減變化情況,通過復盤計算出來並記錄在案。由於趨勢的作用,股價的連續拉升本身就可以激勵市場,吸引散戶跟進。開始拉升時莊家吃進量占的比例大,可占70%,後來到40%,再後來到10%,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然後,莊家就可以反手出貨了。開始也是小量,保持趨勢,然後逐漸增大,最後拚命往外拋。如果這一切都是在大行情的掩護下進行的,莊家的成功就更有保證了。莊家在拉高過程中每天還必須做另一項工作,就是計算散戶跟進時的成交量扣除其自有部分後的價位重心(即散戶的平均成本)。有時候為了修復圖形,莊家還會在大量出貨後再拉高一下,以矇騙散戶。但一定是算好了點位,剛好漲到重心線附近就停住了,絕不會讓這個重心線所代表的大部分散戶有賺錢出來的機會。

莊家拉升股價很少一步到位,而是一步一步慢慢拉升。具體來說莊家拉升分以下四個步驟。

1.拉離建倉成本區

這是第一次拉升,在K線圖上表現是股價從長期潛伏的底部突起,在周K線上形成旗杆,呈現價升量增之勢。周成交量一般可以達到前5周平均成交量的5倍以上,形成股價上升的第一波。

由於莊家對第一波的目標高度往往是根據市場實時情況隨機而定的,所以此階段拉升的準確高度很難預料。此外在拉升最初的幾個小時內往往跟風盤較少,反而會引出不少的拋盤,莊家會連續買入,吃掉所有的拋盤。有時為了放大成交量、吸引市場的注意或顯示實力,莊家經常會進行大手筆的對敲。

當股價漲幅達到20%左右時,各種有關該股的利好消息便紛紛登台亮相。消息是莊家的一個重要籌碼,合理地利用消息能夠減輕自己的操盤壓力。儘管這種由莊家有意培育的「跟莊賺錢」的示範效應是一個很明顯的圈套,但如果散戶能夠有辨別地把握這種機會,也不失為一種夾縫中求生存的方法。

此段跟莊過程中還要根據莊家組成的不同,分別加以區分。獨莊很簡單,計劃怎麼做就怎麼做,只要沒有意外情況一般都能達到目標,常常還超額完成任務。脫離成本區的目標價位是從底部上升25%~35%,此時莊家的持倉量增加了,最多時可能是流通股數的60%以上。多莊股的情況相對複雜一些,各莊家輪番炒作,但短期升幅一般不大,並有莊家變盤的可能。

2.洗盤震倉

第一波的拉升後,一些跟風的散戶嘗到了甜頭,隨時有拋出的可能。為了防止跟風的人利潤太大,以至於在關鍵價位向下拋,使莊家處於被動,莊家就必須把短線散戶洗掉。另外,莊家還會進行震倉,震倉與洗盤是兩回事,洗盤是洗獲利盤,震倉是把不堅定的散戶震出去。所以,洗盤常在剛擺脫底部之後進行,而震倉則常在股價上漲一段時間之後進行。

拉升過程中的洗盤震倉主要特點是在跌的時候速度快,讓想撤出的散戶只能在低位時撤出。震倉的量常常比較大,有的圖形還很難看,一般市場上的分析多半是莊家要出貨,但如果散戶真正掌握了莊家的成本,分析其利潤,就可以清楚其意圖。

3.再次拉抬

經過第一波的拉升及震倉,莊家的籌碼也吸足了。大勢看漲之時,是莊家再次啟動拉升股價的最佳時機,此時莊家會根據持倉情況選擇一個合適的拉升速度。一般來說,倉位重的拉升速度較大、走勢陡;倉位輕則較為平坦,此段拉升莊家均會留出以後出貨的空間。

這時莊家掌握著大量的股份,再加上莊家同上市公司之間往往還會有許多內在的連帶利益關係,所以此時兩者之間關係空前的緊密。上市公司公布利好公告之時,也往往是莊家出貨前最後的一輪炒作。當股價越炒越高,欲罷不能時,莊家就開始準備悄悄出逃了。

在再次拉抬股價這一階段,莊家的操作一般較為輕鬆。因為隨著股價的再次啟動,成千上萬的資金像流水一樣進入了莊家的口袋,但如果此時基本面發生突變或出現更具吸引力的股票,容易使跟風者的資金流動發生轉向,從而導致莊股失寵而成為冷門股。

4.最後拉高

最後拉高的目的是為了出貨,這次拉高最主要的特點是漲幅不大。如果漲幅過大,出貨的人會比較多。即便此時漲幅比較大,它的成交量一定是非常小的,顯示籌碼鎖定在莊家手中,拉高成本不大。漲幅大了之後,向下的殺跌空間比較大,容易出貨。所以,漲幅不大,或者漲幅大但成交量少,這都是拉高末期的主要特徵。判斷莊家是在最後拉高還只是在中期的再次拉高,關鍵看漲幅,再就是看成交量,如果在高位拉高但沒有成交量,散戶則可以基本放心,如果拉高的幅度很小且成交量大,這就是出貨的徵兆,散戶就要準備好逃跑。


莊家對股市的影響

莊 家一詞源於賭場,股市中人們往往將擁有巨額資金並持有大量股票的機構稱為莊家。其實有些擁有大量資金的機構並不一定要坐莊,如果只是分散資金進行投資組 合,則不能稱為莊家。莊家主要是指那些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信息搜集渠道暢通、信息處理方法先進有效且操盤經驗豐富、技巧高超的個體或機構散戶。莊家在股 市中的具體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轉折關頭的先驅者:任何股票指數或任何一支股票,都會有頭部和底部,這是一個客觀規律,是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由於莊家專業水準高,當底部到來時,具有遠見卓識的莊家將會遠遠比普通散戶更早、更敏銳地覺察到這一點,更早地聽到升勢走近的腳 步聲,於是莊家會在股價或指數位於底部時大舉殺人,使底部正式形成。因此,莊家也往往會成為大市扭轉的先驅者。

2. 莊家控制股票的漲跌:莊家是影響股價的最重要的市場因素,散戶在研判股價走勢時,絕不能忽略莊家的存在。莊家控制股票漲跌是通過對敲來完成的。莊家的對敲 主要是利用成交量製造有利於莊家的股票價位,吸引散戶跟進或賣出,莊家經常在建倉、震倉、拉高、出貨、反彈行情中運用對敲。其實,任何一支股票在一段時間 內,特別是中短期的走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主力的操縱。所以,對於散戶來說,在股市上的首要目標與其說戰勝市場倒不如說是戰勝莊家。

3.市 場附悍的始偉俑者:為了使散戶的買賣行為符合自己的要求,莊家會拚命地在市場上進行炒作,莊家在炒作股票時都有一套成熟的技巧和方法。具體包括傳播各種消 息、引導輿論、製造行情。顯而易見,市場炒作方向的變化,完全是由莊家帶頭和領導的。莊家之所以能夠起到這樣重要的作用,是因為他們的認識走在廣大散戶的 前列。主力會選擇哪些股票進行炒作,確實值得散戶推敲,其主要由主力習性、資金實力或者個股股性等方面因素決定。

4.引領走勢變化的主導刀 量:莊家表現的背後是綜合實力,既流露了莊家操盤手的特點,又反映了莊家機構的運作能力。這種綜合實力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組成的,從資金、市場研究、投資計 劃、關係背景等方面都可以找到根源。由於莊家專業水準極高,他們能更敏銳地發現市場發展過程中各個階段應該具備的特點,能更敏感地意識到各種技術關口位的 作用及技術調整到來的時機。

5.股市發展潛力的挖掘者:莊家由於專業水準比較高、信息比較靈,因此對政策理解得比較到位,對企業的財務狀況 分析得比較透徹,能準確地把握市場發展的趨勢。莊家對技資機會非常敏感,往往能比散戶先一步掌握各種潛在的獲利機會。從實踐看,許多技資機會都是由莊家一 手挖掘出來的。

莊家坐莊的流程

坐莊流程簡單的來說有三步,建倉,拉升,出貨。但是要細分應該有11步,進莊前的準備,建倉,試盤,整理,初升,洗盤,拉升,出貨,反彈,砸盤,掃尾。

下面我一一簡單概括說明每步操作的意義:

(1),在準備階段重點放在市場調研上。

(2),在建倉時,莊家儘量做到隱蔽,並發布利空消息,讓人不看好此股,他卻偷偷的在吃貨。

(3),試盤階段(請注意,我炒股的絕招,就是抓住莊家的有試盤動作開始關注的)講究控盤程度;每次拉升事先都要試一下盤,確定下一步的操作手法。

(4),整理階段講究底部構築情況。構築的形態好,容易引來跟風盤,拉升時輕鬆,花銷的成本就低。

(5),初升階段莊家主要使自己的股價迅速脫離成本區。

(6),洗盤時股價大起大落,消息失真,叫市場人士看不懂莊家的真實意圖。

(7),拉升。莊家吸足了貨,必須拉升股價完成出貨任務才能賺到錢。否則成本不但不能降低,反而要增加。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難免泄露莊家的某些秘密,給莊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同時,把股價迅速拉升,該股的形象好,人氣就旺,使更多的人願意參與,為日後工作做好準備。拉升時講究「快」。使市場人士還沒明白時股價已在高位,追趕已來不及。

(8),出貨時,發布利好消息,製作漂亮圖形,引誘公眾介入。

(9),反彈時講究振動的幅度和籌碼的拋量。

(10),砸盤時講究「兇狠」,不計成本打壓股價,為下一次行情做準備;

(11),掃尾階段重點計算整個坐莊中收益,為日後再坐莊提供操作經驗教訓。


坐莊是指某些資金體量較大的機構或者個人,通過低價買入大量的流通股,實現了可以操控該股價格的效果,然後通過運作在高位將籌碼全部出掉套現的行為。由於這種行為違背了市場的公平原則,故而被監管機構所打擊,是市場禁止的行為。

買入動作分為試盤、買入、靜默打壓。

1. 試盤。所 謂試盤就是通過大資金胡亂的操作來破壞目標個股的技術圖形,通常會莫名其妙的買入100萬股,或者當股票盤中快速拉升時故意去打壓。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看 這個股票裡面有沒有其他的莊,如果有其他的莊的話,他看到有人這麼奇怪的操作就會出來面談,如果沒有人出來談就意味著該股沒什麼有實力的莊家已經進入,那 麼新莊就可以進入建倉了。

2. 買入。莊家在底部建倉買入時有以下幾個特點,投資者需要特別注意。

(1)做大莊一定是在一波大幅下跌後來買入股票,並且建倉時間較長。

(2)底部成交量會驟然放大。莊家的資金在頻繁買入,一定會引發成交量的變化,這一點永遠做不到隱藏。有一種技術叫做底量超頂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技術形態混亂。莊家在建倉時很難免的會買成W底、頭肩底、連續小陽線等技術形態,現在幾乎所有投資者都認識這種技術形態,所以莊家會故意進行打壓,以防止散戶投資者跟風。技術形態一旦走好,莊家就會一筆打下去來破壞形態,這樣做可以將跟進的投資者打的暈頭轉向,在底部反覆割肉。

(4)經常大陰大陽。底部建倉的個股經常出現大陰大陽,而且陽線成交量大、陰線成交量小,這是莊家反覆吸籌洗盤的表現。這就像一個池塘裡面有大魚在活動,水面一定是不平靜的。

(5)經常放利空卻跌不深、不創新低。這裡主要是指有上市公司來配合莊家出利空。建倉期的股票大家會發現,有利空時是殺大陰線的,成交量也在放大,但是股價並不會跌的很深。這就是因為莊家在利空來襲大家都賣出時,做出買入動作,從而成交量明顯放大,股價也被托著並沒有跌的太深。

3. 靜默打壓

當莊家建好倉之後,他還會做一個操作就是「靜默」。所謂靜默就是在自己拿夠籌碼後,向下打一波,然後不操作,莊家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看這個股票里還有沒有浮 籌。如果向下一打低後靜默期的成交量非常低,就說明這個股票里沒有什麼浮籌了。這就像水裡沒有魚時,水面一定是平靜的一樣。這一波打壓還能起到洗盤的作 用,可以將最後一批不堅定的投資者洗出。

莊家最後向下打的這一個坑就是傳說中的「黃金坑」。如果您能買在黃金坑,將會比莊家的成本還低。

莊家洗盤的目的只有一個,即必須使在低位買進該股的股 在其洗盤時扔掉該股,這是一項高難度、高技巧的洗盤行為。為達到這一目的,莊家首先必須對技術圖形進行破壞。比如說某股以拉出長紅以後,第二天莊家將手中 的廉價籌碼進行從高位打壓,使其初次實行第一次利潤,但其打壓時,必須擊破一定的技術位,便一些低位撿進該股的股 在較低的位置拋出,其方法是當日在走勢圖上拉出一根長陰,隨後在盤中出現一定的反彈,給這些股 以獲利了結的機會。因為,對這些股 而言,當昨日該股拉出一根長紅後,一開始帶有很大的幻想,希望該股能一下子上漲幾元以上,可第二天該股不升反跌,使其心理產生極大的後悔,當初應該獲利了 結才是,可該股還是一個勁地下沉,使其幾乎進入成本區域,因此,當莊家在盤中再次拉升時,這些股 為了保持勝利果實很少不出局的,有的甚至貼手續費出局,真正成為莊家的口中食。同時,該股的莊家還必須使一些投資者認為該股必須在回 時介入,因此,在進行洗盤時,莊家又不失時機地將股位拉至10日均線或者其他一些被投資者認為合理回 的區域,這樣,這部分股 才會進來抬轎,從而使莊家降低了成本。


技術指標少而精

技術指標林林種種不下百餘種,而能把他們用好的則少之又少。

其原因不在於他們的複雜性和易變性,而在於人們對技術指標的不正確理解。很多人,把技術指標當作是制勝的法寶和秘訣,妄圖憑几個指標就能輕鬆盈利致富,而把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勤奮鑽研拋之腦後。這種對自己不負責的人,是不可能在博弈的市場獲得成功的,即使僥倖獲利,也遲早會連本帶利的歸還市場。

技術指標本身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

1)各類指標均取材於開盤價、收盤價、成交量等要素,所研究的取向過於片面且相似;

2)各類技術指標均取材於已發生的價格或成交量等要素,只能以滯後的形式揭示現象;

3)各類技術指標屬於數據統計的範疇,它們只能給出統計結果,而本身不能揭示行情;

4)各類指標研發的環境和背景不同,把它們套用到其他國家和不同市場時,問題重重;

5)有的指標在股票盤整時無效,有的指標在指標趨勢明顯時無效,而很多人並不知道;

6)各類指標都有技術盲點的時候,那時,它所統計的數據對我們的實際操作沒有意義;

7)所有的技術指標都需要人為的優化參數,但費時、費力、費錢之後往往還不知成效;

8)當使用多技術指標來共同驗證信號時,要麼一致信號給得太晚,要麼不知相信哪個。

9)技術指標經常被主力操縱以欺騙交易者,使之做出不利於自己而有利於主力的行為。

概括的說,技術指標如同汽車駕駛室里的儀錶盤,它只能準確的顯示速度、里程等數據,但告訴不了駕駛員行駛的方向和路況等問題,而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往往不需要看這些數據,就大致能知道當時的速度、油耗、方向和路況等狀況,並作出行駛路線和行使時間的正確選擇。

所有的技術指標,幾乎都是量價數據+參數+函數的產物,都取材於最基本的價格和成交量數據,沒有量與價的數據,就沒有這些指標的存在。如果你能看懂K線圖與成交量的關係,還需要看技術指標做什麼呢?技術指標無非是找到了一種更直觀的表現方式來描述某一方面的狀況,或者是在變動頻繁的量價關係找到了一種內在穩定性,但對於了解股價內因和外延的資深分析者而言,股價往哪裡動、如何動、動多少,都在一個可以把握的輪廓之內。再用技術指標來提醒,實在是多此一舉。

總體來說,在進行股市技術分析的時候,用K線來捕捉短暫的趨勢,用均線來把握長期的趨勢,用成交量來輔助趨勢拐點的判斷,用各類趨勢線、切線工具來模擬後期走勢,用道氏理論和相反理論把握趨勢節奏,用移動成本分布來分析籌碼狀況,用相對強度指標來監控個股是否強勢,用板塊指數來觀察趨勢是否反轉,即已經足夠了。

簡單的,才是最好的;複雜的,那是庸人自擾。


做股票三年也沒能盈利?越抄底虧的越多?買股不是問朋友就是看哪個順眼買哪個?怎麼辦?其實你缺少的是一種兵器,一種在股市上馳騁疆場的兵器,而戰法就是這種兵器!每一種戰法適合的人群不同,而征戰股市就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戰法!

為了回饋粉絲朋友,特將多年的實戰經驗總結成篇,其中比較適合大多數小散和適用近期行情的有龍頭股戰法和漲停複製法,更有特別定製的散戶進階十招!

有需要且想要系統學習的朋友可以關注本人微信公眾號:股經匯壇(ID:lwbg005200)獲取,探索操盤之心法,靜析個股之靈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VvLimwBvvf6VcSZ3h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