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泡腳的方法,教你幾招:
-小孩子篇-
風寒感冒了:症狀表現為打噴嚏、流清鼻涕、發熱、咳嗽、頭昏重、嘔吐、腹瀉等,可以藉助泡腳來微微發汗驅寒,症狀初起,不嚴重的常用的有:
艾葉泡腳,10g艾葉,水裡煮10分鐘,溫水泡腳10分鐘,微微出汗即停。
生薑泡腳,家裡廚房找一塊老薑,洗凈拍碎,水裡熬10分鐘,待溫度適合後泡腳。
蔥白泡腳:廚房裡沒有老薑,那就選幾顆帶須蔥白,切蔥頭帶蔥須,擱鍋里熬幾分鐘,溫水泡腳(泡完後味肯定好,是不是都想啃幾口?)
藿香正氣水:直接熱水裡倒上兩瓶,如果症狀比較嚴重的,可以選擇中藥方劑:麻黃湯、桂枝湯這些成方都是可以的。如果找了醫生,藥實在喝不下,那就將開的藥熬了泡腳。
寒性體質的調理:症狀表現有怕冷、吃寒涼東西容易腹瀉、一吹風就感冒、大便總是稀溏、長犯鼻炎、哮喘,夜尿頻等,可以選擇艾葉泡腳、乾薑泡腳;或者玉屏風組合:黃芪、白朮、防風。
-成人篇-
大人除了以上的方式可以用之外,另外介紹幾種:
腳總是起水泡、有腳氣:艾葉+花椒;
腳皸裂、有骨刺:醋+白芍;
辨證有氣血阻滯的人:比如某些痛經的女性、腰腿酸疼的,靜脈曲張、身體總會出現淤斑的、四肢麻木等,可以選擇艾葉+紅花+當歸+白芍;
某些有風寒濕痹痛的:比較典型的有關節疼痛總是與季節變化有關,可以選擇艾葉+桑枝+乾薑;
虛火上炎的(但本質屬寒),表現為經常咽喉紅腫疼痛、牙齦疼痛,但是清熱藥吃了並沒有效果、急躁易怒:可以選擇鹽水泡腳;
還有個通用的辦法是,找醫生開的內服中藥,藥渣別扔了,藥渣都可以用來泡腳。物要盡其用。
情況比較複雜的,可以到中醫醫生處,把脈辨證後開處方泡腳。對於寒證、虛證泡腳的效果都比較好。
-泡腳的注意事項-
1.小孩子足部發育尚未完全,不宜將泡腳作為調養每天泡。生病期間泡兩三天就可以停了。平時保健可以選擇節氣前後泡兩三天。
2.泡腳時如果有汗出,微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
3.水溫要適宜。42-50度就可以了,尤其是小孩子皮膚嬌嫩,切不可因追求熱度而燙傷了。
4.心腦疾病的患者要慎重,如果有不適及時停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SYVVm8BMH2_cNUg6K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