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充值遊戲花光父親兩萬餘元血汗錢

2019-10-30     保山警方

最近,昌寧縣田園鎮的林先生苦惱不已,自己辛苦攢下的2萬餘元銀行存款「不翼而飛」,好端端的銀行存款怎麼會莫名消失呢?



10月28日,林先生到昌寧縣公安局報警求助稱:自己銀行卡里2萬元存款不見了,餘額只有30多元。經到銀行查詢流水信息得知:2萬餘元存款於今年9月以來陸續被支付到某遊戲公司充值消費。想到自己的兒子喜歡用手機打遊戲,後與兒子溝通發現,原來是自己9歲的兒子玩某遊戲偷偷綁定了自己的銀行卡,一個月內充值消費了2萬多元。無奈之下,林先生只好到公安局請求民警幫忙處理。


接到報警求助後,民警及時與遊戲客服對接,並說明具體情況及上傳相關證明材料。根據該公司未成年人消費相關規定,公司承諾將於15個工作日後退回林先生帳戶遊戲充值資金1.4萬餘元。

孩子沉迷網遊,家長不能一味粗暴地封網打罵孩子。而是要在現實世界中,讓他們感受到理解和溫暖,適時適當地使用手機。

那麼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呢?

蜀黍給您支招:

01

一、及時引導

現在的很多孩子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沒人陪同,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相互尊重,共同成長,能夠更好地預防孩子沉迷網絡遊戲。讓孩子走出對於遊戲的沉迷,需要以疏代堵,多方努力。家長應多進行親子活動,盡全力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

02

二、預防為主

未成年人尚未形成正確消費觀,容易在遊戲中盲目消費,而這類消費具有隱蔽性和維權難的特點。

對於家長來說,在給孩子使用手機時,要及時將手游軟體設置密碼鎖,謹防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的密碼泄露和自動劃款的情況發生,並且定期查看手機話費、微信錢包、支付寶等帳戶資金的變動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03

三、提高維權意識

家長們應該提高消費維權意識,在孩子玩手游時遇到胡亂扣費的情況,要及時留存證據(如網上交易記錄和聊天記錄等能夠證明充值是未成年人所為),與商家進行溝通協商;協商不成的,再向商家註冊地的工商部門或與消保等第三方消費維權組織進行投訴,請求調解。

在這裡,

蜀黍也要提醒各位家長,

要履行好監督職責,

更不能輕易將自己的支付密碼

透露給孩子,

避免孩子沉迷遊戲盲目充值,

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家庭財產損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SF7G24BMH2_cNUg8j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