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是如何煉成的?這類公司千萬別碰

2019-08-22     匯通研究所

巴菲特曾說過,投資的第一要務是保本。言下之意是,規避風險比取得受益更重要。比如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欣泰電氣、博元投資,如今已經退市,如果買到這樣的股票,本金都煙消雲散了,何談盈利?

目前A股中,風險最大的股票莫過於*ST了,也就是有退市風險的股票,如果辨別不準確,很可能買到下一個欣泰、博元。

那麼問題來了,哪些公司會被*ST?如何簡單辨別?

一、哪些公司會被*ST?


根據監管層制定的上市規則,*ST是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一般觸發以下任一一個條件,就會被*ST:

1)利潤:最近兩年凈利潤連續虧損,或者會計追溯調整後近兩年連續虧損;

2)資產:最近一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者被追溯重述後為負值;

3)營收:最近一年營收低於1000萬,或者被追溯重述後低於1000萬元;

4)審計:會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5)造假:財報存在重大會計差錯或者虛假記載,未在規定期限內改正,且公司股票已停牌兩個月;

6)信披: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或者中期報告,且公司股票已停牌兩個月;

7)股權:股權分布不具備上市條件,且股權改革方案未獲監管層同意;

8)違法: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其他重大違法行為;

9)解散:公司可能被依法強制解散;

10)破產:法院依法受理公司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

如果更悲劇一點,同時觸發了上面幾個條件,要想摘帽,必須要完全消除所有觸發條件才可以。

到底哪個觸發條件才是重災區?我們整理了截止8月20日A股的92家*ST公司,做一個數據分析。

二、虧損是重災區,審計掌握命門


在92家*ST公司中,因虧損被*ST的公司高達47家,超過一半,這些公司大多是因為行業環境惡化,或自身經營不善導致連續虧損,被迫*ST。

對這類公司,如果第一年發現它虧損,第二年半年報甚至三季報仍未有改善的,有很大機率是要在年報出來後被*ST,要準確甄別。比如熱門的游久遊戲,2017年已經虧損,2018年提取巨額商譽減值繼續虧損,這樣的公司,風險極大。

當然也有發現之前會計差錯,追溯調整後變成連續虧損的,一般不好預測,只能等上市公司自己發布會計差錯調整公告。




其次是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有35家,占比38%。目前很少有會所對上市公司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因為「無法表示意見」足以說明問題,用不著「否定」大家也心知肚明。

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絕大部分為自身經營管理出現了問題,這類公司,不管是哪個行業,無論是否盈利,只要財報被「無法表示意見」,一定是內部出現了嚴重問題,都要果斷迴避。

當然,還有凈資產為負值的公司,一般都是由業績虧損所致,公司經營情況也不會太好。

最後,還有因信息披露被*ST的情況,比如欣泰電器在上市時在IPO文件中披露虛假信息,造成欺詐上市,即便已經上市成功,也會被拎出來「秋後算帳」,強制退市。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披露財報,不論是否盈利、是何原因,也要被*ST。

三、重點要提一家公司——雅百特


這裡有一家*ST公司不得不提:*ST百特,原名雅百特。

這是目前唯一一家因財務造假被*ST的公司,按照交易規則已經在8月16日停牌,等待深交所決定是否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如果之後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撤案,*ST百特還是有機會恢復交易的。

但是!目前的*ST百特股價僅有1.31元,本身業績也存在重大虛構,沒有成長性,如果股價繼續下跌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即會被終止上市,大家要注意風險,千萬不要盲目炒作此類低價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您投資的依據,您須獨立作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請您確認自己具有相應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風險識別能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所涉及個股僅作案例分析和學習交流,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7RwuWwBJleJMoPMBUJ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