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爸,豆豆又哭了。我剛剛才給她換完尿布,你快來看看怎麼回事?」豆豆媽大聲喊著豆豆爸。「 」孩子是不是餓啦?「豆豆爸爸問道。」還不到3個小時呢,喂奶得定時定量......"
豆豆剛出生不到一個星期,就弄得全家人疲勞不堪。「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啊?」兩口子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趕緊把做兒科醫生的姐姐請到家裡救急。姐姐看了一下豆豆,只見她嘴唇乾乾的,用手輕輕一碰,小嘴巴就做出吸允的動作。姐姐告訴他們:「孩子不是病了,而是餓了。」問題原來出在喂奶上?這讓兩口子匪夷所思 。
相信很多新手媽媽也和豆豆媽有一樣的疑惑。例如:寶寶為什麼哭啊?是不是餓了?新生兒一天要喂次奶啊?按照常理,就像一日三餐一樣,定時定量才是最健康的方法。因此,很多新手媽媽都認為應該定時定量地給孩子喂奶。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那麼,新生兒應該怎麼科學喂養呢?研究表明,新生兒的胃容易決定喂奶情況。
有個新手媽媽跟我說,真想不明白,為什麼寶寶吃奶的次數特別多,不似我們大人一樣,一日三餐。她說:」我家寶寶這麼小的身體,一天下來吃奶的次數有時達到20多次,都可以申請吉尼斯紀錄了。
相信有經驗的媽媽都知道,寶寶剛出生後的那一段時間, 吃奶的次數特別多。這段時間也是新媽媽也是最辛苦的時候。剛剛分娩後,體力情況不是很佳,而寶寶一天到晚總是不停地吃奶,即使是後半夜,小嘴還是不停。
新生寶寶的這種吃奶現象正常嗎?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新生兒的胃容量還很小,自然每次吃奶就不會吸入很多乳汁,而且每次吃奶的時間很短。
寶寶吃奶後,奶汁在胃腸道經過消化吸收很快就排空了,於是又有了吃奶的需求。所以這段時間,需要採用「按需喂養」。隨著胃容量的增大,寶寶的吃奶量也會逐漸增加,一天之內喂奶的次數則會越來越少。
為什麼採取「按需喂養」的方法
「按需喂養」的「需」是針對寶寶的需要而言的,也就是由寶寶的胃容量而定,媽媽們不必顧慮上次喂奶的時間,與這次喂奶的同隔時段,寶寶吃了多少,只要寶寶想吃,就可以喂奶。
寶寶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採取」 按需喂養」原則喂養的寶寶,因為限得及時,營養充足,所以寶寶的身高和體重在出生後的第1個月里就會比其他方式喂養的寶寶長得更快!
另外,「按需哺乳」可以增進母子感情。我想起剛當媽媽時,給寶寶喂奶時,懷裡抱著寶寶柔軟的小身子,看著她邊嘟著粉嫩的小嘴吃奶,一 邊愜意地踢著胖胖的小腳丫。真的太幸福了,這種幸福感只有初為人母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寫到這裡,可能有的媽媽會問:寶寶需要一直採用「按需喂養」嗎?其實,不是的,每個時期的寶寶喂養方式不一樣。
新生兒出生後的1~ 2周內的喂奶一定不可忽視,最好用按需喂養法。逐漸地,你可能會找到些規律, 寶寶大概每隔2~3小時要喂次奶。隨著寶寶的成長,喂奶的次數他會逐斷減少,一般2個月後就可以找到寶寶的吃奶規律,可按照寶寶的需求採取定時定量喂養了。
專家溫馨提示:母乳喂養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實在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寶寶不會說話,通常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就是哭鬧。如果媽媽們不能很好地領會小寶寶的意願,只是一味地哄逗,時間長了,小寶寶會產生一種不受重視的感覺,會哭鬧得更凶。有研究表明:「按需喂養」的寶寶比「定時喂養」的寶寶更有安全感。定時哺乳的寶寶心理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