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混亂應該怎麼辦?

2019-12-17     手工真帳實操學堂

會計實務中,改進財務管理有兩條路徑:第一條路徑是自髮式的改進,企業自己摸索,一點一點往前走;第二條路徑是學習別人成熟的管理模式,實現跳躍式的改進。自髮式的改進見效慢,受制於財務人員的認知,容易走彎路。如果業務發展快,多半會有財務管理跟不上業務形勢的痛感。這時,借鑑別的企業成熟的做法就有必要了。

學習別人並不是件輕鬆的事情,這意味著需要拿自己的做法與別人的做法對標。一方面很多財務人會露怯,覺得難為情;另一方面,會本能地排斥別人的做法,會找出各種理由證明自己的做法才最符合企業的實際。即便是學習,也會帶著有色眼鏡,有選擇性的學習,對自己有利的就學,不利的就不學。

要改變這種「假學習、真排斥」的狀況,企業可以考慮請專業的財務管理諮詢團隊幫忙。對於諮詢,很多人不以為然,覺得這是理想與實際錯搭的鬧劇。確實,諮詢做成花架子的事並不鮮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原因有需求方的,也有供給方的。雙方合力造成的結果就是,諮詢方案不接地氣,用不了。

以我做過的財務諮詢項目為例,企業找專家做財務諮詢一般基於兩個原因:

1.老闆有向外界學習的意願;

2.老闆想借專家的嘴說出他的想法。

如果是前一個原因,等於諮詢由專家做主導,這會體現諮詢的價值,多少讓人興奮。我的做法是先調研企業的實際,了解企業現行的做法以及目前做法導致的痛點。然後設計一個改進方案,改進方案要與企業反覆溝通、商討。改進方案不能一步到位,要設定好步驟,先易後難,分階段推進。目的是讓人不牴觸,又讓人看到曙光。

這樣做出的諮詢如果最終沒有作用,板子只能打在諮詢專家的身上。

如果是第二個原因,做諮詢時就需要特別小心了。因為此時你並非專家的角色,只是一個傳聲筒而已。怎麼傳達老闆的聲音是有講究的。首先要搞清楚老闆的真實想法以及老闆想達成的目的。然後根據老闆的想法倒查原因,設計方案。最後再從原因開始順著表達,把諮詢方案裝扮得有理有據。

此種情況的諮詢類似於表演,可以不著痕跡,但能否達成表演的目的不取決於諮詢專家本身。說白了,這是一種政治權謀。當然,如果老闆思慮得當、駕馭得法,「諮詢」仍然可能是有用的。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號,

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學習,並收藏本文;私信小編:學習

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因領取人數太多,不能及時回復,請大家耐心等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6z1Fm8BMH2_cNUg724q.html